明星、Fans与票房 国产粉丝电影的逆袭与坠落

2013-01-22 13:53:54 来源:时光网

《快乐到家》首周票房近9000万,显示了粉丝电影强大的吸金能量

泰国元素似乎成了国产喜剧的幸运符。《泰囧》之后,同样在泰国取景拍摄的《快乐到家》接着上演了不大不小的奇迹,在公映首日排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凭借高上座率砍下千余万票房,逆袭排片占绝对优势的《一代宗师》,拿到单日票房冠军。此后,影片行情一路看涨,公映五天入账8760万票房夺得周榜冠军,成为2013年内地电影市场跑出的第一匹黑马,其间,推动其脱颖而出的并不是观众的口碑,而是粉丝的力量。

作为一部为庆祝《快乐大本营》开播15周年而特别推出的宠物喜剧片,《快乐到家》主打何炅、谢娜等五位主持人组成的“快乐家族”,目标观众是《快乐大本营》15年积累下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忠实粉丝,属于如假包换的粉丝电影。同时,借助湖南卫视自身强势的媒体传播平台,《快乐到家》在上映前不仅大吊粉丝的胃口,也吸引了很多普通电视观众的注意,这一切都为影片开映后的爆棚表现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票房逆袭的同时,《快乐到家》低智粗陋的剧情却受到激烈批评,尤其在网络上,很多不客气的网友直接将其定性为一无是处的大烂片。这一幕像极了2011年暑期《孤岛惊魂》上映时的状况,这部由当红花旦杨幂主演的烂俗惊悚片,在与华语大片《武侠》的同档期PK中,拿到了近9000万票房。某种意义上,正是《孤岛惊魂》顶着无数骂声依旧赚得盆满钵满,才引起了各界对国产粉丝电影的正式关注。

从《孤岛惊魂》到《快乐到家》,一方面有些粉丝电影能够免疫恶评,在一片骂声中创作票房奇迹,上演以小博大的逆袭好戏;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粉丝电影享受不到粉丝效应带来的好处,票房口碑双双失利,迅速在市场上坠落。本文将解读国产粉丝电影的成败玄机,揭开电影、明星、粉丝与票房之间的微妙关系。

粉丝电影是个伪命题?一切以“明星”为核心

粉丝电影中的明星不仅是偶像演员,也可以是喜羊羊这样的动漫角色

粉丝电影是个伪命题?一切以“明星”为核心宽泛来说,凡是明星都会有粉丝,有明星参演的电影都会涉及粉丝效应,也正因为这层模糊性,不少人认为粉丝电影其实是个伪命题,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类型。但根据眼下内地市场上约定俗成的标准,粉丝电影特指那些最大程度上依赖明星号召力的作品,其中“明星”的定义不一而足,可以是传统意义上拥有广大追星族的偶像演员,比如2011年初凭借清宫穿越剧《宫》而爆红的杨幂,若无她领衔,《孤岛惊魂》作为一部平平无奇的“一群人在野外求生”的烂俗惊悚片,绝无在暑期档豪取九千万票房的可能。

除了偶像演员,“明星”也可以是动漫角色,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数百集的电视卡通剧打底,拥有大量的儿童观众粉丝,周边产品也已热卖多年,因此剧场版2009年初一经推出,便在与华语大片《赤壁(下)》的竞争中“虎口拔牙”,拿到8500多万票房,此后更是部部过亿。同时,“明星”还可以是流行小说,无论是偶像作家热销的《小时代》,还是从互联网蔓延至实体书市的《鬼吹灯》,甚至是只在网上连载的《失恋33天》,只要形成足够广大的读者群体,其改编电影或多或少都符合粉丝电影的特征。

如今,《快乐到家》的热卖宣告了电视栏目也加入了“明星”阵营。近几年,《快乐大本营》的五位主持人均陆续涉足影视界,但他们参演的其他影片并未获得丰厚回报,可见对于《快乐到家》来说,真正吸引粉丝捧场的并非何炅、谢娜等五位主持人,而是他们五人所代表的《快乐大本营》。其实粉丝电影也并非中国特色,在好莱坞,这几年由畅销小说改编的《暮色》系列以及《饥饿游戏》等,无论口碑高低,均能在票房上胜过很多造价不菲的超级大片,还能将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捧成炙手可热的大明星,说到底,明星效应和粉丝心态是不分国界的。

近年部分国产粉丝电影票房一览(单位:万元;来源:电影票房贴吧)

片名内地票房上映年份《乐火男孩》2502009《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1》85262009《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2》126632010《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3》140972011《摩尔庄园冰世纪》17382011《洛克王国》32102011《孤岛惊魂》88372011《无极限之危情速递》7142011《追梦3DNA》27872011《大武生》48082011《失恋33天》356702011《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4》165952012《摩尔庄园2海妖宝藏》25082012《大武当》36622012《快乐到家》(上映中)87602013

吸金有术:粉丝电影的成功学

《孤岛惊魂》的成功与自身的惊悚类型密不可分

吸金有术:粉丝电影的成功学1. 明星魅力与电影类型相得益彰

粉丝电影的杀手锏是明星,但只有当明星魅力与特定电影类型产生化学反应后,才有可能掀起票房热潮。《孤岛惊魂》能够成功,就和它本身的惊悚类型密不可分。近年来国产惊悚片在商业上不乏以小博大的案例,而杨幂本人的形象与气质,也适合演绎惊悚片中柔弱被虐,险境求生的尖叫女主角。同样由杨幂主演的《大武当》之所以没有掀起太大波澜,除了本身是较为陈旧的功夫片外,杨幂转型当打女的尝试也不成功,片中的杨幂时而飞檐走壁舞枪弄棍,时而又娇滴滴的卖萌,气质上的错位让人难以接受。

与《大武当》有着类似情况的还有《大武生》,同样是一部主打偶像明星的功夫电影,票房表现同样不及预期。在洪金宝、元彪等练家子的衬托下,片中两大人气男主角韩庚和吴尊扮起京剧名角,耍起拳脚来,总是显得差些火候。反观眼下热映的《快乐到家》,虽然剧情为人诟病,但其综艺喜剧大串烧式的无厘头胡闹风格,无疑是为五名主持人量身定做,充分释放了他们的喜剧表演天赋。另一方面,《快乐到家》涉猎的宠物题材,是国内比较稀缺的电影类型,对粉丝之外的“路人”观众也有不容小觑的吸引力。

虽然小说在网上拥有大量粉丝,但《失恋33天》的票房奇迹是靠非粉丝的普通观众缔造

2. 精准营销吸引“路人”观众虽然会有粉丝自发捧场,但粉丝电影照样需要针对“路人”观众进行宣传推广。毕竟,不论粉丝数量如何庞大,相对于全国的观众基数仍只是一小撮,粉丝的热情可以埋一部分单,但离炮制票房奇迹仍差十万八千里。《大武生》上映前,韩庚的粉丝在全国组成数十个分会,在网络和影院现场组织自发的营销,势头不可谓不壮观。《大武当》在上映前也实施了“蜜蜂夺宝”计划,联合五大院线为杨幂粉丝开通专门的线上购票通道,景象不可谓不热烈,但这两部影片的票房终究和投资规模、片方以及粉丝的期望不成正比。

实际上,粉丝电影的骄人票房,很大程度上是得意于“路人”观众的贡献。《失恋33天》把营销的主战场放在了社交网络,引起了很多网友和网游玩家的注意,公映票房爆棚后,影片很快就脱离了粉丝电影的范畴,成为一部年轻人围观的现象级热片,最终入账3.5亿巨额票房,而这其中,原著小说的粉丝仅贡献了极小的一部分。同样,《快乐到家》热卖,也离不开湖南卫视在自身媒体平台上的强势推广,在《快乐大本营》的粉丝之外,亦把相当一部分电视观众吸引进了影院。

品质欠佳:粉丝电影致命硬伤

票房大卖的同时,《快乐到家》低智的搞笑剧情遭到激烈批评

品质欠佳:粉丝电影致命硬伤国内的粉丝电影近两年一路发展下来,眼下面临的最大瓶颈,无疑是制作品质上的普遍低下。虽然有些粉丝电影如《孤岛惊魂》能够免疫差评,“沐浴”在人人喊打的口水中赚个盆满钵满,但不少粉丝电影还是因为口碑不济而难有大的作为。成本较低的电影,还能靠粉丝掏腰包,账面上不至于太难看,而一旦预算攀升,与水准靠谱的商业大片一对峙,大多以失利而告终。《大武当》的投资规模相较《孤岛惊魂》涨了十倍,但票房却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去年贺岁档的《血滴子》云集了黄晓明、阮经天、李宇春等人气偶像,但莫名其妙的剧情和陈旧的主题耗尽了观众的热情,终究难免入不敷出的杯具。《快乐到家》虽票房大卖,但低智的搞笑剧情依旧受人诟病,很多网友甚至将其定性为一无是处的大烂片。其实好莱坞的不少粉丝电影口碑也不高,但制作上却不至于沦为粗制滥造的山寨片,尤其是技术环节通常都能维持水准之上。反观国内某些低成本的粉丝电影,无论是剧本、表演还是技术制作层面,几乎找不到半丝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连粉丝自己都看不下去,全靠热情支撑。

如今的观众越来越精明,到影院看片也懂得货比三家,会事先了解口碑行情再做选择,不再那么容易被忽悠一通就掏钱。粗制滥造的质量,正越来越成为粉丝电影向前发展的阻碍,粉丝电影不能单纯靠粉丝捧场,凭借品质与口碑吸引路人观众也至关重要,《失恋33天》的票房奇迹即是明证。

畅销小说走俏:粉丝电影新趋势

《小时代》由原著作者郭敬明亲自担任导演搬上银幕,并邀请到杨幂主演。

畅销小说走俏:粉丝电影新趋势虽然很多粉丝电影在市场上只是“匆匆过客”,但偶尔斜刺里跑出几匹黑马,仍让投资方对此类电影满怀期待和信心。未来两年内地的粉丝电影,单是提上日程或者已开机拍摄的,就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座城池》、《小时代》、《鬼吹灯》、《蝴蝶公墓》等。不难看出,畅销小说已成为粉丝电影的新宠儿。有一部好的原著打底,编剧有本可依,对影片水准的提升无疑会有不小帮助,其中《鬼吹灯》这一改编项目投资近两亿,由金牌监制陈国富联手导演乌尔善打造,似乎要将粉丝电影的制作水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升级为华语大片。

改编畅销小说的同时,制片方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没有忽视粉丝效应,《小时代》和《蝴蝶公墓》中的杨幂,《致青春》中的韩庚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畅销小说+人气明星,这样的制作模式似乎和国际接上了轨,好莱坞未来几年的青少年粉丝电影《饥饿游戏》续集,《宿主》,《温暖的尸体》,《致命契约》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线,只是无论从制作流程、宣发规模还是市场的成熟度来看,国产粉丝电影比起来仍存在很大差距。

在好莱坞,粉丝电影已成为片商极为仰仗的摇钱树,像《哈利·波特》这样的畅销小说改编电影,或者《超凡蜘蛛侠》、《复仇者联盟》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它们体现着粉丝电影与超级大片合二为一的特征,既面向粉丝,也面向更广阔的观众群体。与之相比,国内的粉丝电影几乎可以说是处在萌芽状态,若想在将来进阶到比肩好莱坞的制作水准,眼下唯有尽快摆脱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捞钱心态,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热情粉丝们的钱包上,更要以品质赢得普通观众的认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