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姚谦为侗族大歌感动

2014-06-26 19:09:48 来源:时光网

讲述侗族人对歌与爱生死相守故事的电影《侗族大歌》日前在贵阳开机发布。奥斯卡终身评委、88岁的美籍华裔电影人卢燕、台湾金牌词人姚谦、跨界音乐人《一代宗师》、《黄金时代》配乐吴彤齐聚贵州,协力“80后”侗族女导演丑丑将家乡故事搬上银幕。而据透露片中女歌师或由一位台湾女明星主演。

传统的贵州侗族人相信“饭养生,歌养心”,每一个侗族人生下来就要跟寨子里的歌师学唱歌,而侗族的歌师无疑具有极高地位,他们不仅负责教歌,还育人、解忧,都是通过原生态的侗族大歌……

开机发布会现场(李铭亨摄)开机发布会现场(李铭亨摄)

卢燕为电影留长发 零片酬出演首位侗族、苗族出身的女导演丑丑,在《阿娜依》、《云上太阳》之后再拍民族题材的《侗族大歌》共花了12年时间。还是“80后”的她为了拍电影曾经卖房子,终于用她的“贵州人的韧劲”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相助。2011年,她的第二部影片《云上太阳》为她赢得美国塞多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观众最喜爱的电影三项大奖。

好莱坞著名华裔电影人卢燕(三届金马奖得主,曾出演《末代皇帝》等电影)在看过《云上太阳》并听她描述《侗族大歌》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现在还有这样的爱情吗?”她主动请缨饰演女歌师的老年版,还专门为电影续起满头白发,并要求将片酬捐给剧组。

《侗族大歌》讲述的是一个女歌师和两位男歌师相爱相守一生的故事。“侗族人认为一首情歌一辈子只能为一个人唱”。而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歌唱发自内心的热爱更让丑丑触动,“他们可以唱到忘了吃饭和忘了一切”,她的剧本里有几个歌师甚至因为唱歌忘我而葬身火海。

丑丑曾在侗族地区深入采风三年,先后走访40多位侗族歌师,在此过程中,相知相熟的老歌师们相继离世,这也让她感到更紧迫。《侗族大歌》也已被国家民委、中国作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首批五部影片之一。

姚谦《鲁冰花》后再创民族歌曲20年前,台湾音乐人姚谦创作的歌曲《鲁冰花》火遍全国,这首歌曲是模拟台湾中北部山区的采茶歌谣而创作的一首儿歌,它的走红跟作曲陈阳也分不开。而这一次,姚谦特地请来跨界音乐人吴彤,“吴彤老师本身就有丰厚的民族音乐修养,所以说这一次我‘胆大了’,借着丑丑的热情以及吴彤老师的专业,接下了这份工作。”后者曾与马友友带领丝路演奏团,在世界各地进行跨界音乐巡回演出,也曾为《东邪西毒终极版》、《一代宗师》、《黄金时代》担任配乐。

姚谦说,两年前自己遇到丑丑,第一次来到贵州,领略了侗族大歌的魅力。“当时就被侗族大歌里的能量、那种仿佛在传递天地讯息的感觉所震惊。”

由于侗族大歌需要由侗语演唱,姚谦会先创作歌词,再由侗族老歌师翻译成侗语演唱。而除了插曲,姚谦还有一项更重要“任务”,就是为电影创作普通话主题曲。而这首主题曲能否再现当年《鲁冰花》的人气也值得期待。

再现“阿诗玛”、“刘三姐”影响?丑丑和卢燕丑丑和卢燕

《云上太阳》获奖后,丑丑出国时发现不少地方的中国大使馆都在派送这部电影,“以前送主旋律宣传片没人爱看,没想到这部电影却很受欢迎。”她认为民族电影里传达的对爱与自然的歌咏并不“小众”,而是世界共通的命题。对于《侗族大歌》,丑丑的野心是,电影能做成当年的“阿诗玛”、“刘三姐”那样的影响。

在创作出剧本之后,丑丑称自己曾特意发给“90后”、“00后”朋友看,“她们看完都发来‘流泪’,问姐姐,这是真的吗?”她相信电影回归到人类最初的本真状态,也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除了爱情和音乐,电影还会再现侗族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搞笑”细节,比如他们每个月会给家中耕牛放三天假,甚至“陪牛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