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内地暑期档总结

2014-09-08 07:43:18 来源:时光网

热闹过、冷清过、欢笑过、流泪过。一年中最长也是最火爆的电影节气,2014年暑期档在一片硝烟中落下帷幕,在卷走大量金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话题、争议和事件。

2014年度暑期档票房累计超112亿(6-8月票房共计90亿),同比增幅超55%,并在8月中便让全年票房达到200亿,比2013年提前了半个多月。在档期内华语片与进口片票房分布为44:56,纵然有着“保护月”的护航,国产电影仍然甘拜下风,其中较大因素为《变形金刚4》,单片贡献在档期内近18%,不但打破多项票房纪录,也成就了中国内地首部票房超3亿美元的影片。

多方因素造成了2014年这个最具规模的暑期档,那些引人尖叫的面孔,瑰丽无比的画面,轰鸣的音效和CG打造的波澜壮阔,2014年暑期档总结,为各位盘点暑期档的是是非非。2014年暑期档被称为“最长暑期档”,从五一热档开始,在小蜘蛛的飞跃中一举 ,直到8月31日人猿的嚎叫中结束,期间一刻也没有消停过。

附:2014内地暑期档20强榜单(5月1日~8月31日)

排名 片名 内地票房 上映日期 投资 1 《变形金刚4》 19.85亿 6月27日 2.1亿美元 2 《X战警:逆转未来》 7.22亿 5月23日 2亿美元 3 《分手大师》 6.63亿 6月27日 3000万元 4 《后会无期》 6.23亿 7月24日 5000万元 5 《超凡蜘蛛侠2》 5.85亿 5月4日 2亿美元 6 《小时代3》 5.17亿 7月17日 5000万元 7 《哥斯拉》 4.81亿 6月13日 1.6亿美元 8 《京城81号》 4.08亿 7月18日 4000万元 9 《明日边缘》 4.06亿 6月6日 1.78亿美元 10 《驯龙高手2》 3.93亿 8月15日(上映中) 1.45亿美元 11 《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 3.85亿 7月31日 1.2亿元 12 《窃听风云3》 3.08亿 5月29日 8000万元 13 《沉睡魔咒》 2.96亿 6月20日 1.8亿美元 14 《归来》 2.90亿 5月16日 5000万元 15 《猩球崛起2》 2.87亿 8月29日(上映中) 1.7亿美元 16 《老男孩猛龙过江》 2.07亿 7月10日 4000万元 17 《闺蜜》 2.02亿 7月30日 3000万元 18 《四大名捕大结局》 1.85亿 8月22日(上映中) 6000万元 20 《暴力街区》 1.85亿 8月1日 2800万美元

(影片投资来自于片方对外公布数据,仅供参考)

5月揭幕战:《超凡蜘蛛侠2》大片先锋,《归来》文艺当道

《超凡蜘蛛侠2》揭幕2014内地暑期档2014年的暑期档揭幕战提前打响,这一切还要从4月末说起。中国五一节三天小长假向来会给五月初的影市抢个好彩头,今年4月末《同桌的你》、《催眠大师》、《冰封:重生之门》都奔着五一档发力,在几部话题之作的推动下,五一小长假三天全国票房3亿7800万左右,观众1100万人次,在月度票房中占比16.8%,节日的推动让暑期档立刻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内地暑期档向来是由进口片拉开真正的帷幕,从《复仇者联盟》到《钢铁侠3》,今年轮到了《超凡蜘蛛侠2》。平心而论,5月4日与北美同步“小蜘蛛”在内地赶上了名副其实的“地狱档”。经过之前节日消费的刺激,淡化了观众的观影欲望,随后又迎来了七天工作日。

《超凡蜘蛛侠2》首周3.5亿的数字固然唬人,但首日的6201万的成绩并不算太突出(位列《美国队长2》之后,对地狱档期的小蜘蛛来说却也不易),随后又遭遇《归来》拦腰斩断IMAX影厅,最终该片5.86亿收官,虽摘得月度票房冠军,但与索尼的7亿预估值有不小的距离。

今年5月好莱坞电影依然沿袭了往年首尾分庭而立的局面,月初《超凡蜘蛛侠2》打响头炮,月末《X战警:逆转未来》风卷残云。首周末三天全国票房2.5亿左右,观众670多万人次。为今年新片开画第三高影片,最终票房7.22亿(5月收入4.5亿),暂列《变形金刚4》之后,成为票房成绩第二高的进口片。两部超级英雄大片为五月市场贡献了45.7%的票房,可见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不枉电影的主创亲自来华走秀。

由于5月进口片大行其道,历年来暑期档开场月份,国产商业大片向来难以觅得踪迹,反之,国产文艺片或者偏文艺题材电影则会代表华语电影迎战好莱坞。诸如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圣诞玫瑰》,2012年的《我11》、《浮城大亨》等片,今年则迎来了张艺谋与彭浩翔,其中后者的《人间小团圆》由于场外因素成为哑弹。

真正撑起华语片市场只有张国师与乐视首度联姻的《归来》。其IMAX独占协议让同期大片顿时走了个干干净净,这就让5月中旬有大量的空间,作为一部年代戏、受众面并不太广泛的文艺电影来说,2.84亿的成绩不卑不亢,让张国师这次“归来”充满了积极因素。

5月小结:2014年五月档期共公映电影超过35部,平均一天一部还多,全国放映场次超过300万场,观影人群6434万,月度票房22亿5000万,同比去年分别上升了38.6%,8.6%,5.5%。全年票房在月中破百亿,比去年提前了十多天,上势头明显。两部好莱坞大片成为了5月的代名词。

除去4月末几部五一档电影,能够拿得上台面的国产片也只有《归来》一部。《窃听风云3》目标6月,月末最后3天也有1亿票房进账,票房位列其后的5月新片一下子被甩到了《蜂鸟特工》的3232万。炮灰、类型单一、两极分化早已不是新鲜现象,早已如此,5月绝非个例。

6月升温战:《明日边缘》开启好莱坞月,《分手大师》杀入重围

《明日边缘》开启6月份的好莱坞大片月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的开幕让好莱坞片商比较头疼,视海外票房收益为重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集团纷纷调整策略,要么提前至5月,要么延后至8月,诸如《变形金刚4》在欧洲、南美等地要等到8月之后才公映。但内地影市并不在乎那些牛鬼蛇神,市场刮起了久违的进口片风暴,每周末一部好莱坞大片,让市场进入狂欢的状态。

在《变形金刚4》君临之前,市场早已被进口大片所承包。其中大怪兽《哥斯拉》当天便“吼叫”出7000万(含午夜场),暂列年度进口片首日票房最好成绩(《明日边缘》首日4000万,《沉睡魔咒》首日3900万),虽然怪兽后劲稍逊风骚,但4.78亿的成绩足以让其在6月称霸一方,《明日边缘》与《沉睡魔咒》也分别收获了4.04亿和2.94亿,加之《X战警:逆转未来》在当月再收2.7亿,即便没有《变形金刚4》,进口电影的威力已经助推6月成为史上票房产出最高的一个月份。

《变形金刚4》让各项内地票房纪录作古《变形金刚4》的来临让内地影市的各种记录在其面前统统作古,午夜场2080万(历史第一),首日1.66亿(历史第一),次日周六一天产出2.44亿(单日票房记录、最快破两亿记录),6月30日累积7.6亿,这些数字证明了汽车人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便成为月度冠军,也证明了内地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变形金刚》系列在内地经历了前三部的洗礼,观众评价褒贬不一,但市场魅力不降反升。

相比之下,国产电影谈不上惨不忍睹,也算夹缝求生。以六一节为例,当日票房产出1.8亿已然火热,但当日抢占市场的作品却有10部之多,其中包括6部动画新片。比起2013年六一档3部动画片市场份额的41%相比,今年这6部动画片仅仅抢下了28%的市场份额,同质化产品分流客源十分明显,动画片销售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窃听风云3》跟头把式的闯过六一档,坚持到了端午节,最终票房3.06亿,虽为系列最高,但同样也没有达到预期(博纳预估4亿以上)。度过了端午节档期的扎堆之后,所有华语电影都在选择性回避,留下了大量空白档期让进口片肆无忌惮的接管市场,暑期热档中,华语电影的“冷票房”之说由此诞生。《分手大师》与《变形金刚4》同天公映

说道《分手大师》敢于“顶风作案”得益于片方正确的市场策略,早早宣布定档与《变形金刚4》同日PK并不是自寻死路。事实证明,随着如今市场容量的不断加深,在汽车人驱散各路小鬼后,市场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容纳两部人气作品,首映周末取得1亿5400万左右票房,观影人次467万,4天票房1.9亿(最终票房6.5亿),这棵大树地下真的可以乘凉,相比之下,《疯狂72小时》的2600万票房竟然是继《分手大师》之后第二高的6月新片。差距被进一步的拉大。

6月小结:2014年6月档期公映电影只有17部,其中进口片6部,月度票房28亿6000万左右,同比上升56.5%。月度放映场次超过300多万场,同比增长41%,观影人群攀升至7754万多人次,为年内第二(第一为春节所在的2月),同比上升48%,其中月末在《变形金刚4》和《分手大师》的带动下,单周票房近10亿,让这个月份成为史上最强大的6月。

有业内人士声称,今年6月成为“进口片保护月”,但进口电影是否需要保护月?《超凡蜘蛛侠2》的成绩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它却证明了好莱坞大片对观众的吸引力是从来不会“靠天吃饭”,没有档期自己创造档期,即便没有天时、地利,坐拥“人和”足矣。换句话说,“外来打工族”没人帮你,只有自我保护。本土居民还未交手便撤退,难道也要怪罪到世界杯头上?

7月高温战:《变形金刚4》纪录最高,《后会无期》韩寒出道

《变形金刚4》距离20亿票房一步之遥作为暑期档最灼热的七月档期,却也是一个相当令人纠结的月份,有关“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说法总是会在适当时候出现在它应该出现的位置。尤其是今年。比起2013年“保护月”从6月到8月被拆分成几个片段,2014年保护月霸气侧漏,贯穿7、8两月,堪称史上最长。

7月影市被中外英豪拆分为两个大舞台,《变形金刚4》依然是重头戏,进入7月迎接汽车人的依然是大片空白档期,让影片的主要能量释放在本月。强势话题性+纪录终结者的自带属性让该片在7月共揽下了12亿票房,连续两月摘得月榜冠军,不仅内地罕见,放眼全球也是凤毛麟角。

《变形金刚4》最终票房定格在了19.85亿,中国内地成绩位居全球影市第一,同时也刷新了内地影史纪录。不仅超过美国本土,而且成为2014年首部单片票房超过3亿美元的海外国家,若非公映仅限一个月(7月27日被下线),电影总票房超过20亿乃是谈笑之间,即便如此,《变形金刚4》也将内地单片票房纪录提高了几个段位。

在《变形金刚4》的一家独大下,其余诸如《美国骗局》、《曼德拉》等进口电影实则不值一提,保护月逐渐成势。先有7月中上旬《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异军突起,该片定档实则费了一番功夫,几经波折之后选择在7月中上旬,凭借一曲红遍大江南北的《小苹果》的造势,号令该片票房超过2亿,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奇。

《老男孩猛龙过江》在7月份也收获颇丰而7月真正的黑马在于《京城81号》,该片不仅让国产惊悚片票房首次完成了破亿的目标,其最终4亿票房的记录更是让同类作品望其项背(随后具体分析)。反倒来势汹汹的《笔仙3》栽了一个不小的跟头,前有《变形金刚4》、《分手大师》气势如虹,后有《老男孩》异军突起,让夹在之间的《笔仙3》仅仅收入4800万便打道回府,远低于预期。或许电影的宣发没怎么看过动画片,因为观众都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对圣斗士使用同样的招数”。

7月同样让动画市场迎来了一个不小的高潮期,《赛尔号4》(6159万)、《洛克王国3》(4711万)、《神笔马良》(5794万)、《开心超人2》(2718万),还有月末的《龙之谷》等动画作品为假期中的孩子提供了多种选择。

比起六一档僧多粥少的局面,7月档期虽然大片林立,但依然有足够的空间去释放能量。最终几部动画片各有斩获,而且几部作品的共同点就是清一色的品牌效应,都有前作声势或名声在外作为招牌,打响动画品牌知名度。暑期档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它的目标观众定位在了孩子们身上。

7月真正的亮点在于《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郭敬明与韩寒二位的PK本来就充满了话题性,郭敬明前两部《小时代》累计票房7.7亿,第三部再接再厉,5.17亿的票房虽为系列最高,但不得不考虑半路杀出的《京城81号》对其的分流影响。《后会无期》票房过6亿,韩寒的导演处女作

一周之后,韩寒带着处女作《后会无期》横空出世,从未有过电影制作经验的韩寒白手起家,凭借在微博上的“自黑”之路晋级全民岳父,倾力为影片宣传造势,最终《后会无期》一炮打响,月内收入4.2亿票房,总票房6.23亿超越老对手。韩寒的涉足影视,郭敬明的赚个满钵,两位半路出家的导演一举让各自的作品成为7月最具吸引力和话题性的电影,成就了7月票房创纪录。

7月小结:在有所保护的前提下,7月成为华语电影驰骋的江湖,7月公映电影21部,其中进口新片仅有4部,总票房加起来不到5000万。月度票房36亿9300万,同比翻了一番。月度放映场次340多万场,同比上升40%,在几部重量级作品的盛世下,月度观影人群首次破亿,单片票房差一点进入了20亿时代,惊悚片完成破亿目标,两部话题之作威力可观,加之月末七夕档期的预热,及时你把耳朵堵上,也会听到7月礼炮的响亮。

诸多票房纪录证明,如今的市场是由流行文化带来社会影响,继而转换为电影消费的市场。但话又说回来,保护月之下,各路大片盘桓档期,市场消费能力固然提高,但放映周期已经明显缩短,市场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中小影片的机会又在哪里?保护月保护了谁?也许那些盘踞在保护伞之下的大片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中小电影不管在哪里,依旧是炮灰,上哪说理去?

8月收官战:《白发魔女》抢滩七夕,《驯龙高手2》外片回归

《白发魔女传》一再改档,最终在七夕节大胜随着巴西世界杯的落下帷幕,北美那边消停一阵的影市再度开始活跃起来。今年北美暑期由于世界杯的影响,不少重量级的大片都选择在8月登场,让以往暑期档的收官战空前的火热。原本内地暑期档有望连接7月的火爆,借力北美新片涌入让8月更上一层楼。但风暴过后影市选择了冷静一下,打算借力发力?不好意思,此路不通。

8月档期真正衔接7月热潮的只有月初的七夕,几部同期大片各有斩获,今年七夕连接周末引发热效应,单日票房产出达到2.4亿,同比上升71%,之前并不被业内看好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成为七夕档期的霸主,该片从4月档跳票以来,档期直到7月才真正确定,加之彭浩翔导演、黄晓明、周迅主演的《撒娇女人最好命》选择回避风头,让《白发魔女》撞了大运,电影最终票房3.85亿。

与之抗衡的还有黄真真的《闺蜜》,2.02亿的票房让该片成为今年七夕档期最成功的“档期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年七夕档期发生变化,不仅仅专属“情人”,《白发魔女传》主打武侠,动作片《暴力街区》(1.85亿)彰显阳刚之气,同期还有动画题材《龙之谷:破晓奇兵》(5694万)等片都收获了不菲的票房,反倒同期爱情电影全军覆没,也从侧面证明内地档期的多元属性。

国产片保护月在8月上旬仍然发挥威力,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中旬,期间还遭遇到《绣春刀》叫好不叫座的情况(随后细说),但期间电影终究难以捂热市场。8月中旬《驯龙高手2》降临,首周4天票房1.68亿,且创下动画片新的首周纪录。

《驯龙高手2》压倒性的气势也让国产动画电影瞬间优势全无,其中就包括制作不俗的,《龙之谷》和《秦时明月》,其放映场次被拦腰截断,回天无力。在《驯龙高手》的带领下,保护月名存实亡,《庞贝末日》、《丛林之王》等积攒已久的特种片、批片倾巢出动,月末《猩球崛起2》的到来,更标志着8月档期完成了最后的井喷。《驯龙高手2》推动8月份票房井喷

该片三天2.87亿夺冠,这是今年第二高的引进片首周成绩,仅次于《变形金刚4》的7.6亿,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四大名捕大结局》、《反贪风暴》、《临时同居》等片集中供热,让8月影市整体在高低不就的程度上,在最后一周达到顶峰,周总票房5.7亿为暑期档闭幕周历史新高,暑期档票房也定格于112亿(从5月算起),今年前八月总票房就此跑过200亿里程碑,照此速率,预计全年票房将会突破300亿大关。

8月小结:如何形容8月影市,用黑泽明的一部电影的片名就可以形容:“乱”。8月档期公映的新片超过了40部,为暑期档之最,面对收官之战,谁都打算再抢暑期档的最后一杯羹,也就造就了如今这种乱象。月度票房26亿4700万左右,同比上升12.12%。整体8月走势如冰火两重天,前半程保护月余威致使上旬相对疲软,以《驯龙高手2》作为分界线,下旬才开始暑期收官战战最后的发力。

8月虽乱,但以一个有趣的现象却值得深思,以往有贺岁档、国庆档等国产片自留地,加之保护月的缘故,好莱坞电影与国产大片几乎没有做到真正意义的PK,但在八月下旬这块场地上却让双方走了几个回合。

《四大名捕大结局》、《临时同居》、《反贪风暴》等华语团队,迎战《驯龙高手2》、《庞贝末日》、《猩球崛起2》为首的进口片团队,虽然双方还不算重量级选手,但在收官战这几天中,双方是在没有场外因素的情况下,真正的同档期的新片对战几局。截止8月31日,两部好莱坞大片票房完胜,《四大名捕大结局》票房接近2亿。《庞贝末日》、《反贪风暴》、《临时同居》票房均在9000万左右,打了一个平手,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2014中国内地暑期档大事件2014年暑期档正式完结,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暑期中,破纪录、保护月、好莱坞大片、粉丝电影等字眼依然成为观众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话题。炙热的市场环境下,少不了的就是话题和争议,下面就来盘点一下2014年暑期档几大事件。

大事件一:《变形金刚4》雄霸天下

《变形金刚》系列前三部在国内总共拿下了18亿票房,其中第三部更是早在2011年就超过了10亿票房,但第四部19.85亿的票房仍然让所有人为之侧目。

《变形金刚4》虽然名为另起炉灶,导演迈克尔·贝带来了全新故事,片中人类角色也大换血,采用全新阵容出场。但只要“变形金刚”这四个字的名片还在,管你故事如何改变,观众的消费热情短时间内绝不会变。最终《变形金刚4》成为了新的“纪录终结者”,其所创造的成绩让人瞠目结舌,远远将各种电影甩在后面。

在强大的话题优势左右下,给大众造成了“似乎不看《变形金刚》就在也不能和小伙伴愉快交谈”这种心态,从而催生了羊群效应,这种现象也从侧面证明了品牌价值的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前三部作品在内地的火爆,早已培育出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同时,来自内地厂商的植入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说迈克尔·贝自从决定开拍《变形金刚4》以来,除去要负责电影相关事宜,就是要在自己的办公室应付各种厂商的广告植入问题。

事实证明,《变形金刚4》的成绩对得起国内外商家不菲的投入,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谁也不敢确定这个系列未来发展如何,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变形金刚》这个带有集体回忆的品牌,大方向早已偏得不知哪里去了。

大事件二:《京城81号》缘何成为黑马?

为什么《京城81号》能在《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的夹击下拿走4亿票房?平心而论,抛弃电影质量,《京城81号》在制作层面相对精良,在宣传物料上主打这些“高大上”的元素,加之3D格式,并打出“亿级惊悚”的概念,让观众从主观上就将本片与其他小成本惊悚电影划分界限。

其次,电影主打“东方式惊悚”,京城鬼楼的神秘传说,冥婚、还魂、头七等东方元素的加重,增强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并且电影还制造了很多话题,比如带着速效救心丸去看电影、18岁以下用户不能购票等,这些“饥饿式营销”最终收效颇丰。

最后,《京城81号》也半人工半自然的创造出了一个适合生长的档期。自从韩寒与郭敬明PK被提上日程之后,同期的《笔仙3》、《我就是我》等片全部改档,唯有《京城81号》按兵不动;电影公映时正值《爸爸去那儿2》热播,主演吴镇宇人气高涨,电影顺势搭上了顺风车,成为本片造势的话题之一。可见《京城81号》的火爆,将原本最高仅有9000票房的惊悚类型电影,冲到了4亿的当量,在偶然性中存在着必然性。

随着传统媒体营销失势,线上营销,新媒体营销、病毒营销等新颖的宣传方式成为当下电影宣传的主要平台,一曲《小苹果》的走红正式借助于此,才让《老男孩》顺势火爆,《京城81号》也是如此。

宣传到位,营销成功,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都属于起步阶段,不比北美影市,观众会有目的的选择自己中意的电影,预告物料、海报足以。而内的影市的现状则是,观众走进电影院去消费,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电影片单上选出自己想要看的电影,这就是宣传营销存在的价值。

2014中国内地暑期档大事件

大事件三:《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对阵的现象

《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的正面对战无疑今年暑期档被谈论最多的事件之一。郭敬明与韩寒,两位80后作家虽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围绕在二人之间的争议和恶搞,自打二位成名以来就从未止息。《小时代》前两部作品分别于去年6、8月公映,虽然围绕电影的争议不断,但两片累计票房7.7亿,今年第三集《小时代:刺金时代》重招原班人马,票房5.17亿,让该系列的前三部票房累计近13亿。而一周之后韩寒的《后会无期》也拍马杀到,《后会无期》定档颇具有挑衅味道,正式标志着二人的较量正式从纸面笔端转向了大银幕,韩寒自从电影开拍以来,便在微博高调记录着日程,并以“自黑”的态势吸引了大,量网络段子手,为电影的宣传做到病毒营销的目的。最终“国民岳父”以6.23亿的票房,击败了郭敬明。其实一路走来,见证了郭敬明的撕逼大战,目睹了韩寒的一路向西,两部影片同期PK,携手闯影市,输赢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成绩让观众认识到了市场的走向。之前有学者曾抨击韩、郭二人,认为二者并非科班出身,作家当导演,扰乱市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电影只是作为一个消费品而存在,只要有人看就会有人拍。诸如《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的火热,实则伴随着青年人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占领暑期档。也许会有人吐槽电影本身的问题,但并不是暑期档变年轻了,而是我们变老了。2014年6月26日,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落幕,韩寒与郭敬明正式同台,并无交流,其实他们都代表着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崛起,后生可畏。大事件四:《绣春刀》是遗憾还是惊喜?张震主演的《绣春刀》最终仅收进9000万票房,在这个破亿早已不算是门槛的市场环境下,《绣春刀》作为一部武侠片,身处保护月末期,仍然没有过亿。有不凡之士从电影的片名、营销案例、以及发行不利等多方面因素刨根问底分析其遇冷原因,殊不知诸如这样电影质量与票房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神奇的内地影市,《绣春刀》早已不是个案。《绣春刀》并不是个例,时间回拨到2010年,当时由薛晓璐(《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李连杰、文章、桂纶镁主演的《海洋天堂》在6月暑期档公映,电影排片惨淡,乏人问津,以至于全国多家媒体联名上书,呼吁排片,可最终票房是多少呢?不好意思,1300万。随后几年,《钢的琴》、《万箭穿心》、《大明劫》等口碑之作再度的遭遇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如果说以上几部作品由于题材原因不属于市场所喜爱的类型,那么《绣春刀》可真的有点冤枉了。一部武侠片,阵容也是一流,更有中影发行做东。平心而论,《绣春刀》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电影也许不会亏本,但就是这样兼具娱乐和质量的作品为何依然如此这般,难道仅凭着古装电影式微这一条就能一棒子打死吗?这个问题恐怕华尔街的市场分析专家也无法解释,因为中国电影市场混乱的程度绝非一日之寒。《绣春刀》留给观众的是惊喜,留给自己只能是些许遗憾。市场的膨胀让本片的票房数字上最起码说得过去,并没有惨败,惨败的是这个电影市场,《绣春刀》生不逢时,还是见好就收吧,要啥自行车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