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届奥斯卡外语片前瞻

2014-10-16 13:19:22 来源:时光网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近日公布参与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的完整名单。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中国内地参选作品直到最后时刻才揭晓真容在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这部作品并不是柏林擒熊的

《白日焰火》、也不是参展戛纳的《归来》,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夜莺》。中国香港地区选送的是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中国台湾选送的则是赵德胤导演的《冰毒》。今年,83个国家和地区报名参赛也创造了奥斯卡历史上的新纪录,这一数量比去年多7部。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2015年2月22日举行(北京时间大年初五),1月8日将公布包含外语片9部影片初选名单,最终提名将在1月15日公布。

欧洲和北美方面,土耳其的《冬眠》、加拿大的《妈咪》、比利时的《两天一夜》、波兰的《修女艾达》、瑞典的《不可抗力》、俄罗斯的《利维坦》被视为种子选手。亚洲方面,《海雾》将代表韩国参与,而日本选送的影片是《只在那里发光》。《冬眠》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目前在外国媒体中较热门的影片当属加拿大天才导演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和俄罗斯的《利维坦》。代表法国申奥的《圣罗兰传》说到今年代表中国内地"申奥"的《夜莺》,在中国的国庆节假期期间,就有美国媒体爆料表示该片将会成为代表中国“申奥”。在如今的媒体标题中,《夜莺》已经和“爆冷”划上等号,执导此片的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也一时间名声大噪。说到“爆冷”,有趣的是,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名单中,法国人还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冷门”。法国此次的选送作品放弃了去年红遍世界的金棕榈佳作《阿黛尔的生活》,而选择了亮相今年戛纳电影节却反响平平的传记片《圣罗兰传》。外媒一片哀号:“法国人已经自己放弃了今年的奥斯卡奖。”不过,最让中国媒体意外的,正是《夜莺》的“身份”。这是一部中法合拍片,导演则是法国人菲利普·弥勒。选送一部非本国导演的作品角逐奥斯卡,这样的情况在国际上也很少见,在国内更属首次。那么,《夜莺》缘何能够代表中国参赛呢?而与此前呼声颇高的《白日焰火》和《归来》相比,它的入选又能否增加华语影片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机会呢?申奥片《夜莺》详细解读

候选热门影片分析 夜莺为何成最后赢家

《夜莺》在最终结果揭晓前,拥有柏林电影节“双熊”头衔的《白日焰火》和张艺谋联手巩俐推出的催泪大作《归来》无疑是最热门的申奥影片。除了这两部“种子选手”之外,姜文的《一步之遥》与让·雅克-阿诺操刀的《狼图腾》同样呼声很高,后者看上去还有更加强硬的“后台”。此外,还有王小帅的《闯入者》等风格出众的作品,相比之下,《夜莺》完全没有优势。

不过,根据奥斯卡的评选规则,本届最佳外语片候选影片必须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在商业院线公映至少一周。有意思的是,在9月23日,《夜莺》恰好开始在广西地区进行小规模点映,让影片符合了参选要求。从这样的举动不难看出,在当时,《夜莺》已成为了最后的参选作品。至今仍未公映的《一步之遥》和《狼图腾》得以首先排除。

由于掌握决定权电影局“9人专家小组”每年的评选过程都是保密的,他们只会给出选择结果,很少给予公开解释。因此,只能从结果出发进行推理。

从题材上来说,《夜莺》讲述的温暖祖孙情与电影中秀美的桂林山水充满正能量。在业内人士看来,《闯入者》与《归来》涉及了敏感题材,而《白日焰火》遇到的问题,则是主题灰色,片中场景也无法反映现实中国社会的情况。

最后,加上今年“中法建交50周年”的政治背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选送一部法国人导演、风格现代、中国演员主演、讲述中国故事、反映中国人生活的影片显得既正确,也体面。这样的选择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说明的是,《夜莺》原定的档期是今年5月中旬,因为这个原因,影片特地作为今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亮相。导演弥勒也作为北京国际电影届的评委会成员,希望给影片增加曝光率。不过,随着《归来》的定档(5月16日),本片上映的日期就一推再推,直至悄无声息。

《夜莺》能否一路爆冷?

费利浦·弥勒对于梦想实现“走出去”宏愿的中国电影人来说,谁能获得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资格更有一份民族主义色彩。不过,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人年年铩羽而归,尽管希望不大,但是畅想一番《夜莺》未来的“爆冷”之路也无妨。

《夜莺》由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影片讲述了一个矛盾重重的中国家庭中,爷爷与自己的孙女踏上了一段意外不断又惊喜连连的旅程。导演弥勒在法国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满温情且幽默的影片《蝴蝶》,因此本片也被称为中国版的《蝴蝶》。李保田扮演的志根看上去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她的女儿倩影(李小冉饰演)是个成功的设计师,她与丈夫崇义(秦昊饰演)结婚多年,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任幸(杨心仪饰演)。不过,由于志根有一次大意差点让孙女任幸走失,让他与自己的女婿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渐渐长大的孙女与自己越来越陌生。随着自己年纪的增大,志根希望早日完成和自己逝去老伴的一个约定,把一起养的一只夜莺带回她的老家。他并不知道的是,女儿倩影繁忙的工作已经让她的婚姻岌岌可危,也无法照顾她孙女。结果,倩影在无奈之下没有经过丈夫同意的情况下,把任幸交给了自己,一同踏上了这段旅途。

记者曾经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期间对导演菲利普·弥勒进行独家专访。采访最后,导演用中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记者表示:“合拍片不容易啊。”影片拍摄过程背后耐人寻味。

在当时一部分看过影片的中国观众表示,影片的节奏平缓,戏剧矛盾并不强烈。而且几位演员的台词也充满翻译腔,脱离日常口语。总而言之:“不接地气,但是桂林山水确实很美。”弥勒表示自己的确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文化差异,通过和中国工作人员以及演员的现场交流,才让影片不出现中国文化中的常识错误。

而以上这一切,在西方审美价值中都成了优点。温情的故事,可爱的小女孩,富有象征意义的夜莺,在广西秀美的风景下都显得顺理成章。摄影孙明用几个壮阔的镜头展现的自然风光,让西方观众惊叹于这个东方国家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等待发掘。

事实上,影片看似朴素的题材在中国社会的背景下,非常具有现实主义色彩。随着故事从现代化的都市北京转移到平静的内陆地区,绝妙地建构了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一片世外桃源般美景的两种符号。结合影片在法国上映后超过12万人次的观影效果,足见这部“并不中国”的影片的“国际魅力”。

像《夜莺》这样,一位外国导演代表其他国家角逐奥斯卡,在历史上也非常罕见。著名的先例包括1975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德尔苏·乌扎拉》,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所执导的一部由日本与苏联合作的电影,代表苏联参选。2013年的获奖影片《爱》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拥有德国国籍,影片则代表奥地利角逐,不过,因为哈内克的父亲是奥地利人,因此他的职业生涯其实一直都有德国、奥地利甚至法国的影子。

现状:中国近10年在奥斯卡毫无斩获

中国唯一一部获奖影片《卧虎藏龙》在上世纪90年代,接连4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中都有华语电影。1991、1992年,张艺谋分别凭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接连两年入围提名。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入围,1994年,李安的《饮食男女》代表台湾也获得了那年的入围提名,接连4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中都有华语电影。

然而很快盛景不再,2000年后,只有张艺谋《英雄》曾入围候选提名名单。至今也只有一部华语片获得该奖项,2000年,李安代表台湾参赛的《卧虎藏龙》完成了这一壮举。

中国内地曾经选送的冯小刚作品《一九四二》尽管有奥斯卡级演员压阵,但仍然难逃落选命运。近年来,中国内地的“申奥片”选择已经陷入了“大导名作”的漩涡。张艺谋力邀克里斯蒂安·贝尔,几乎为了争夺最佳外语片量身打造《金陵十三钗》一样铩羽而归,证明奥斯卡评委并不好征服。在外语片的评选中,主流商业电影比不上一部故事动人的所谓“艺术电影”。

相比较而言,去年代表香港地区选送的《一代宗师》一度入围9部短提名名单的初选,但最终仍无缘提名更令华语电影界寒心。王家卫作为少数在国际上与李安能够相提并论的华人导演,艺术上与商业上都代表华语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作品仍然难以敲开奥斯卡的大门,让评论界为未来的华语电影担忧。

87届奥斯卡外语片趋势分析

历史:意法是大赢家 亚洲弱势是常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的设立起始于1947年,前几年以奥斯卡荣誉奖的形式颁发给一些优异的外国电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观众对奥斯卡的注意。1956年起,最佳外语片成为正式奖项。评奖原则是: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 10月1日至下一年9月30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影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然后选出5部提名影片。今年,83个国家和地区报名参赛也创造了奥斯卡历史上的新纪录。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路》截至目前,意大利是获得最佳外语片最多的国家,排名二、三的分别是法国和西班牙。第一部正式赢得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是费里尼执导《大路》(1956),而他也是问鼎这个奖项次数最多的意大利导演,曾经四次得奖。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获得最佳外语片的三部影片《处女泉》、《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均出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之手。此外,日本影片早期表现不俗,有三部武士片获奖,那时正值日本武士片辉煌时期,1955年后就很少见到日本影片的身影了,直到2009年获奖的《入殓师》。华语片方面,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上创造出小高潮,至今只有一部影片获该奖,是2000年李安代表台湾参赛的《卧虎藏龙》,此后十几年年再无收获。

纵观历届奥斯卡,几乎很少出现有外语电影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从而争夺至高荣誉。1939年,让·雷诺阿执导的反战杰作《大幻影》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但是,最佳外语片的概念在当时远未被确立。近几十年,只有《末代皇帝》、《艺术家》等外语片获得过奥斯卡的最高奖项。2012年迈克尔·哈内克的《爱》也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但最后不敌《逃离德黑兰》。因此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也在于此——英语片之外的年度最佳,含金量颇高。业内认为,除了最佳影片提名外,最有份量的提名便是最佳外语片。历数影史上非英语的优秀影片,不少正是通过最佳外语片的桥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像《天堂电影院》、《美丽人生》、《窃听风暴》等等。本届:熟面孔VS生面孔《修女伊达》海报其实同往年一样,曾经柏林、戛纳、威尼斯电影节入围或获奖的影片,代表各自国家出征奥斯卡的几率也比较大,今年代表土耳其出征的《冬眠》、加拿大的《妈咪》等都是这一类影片,虽然这样的几率也不算太高而且奥斯卡似乎不喜欢太熟的面孔,但迈克尔·哈内克的《爱》是个例外,它就曾接连斩获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小金人。除了选择“熟面孔”出征外,一些国家也往往另辟蹊径。意大利本次就舍弃戛纳评审团大奖《奇迹》(Le meraviglie),选了2013意大利年度佳片《人力资源》;乌克兰则舍弃“国际影评人周”最佳影片《过于寂静的喧嚣》(The Tribe),由《带路者》(The Guide)出征。不过,熟面孔中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实在是才气逼人,有人说如果想看他的才华,他的处女作《听吗妈的话》前13分钟就足够了,这的确不假,他的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运用实在太漂亮,影片的色彩也足足够味。挪威影片《1001 Grams》奥斯卡选择外语片的路子不同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既不偏爱大片,也不喜欢太过于实验性太先锋的电影,会比较喜欢传统叙事,但不能太平庸,要有一点新意和亮点,近几年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这部电影应该是最典型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相,融人性视角、人生感悟和文化包装于一体,非常对奥斯卡的路子。如果是以这个标准来看,波兰影片《修女伊达》算是一个有力竞争者,影片以绝佳黑白影像美学,直探犹太历史伤痕。电影讲述年轻的修女在发现自己是名犹太人且她的父母死于大屠杀之后,生活发生重要转变的故事。除此之外,欧洲方面,瑞典的《不可抗力》、挪威《1001 Grams》、德国《姐妹情深》等影片的质量也都值得期待。下面,我们便从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83部影片中精选14部逐一解读,看看今年有哪些外语佳片不容错过!

87届奥斯卡外语片片单分析【关键词】戛纳系

回顾过去几年决选与获奖名单,有不少影片是先在A级国际影展参赛获奖或受到瞩目后,夹着口碑与光环一度过关斩将到问鼎奥斯卡外语片。今年部分参赛影片是戛纳电影节得奖或参展电影,戛纳电影节俨然成为重要指标。

《圣罗兰传》(Saint Laurent)法国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看点:戛纳电影节入围正式竞赛单元。贝特朗·波尼洛全明星版本的《圣罗兰传》。影片由法国男星加斯帕德·尤利尔(Gaspard Ulliel)扮演传奇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YSL被誉为“色彩创造者”,他17岁被Vogue发掘,21岁即担任Dior首席设计师,26岁时与爱人兼事业伙伴皮埃尔·贝 尔热(Pierre Bergé)开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奢侈品牌,从此以无数经典作品叱咤时尚界。

《两天一夜》 (Deux jours, une nuit) 比利时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主演:玛丽昂·歌迪亚看点:虽在戛纳空手而回,不过达内兄弟曾二度夺得金棕榈(在2005年时,凭借影片《孩子》问鼎金棕榈奖,此前《罗塞塔》也问鼎过这个奖项),女主角玛丽昂·歌迪亚曾以《玫瑰人生》夺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本次被看好的影片之一。纪录片导演出身的达内兄弟擅长现实题材,玛丽昂·歌迪亚在片中饰演一个年轻的母亲桑德拉,她在一次事故后回到工厂工作却发现工作已不保。经理打算解雇桑德拉,并把1000欧元作为奖金来鼓励其他员工努力工作,桑德拉必须说服员工代表放弃这个提议来保全自己的工作。桑德拉有一个周末的时间(两天一夜)来说服她的同事们。电影展现了严厉的削减开支政策之下人性的一面,作为奥斯卡影后,玛丽昂·歌迪亚的表演也非常出彩。

《妈咪》(Mommy)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主演:安妮·杜尔瓦勒看点: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听妈妈的话》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泽维尔·多兰一下成为影坛追捧的天之骄子。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多兰用成熟的个人风格与细腻的感情打造了《妈咪》。如果我们把这头尾相扣的组段当作泽维尔·多兰在国际影坛的登场秀,那实在惊人,也诱人。从他对慢镜头特写到长镜头的漂亮运用,以及引爆演员能量的场面调度,都充满了大将之风。影片的主人公是中年寡妇黛安和患有注意缺陷障碍的儿子史蒂夫。黛安和史蒂夫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他们不是单纯的受害者或反面人物。

《利维坦》(Leviafan)俄罗斯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主演:弗拉季米尔·弗多维琴科夫看点: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安德烈·萨今塞夫生于1964年,199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戏剧大学,主修表演,曾参与多部独立电影的演员工作。他执导的《伊莲娜》曾在2011年时获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导演代表作就是2003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回归》。《利维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巴伦支海附近的小村中,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个人利益与政权利益发生冲突,并且能够提前明确谁会赢得战斗的国家。贪得无厌的市长盯上了尼古拉一家所住房子,并企图白占那块土地——实际就是强占。市长行为粗鲁,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从警察局到法院,他知道如何驯服不顺从的人。

《冬眠》(Winter Sleep)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主演:哈鲁克·比尔吉奈尔看点:锡兰执导的《冬眠》是今年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影片,将代表土耳其出征奥斯卡外语片。影片讲述退休演员艾登与年轻太太妮哈儿的关系日趋紧张;而艾登的妹妹则在结束一段婚姻后,与艾登夫妻、三人在风光明媚的安那托利亚一起经营一家旅店。直到一个冬日,艾登的车窗遭到邻近一名顽童打破,自此揭开艾登看似高尚、实却令人憎恶的人格特质。三人则在这个冬天里,除更了解自己与别人,并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宽恕和自省。这是一部相当棒的土耳其现实题材的电影,锡兰的电影手法也十分纯熟,主题有力量,借助一起案件娓娓道来土耳其现实生活的种种,色彩和画面也极为赏心悦目。《白色上帝》(Winter Sleep)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主演:莉莉·莫罗利看点:戛纳电影节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最好的朋友,一只狗在残酷世界中的历险。《白色上帝》故事叙述匈牙利政府宣布对米克斯饲主增税,造成许多人将家中狗狗弃养。13岁女孩莉莉的爱犬哈根也因此被父亲弃养,莉莉心系最爱的毛孩子,不顾一切要将哈根找回。导演以流浪犬处境巧妙比喻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唤醒观众对社会正义议题的关心,手法令人惊艳。

【关键词】亚洲诸强

中国内地舍弃张艺谋的《归来》,派出中法合资的《夜莺》参赛,引起各界哗然。威尼斯评审团大奖《郊游》未获选,台湾由小成本的《冰毒》出赛。 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则众望所归代表香港。韩国的许多影片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海雾》这部电影也不例外,讲述关于偷渡者的故事。日本选送的是《只在那里发光》。

《夜莺》(The Nightingale)中国大陆导演:费利普·弥勒主演:李保田

看点:《夜莺》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和孩子的故事。这位老人为了兑现多年前的承诺,准备带着他的夜莺结伴远行,从北京赶赴老家广西,因为儿子和儿媳忙于工作无暇兼顾,使得他不得不带上年仅8岁的孙女一同出行。伴随一只夜莺,一位老人和一个都市的小女孩,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注定不平静的心灵之旅。

《黄金时代》(The Golden Era)中国香港导演:许鞍华主演:汤唯

看点:这部被许鞍华称之为最实验的文艺电影在国庆节如期上映。之前,许多人对这部堪称华语影史上最强阵容文艺大片的市场表现充满想象,如今,从票房上来看有些惨淡。《黄金时代》是由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特立独行的人生为引子,重塑了那时那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还原了一个充满自由理想且海阔天空的时代。

《冰毒》(Ice Poison)中国台湾导演:赵德胤主演:王兴洪

看点:电影刻画离台湾甚远的缅甸侨民的悲歌。影片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山里农作物欠收,老人打算让儿子到城市骑车载客维生,决定用牛换台摩托车。儿子终日在车站揽客却一无所获,直到遇到三妹。被卖到中国的三妹要赶往祖父的丧礼,她父亲因缅北战事无法赶回,哥哥则在台湾船上打工,她得独自面对离散与悲伤。

《海雾》(Sea Fog)韩国导演:沈宝成主演:金允石

看点:韩国电影整体崛起的背景下,这一次能否打破在奥斯卡从无斩获的窘境,很多人都在猜测。该片是一部讲述满载着梦想出航的六名船员,在茫茫海雾中载着偷渡客而被卷进一场无法控制的事件的惊悚剧情片。影片有奉俊昊+金允石的金牌组合,海的味道、血的味道、荷尔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

《只在那里发光》(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日本导演:吴美保主演:绫野刚

看点:本片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导演奖,如今又将征战奥斯卡,绫野刚曾表示,自己的作品能代表日本电影整体的质量,感到十分光荣。日本电影上一次获得奥斯卡是2009年的《入殓师》。这部影片从片名来看,很像典型的日本纯爱影片。讲述了在一座北方的小城市,因故辞去工作的青年佐藤达夫(绫野刚饰)对未来没有任何头绪,百无聊赖地度过平凡的每一天。他经常在小钢珠店打发时间,因借用打火机而结识了粗鲁却亲和的小青年大城拓儿(菅田将晖饰)。

【关键词】潜力选手

意大利上一届(2014年)以《绝美之城》成为获奖国,本次舍弃戛纳评审团大奖《蜂蜜之夏》(Le meraviglie),选了《人力资源》。波兰探究犹太历史伤痕的《修女伊达》除戛纳系影片外,也是本届奥斯卡外语片呼声最高的影片。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爱情的模样》(The Way He Looks)带着超强口碑与人气,出乎意料被巴西选为参赛影片。

《修女伊达》(Ida)波兰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主演:阿伽塔·库雷斯扎看点:以绝佳黑白影像美学,直探犹太历史伤痕。安娜是一个60年代在波兰修道院长大的孤儿。就在决定宣誓终生成为修女的前夕,院长透露她其实还有一个阿姨,那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并且要她出发前去与这位素昧平生的阿姨见面。安娜于是发现自己家族在纳粹占领时期的秘密,原来…她真正的名字叫依达。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意大利导演:保罗·维尔奇主演:瓦莱莉·高利诺

看点:这部影片应该算是2013意大利最佳。该片导演能力很强,驾驭得很好,改编剧本也写得很精细。导演用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饱满的故事...

《爱,简单》(The Way He Looks)巴西导演:丹尼尔·里贝罗主演:Ghilherme Lobo

看点:女孩吉瓦娜(Tess Amorim 饰)和男孩里奥(Ghilherme Lobo 饰)是最要好的朋友。里奥虽然双目失明,但内心一直渴望自立,不喜欢来自父母的过多保护。新来转校生加百列(Fabio Audi 饰)不小心闯入里奥的世界,也改变了里奥和吉瓦娜的相处习惯。里奥对爱上加百列患得患失,吉瓦娜对里奥的疏远伤心难过,而加百列懵懵懂懂的回应更让男孩女孩们的世界复杂起来......

【关键词】女性导演作品

今年有13部参赛影片为女性导演作品,占总数近16%,其中有4部来自亚洲,包括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3部来自欧洲,3部来自拉丁美洲,还有2部为中东作品。奥斯卡历史上仅有三位女性导演得过最佳外语片,分别是1995年荷兰代表《安东妮雅之家》(Antonia's Line),2003年德国代表《何处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以及2010年丹麦导演苏珊娜·比尔的《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

83部申奥外语片全名单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明年2月22日举行,提名名单将在1月15日公布。

以下是完整名单:《几立方米的爱》(A Few Cubic Meters of Love,阿富汗)

《荒蛮故事》(Wild Tales,阿根廷)

《查理之国》(Charlie's Country,澳大利亚)

《黑暗山谷》(The Dark Valley,奥地利)

《纳巴特》(Nabat,阿塞拜疆)

《萤火虫的光》(Glow of the Firefly,孟加拉)

《两天一夜》(Two Days, One Night,比利时)

《被遗忘的》(Olvidados,玻利维亚)

《和妈妈在一起》(With Mom,波黑)

《爱,简单》(The Way He Looks,巴西)

《保加利亚狂想曲》(Bulgarian Rhapsody,保加利亚)

《妈咪》(Mommy,加拿大)《去杀一个男人》(To Kill a Man,智利)

《夜莺》(The Nightingale,中国大陆)

《马泰奥》(Mateo,哥伦比亚)

《红色公主》(Red Princesses,哥斯达黎加)

《牛仔》(Cowboys,克罗地亚)

《飞不起来的童年》(Conducta,古巴)

《公平竞争》(Fair Play,捷克)

《悲喜人生》(Sorrow and Joy,丹麦)

《克里斯托雷》(Cristo Rey,多米尼加共和国)

《寂静的梦幻之海》(Silence in Dreamland,厄瓜多尔)

《工厂女孩》(The Factory Girl,埃及)

《金橘》(Tangerines,爱沙尼亚)

《绑架式婚姻》(Difret,埃塞俄比亚)

《水泥之夜》(Concrete Night,芬兰)

《圣罗兰传》(Saint Laurent,法国)

《庄稼之岛》(Corn Island,格鲁吉亚)

《被爱的姐妹》(Beloved Sisters,德国)

《小英格兰》(Little England,希腊)

《黄金时代》(The Golden Era,香港)

《白色上帝》(White God,匈牙利)

《生活在鱼缸里》(Life in a Fishbowl,冰岛)

《大话骰》(Liar's Dice,印度)

《苏加诺》(Soekarno,印度尼西亚)

《在今天》(Today,伊朗)《马丹》(Mardan,伊拉克)

《这个礼物》(The Gift,爱尔兰)

《薇薇安的审判》(Gett: The Trial of Viviane Amsalem,以色列)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意大利)

《只在那里发光》(The Light Shines Only There,日本)

《三扇窗户一个挂子》(Three Windows and a Hanging,科索沃)

《库尔曼江·达特卡》(Kurmanjan Datka: Queen of the Mountains,吉尔吉斯斯坦)

《口袋里的石头》(Rocks in My Pockets,拉脱维亚)

《甘地》(Ghadi,黎巴嫩)《大赌徒》(The Gambler,立陶宛)

《永远年轻》(Never Die Young,卢森堡)

《破釜沉舟:荒野东部》(To the Hilt,马其顿)

《西姆沙号沉船》(Simshar,马耳他)

《廷巴克图》(Timbuktu,毛里塔尼亚)

《鬼马戏王》(Cantinflas,墨西哥)

《低沉的天空》(The Unsaved,摩尔多瓦)

《来自马克思与恩格斯大街的男孩们》(The Boys from Marx and Engels Street,黑山)

《红色月亮》(The Red Moon,摩洛哥)

《拒绝天堂》(Jhola,尼泊尔)

《被告护士》(Accused,荷兰)

《死亡之地》(The Dead Lands,新西兰)

《1001克》(1001 Grams,挪威)

《女儿啊》(Dukhtar,巴基斯坦)

《窃贼之眼》(Eyes of a Thief,巴勒斯坦)

《入侵》(Invasion,巴拿马)

《凡躯的福音》(The Gospel of the Flesh,秘鲁)

《历史的终结》(Norte, the End of History,菲律宾)

《艾达》(Ida,波兰)《然后呢?告诉我》(What Now? Remind Me,葡萄牙)

《日本狗》(The Japanese Dog,罗马尼亚)

《利维坦》(Leviathan,俄罗斯)

《梦的味道:蒙德维地亚见》(See You in Montevideo,塞尔维亚)

《我的最爱》(Sayang Disayang,新加坡)

《步入黑暗》(A Step Into the Dark,斯洛伐克)

《诱惑我》(Seduce Me,斯洛文尼亚)

《伊娃妮要出嫁》(Elelwani,南非)

《海雾》(Haemoo,韩国)《闭上眼睛活着很容易》(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西班牙)

《本能反应》(Force Majeure,瑞典)

《圈子》(The Circle,瑞士)

《冰毒》(Ice Poison,台湾)

《教师日记》(The Teacher's Diary,泰国)

《冬眠》(Winter Sleep,土耳其)

《向导指南》(The Guide,乌克兰)

《小小幸福》(Little Happiness,英国)

《卡普兰先生》(Mr. Kaplan,乌拉圭)

《解放者》(The Liberator,委内瑞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