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坚炮利蹈海苍龙
2014-12-12 07:17:17 来源:时光网
写在前面 在即将上映的韩国电影《鸣梁海战》中,讲述了世界海战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6世纪末,朝鲜一代名将李舜臣率仅有的12艘军舰。利用鸣梁海域的潮汐特点,击败了日本海贼王所率领的海盗部队。在导演金汉珉的镜头下,影片用足足61分钟将这场史诗般的战役在银幕上呈现。在电影史上,海战题材的影片并不在少数。随着舰船动力及武器装备的发展,海战也从桨船时代发展到大舰巨炮时代,再到如今航空母舰接管大洋上的绝对霸主地位,导演镜头下的海战也发生着变化。在《鸣梁海战》上映前,带你回顾银幕上的十大海战视频大赏。(注:不含纪录片)
甲午风云 爱国海军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一本本教科书上出现:在甲午海战中,“致远号”代替旗舰指挥作战,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功败垂成的悲壮故事在中国观众心中耳熟能详。邓世昌的壮举,也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一个经典题材。反映此题材的主旋律影片有冯小宁导演的《甲午大海战》,不过,2012年上映的影片,以拙劣的电影语言,更让1962年上映的同类题材影片《甲午风云》,显得优秀。事实上,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影片用传统戏剧化的表现方法,让这个悲壮故事栩栩动人。影片最后,用惊涛拍岸的镜头交待人物结局,也堪称妙笔。
《300勇士:帝国崛起》 影片延续了前作漫画风格的影像,与残酷血腥的动作设计。尽管本片在剧情上略显牵强,人物塑造也显平庸。不过影片还是完成了观众期待的任务——打个痛快。这次,战场从温泉关的山崖搬到了爱琴海上。希腊英雄特米斯托克列斯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对抗阿特米西亚统帅的强大海军,保卫雅典。在这个片段里,特米斯托克列斯凭借自己对于敌我战船的了解,打了场漂亮仗。战船间的调度也很有游戏感,看得过瘾。有趣的是,虽然影片中的很大一部分场景是都在海洋和战船上发生,但影片的拍摄片场没有任何“潮湿”的痕迹。所有“水”都是后期效果加上去的。导演说这其实给了自己拍摄时候更大的自由。
《中途岛之战》 中途岛海战,不仅是二战中的重要战役,也改变了海军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役。美军凭借此役胜利,击破了日本海军的“不败神话”,扭转了太平洋战争局面,更让航空母舰成为了新的海上霸主。导演杰克.斯米特的《中途岛之战》是此题材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影响力也最大。需要说明的是,从电影艺术上说,本片只能算平庸之作。不过,这不妨碍影片以真实的海战场面,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更多的观众全景式的了解这一段历史。此片段讲述了历史上的传奇一页:南云舰队两次为轰炸机更换弹药,航母在换装弹药时被击中,瞬间沦为火海。
《男人们的大和》 同样作为二战的参与方,日本也有大量以此为题材的影片。日本帝国海军从“日俄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战败,一直“世界三大海军”之一。日本帝国海军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所谓精神象征,而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图腾,便是战列舰“大和号”。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沉没。电影《男人们的大和》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表达对战争的反思。相比同题材的《联合舰队》,本片中较少以全景展示军舰全貌,反衬出它的巨大。影片拍摄时,按原比例建造的模型一度引发亚洲诸国的担忧。这艘以日本民族命名的巨舰,在沉没超过半世纪后,仍然继续影响着日本人。
《猎杀U-571》 2000上映的本片是一部讲述盟军抢夺德军密码机传奇故事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影片以历史资料为根据,进行艺术加工,成为了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下的标准类型电影。当时还未走红的马修·麦康纳在其中饰演了安德鲁·泰勒上尉,他和其它几位普通人,执行了一项非常危险但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任务。潜艇战也是银幕海战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密闭的环境、艇内狭小的空间、水下只能凭借声呐探索等元素,让潜艇战更加惊心动魄。本片段中,也是少有的潜艇对战场景。观众的心和艇上官兵紧紧悬在一起,听着鱼雷划过艇身,也会和片中的麦康纳一起松一口气。
《从海底出击》 《从海底出击》是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扬威国际影坛的作品,一举获得当年6项奥斯卡提名。作为一名德国人,彼德森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的具有世界性。影片根据战地记者布克海姆的畅销自传改编,用狭窄场景,取得了宏大场面都难有的气氛,是潜艇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原为六小时的电视片,现在以不同长度的版本流传。在之后的同类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这部电影中的影子。片段中,全艇官兵如同等待命运的宣判一样,等待着一颗颗深水炸弹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落下。导演用几个稳定的长镜头营造紧迫感,让观众身临其境,直到最后一颗爆炸后,黑板上粉笔的计数停止,仍不敢放松警惕。
《超级战舰》 《超级战舰》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甚至算不上一部优良的爆米花大片。上映时候的票房成绩也体现出了电影的素质。不过,基于海战棋游戏构思的本片却足以让军事迷们疯狂。影片其实更像是一部美国海军宣传片,顺便纪念了美国最后一艘退役的战列舰,传奇的密苏里号。影片末尾,在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被毁后,主人公与一群老兵在摇滚配乐下,让密苏里号成为了拯救人类的终极武器,浪漫不已。“Fire!“一声令下,密苏里号上的9门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齐射,是影片中最令观众热血沸腾的时刻。
《战舰波将金号》 1925年诞生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标志着世界电影艺术的长足进步和蒙太奇理论的进—步完善,并且以无可争议的历史价值足以在此榜单中占据一席。尽管该片是一部所谓的”主旋律电影“——给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这部史诗片充满激情地讲述了敖德萨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事件。影片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主题重大,既有宏伟的群像,也有细节的描写。影片结尾的这个片段,用丰富的蒙太奇手法和准确恰当的节奏,表现远处驶来海军舰队水兵们作好战斗准备,再到沙皇海军舰队的士兵拒绝向自己的兄弟开炮,最后波将金号战舰上红旗飘扬,驶向大海的过程跌宕起伏地表现出来。历久弥新。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 《加勒比海盗》作为近年来好莱坞最卖座的系列电影之一,约翰尼·德普诠释的杰克船长是1952年的《红海盗》之后,影史上最经典的海盗形象之一。而如果要在影片前三部曲中选出一个真正的大反派,非贝克特勋爵莫属。杰克船长成为海盗,就是因为他,之后他成为“飞翔的荷兰人号”的主人,从此成了海洋的至尊霸主。在第三部的结尾,贝克特在与海盗们的决战中,误认为“飞翔的荷兰人”仍属自己掌控的他,贸然驶入了黑珍珠号的火力范围,两船的炮火夹击瞬间将他所在的“进取号”炸得粉碎,深知回天无力的贝克特口中,面带微笑,走入炮火中与纷飞的木屑中。这个段落也成为最富有浪漫情怀的一个场面。
《怒海争锋》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彼得·威尔导演的《怒海争锋》都是影史上对于古典帆船时代海战最经典的一次诠释。在2003年,三大电影公司共出资1.2忆美元重新塑造了英国海军朴实却充满火药味的生活。影片的拍摄云集了上千名来自四大洲的水手、学者、雕塑家、熔铸工、造船师、演员与技术人员。剧组甚至使用了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斥巨资修建的巨型水池。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威尔无处不在,审查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从火炮冒出的硝烟的颜色到现场背景由演员们打的每一个绳扣。正是在这样的付出下,电影让”惊奇号”与罗素·克洛饰演的传奇人物舰长杰克·奥伯瑞在胶片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