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奥斯卡视效奖预测
2015-02-17 08:08:23 来源:时光网
五大视效哪家强? 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颁奖礼将于2月22日举行,各奖项提名已于1月15日正式公布。入围视效奖提名的五部作品《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银河护卫队》《星际穿越》《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无疑都是去年的视觉盛宴。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究竟哪一部会最终抱得小金人?本文先介绍每部作品的亮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其得奖几率,最终预测最佳视效奖将花落谁家。
《美国队长2》视效特辑 特效惊艳度:★★难点与突破点:由于拍摄周期短,特效镜头多,本片视觉效果由十来家工作室合作完成。结果虽然保证了场面足够热闹,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不多。即使最后的“航天母舰”大战,整体规模虽然上去了,但只能说是目前业界最成熟的特效流程的综合,甚至在一些局部细节上——例如烟雾、火焰和损坏效果上——有不尽完善之处。前一集亮点是用特效创造了“瘦小版”男主角;本集用老年临演的皮肤完美匹配年轻演员的面部表情,创造出可信度颇高的“数字老年化妆”,可算为数不多趣点之一,但仍掩盖不住整体的平庸。
《X战警:逆转未来》视效分解 特效惊艳度:★★★难点与突破点:变种人能力花哨,加上新旧“哨兵”机器人效果,论特效丰富程度,本片可谓翘楚。不过,和《美国队长2》一样,本片大部分特效镜头,都只能说是业内行货,扎实有余而创新不足。全片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可能是“快银嬉闹厨房”的场景。奔跑中的“快银”,和他造成的破坏效果——纷飞的水果蔬菜水滴子弹等,是分开拍摄的;前者用高速摄影机实拍跑步机上的演员,后者基本上是数字建模生成的虚拟影像,再经复杂的数字合成完成效果。不过,分解来看,还是缺少突破性。
《银河护卫队》视效分解 特效惊艳度:★★★难点与突破点:论整体特效的质感与规模,都和《X战警》在伯仲之间。然而,片中树人与浣熊这两位主要角色,全部是数字制作,其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最终成为影片最大的卖点。这两个角色分别由两家特效工作室主力制作,过程虽都有采用真人演员,但其表演仅供参考,而非流行的“动作捕捉”,最终效果还是依靠费时费力的关键帧动画。其中,树人的纹理质感,与浣熊的毛发,是技术难点,都还完成得不错。只是,技术本身未见革命性进展。
《星际穿越》黑洞&虫洞制作 特效惊艳度:★★★★难点与突破点:科学严谨与真实性,是本片特效追求的两大目标。片中的太空画面,粗看似乎并无特别了得之处。但由于表现对象是“黑洞”“虫洞”等超常规天体现象,常规特效软件用以处理光影效果的流程代码,都必须重写以最大限度符合真实的时空扭曲环境。整个过程,不亚于一次系统的科学探索与论证。同时,导演诺兰还偏爱物理特效,整个拍摄过程中全无蓝幕,太空背景全部是高亮度投影机现场造景,各种飞行器外观及内舱,也多为大尺寸微缩模型,包括设计、建造难以想象的“超方体”。单纯就特效的科学性而言,本片乃好莱坞之最。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特效解析 特效惊艳度:★★★★☆难点与突破点:本片将动作与表演捕捉的表现力,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全部数字生成的猿猴们的精彩表演,令真人演员相形失色;虚拟角色们,不仅在外形动作方面成功突破了“诡异谷”(Uncanny Valley),还极为难得地展现了感人的演技。特效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真正与影片的内容与风格融合在一起,成为该片艺术感染力的核心。在实际拍摄流程上,本片的特效工序也远远超出传统后期的范畴,成为与前期制作和主体拍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实现技术上,新的动作捕捉设备,更强大而灵活,在应付雨水、大风、湿气等复杂外景时,也有突破性表现。
总结与预测 综上,特效五强可分两类:《美队2》《逆转未来》《银护》综合素质不错,但少见突破、最可能沦为陪跑;视效奖的争夺主要将在《星际穿越》与《猩球黎明》之间展开。奥斯卡奖是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全体成员投票,很多成员未必对特效有专业见解,所以有时技术上突破性更大的作品未必会胜出;在争取最庞大的演员群体方面,大牌演员更多的《星际穿越》更有优势。但也正因为不那么专业,大多数成员可能难以领略《星际穿越》的科学美,而《猩球黎明》强大的虚拟表演却能更直观被感受到。综合技术实力、影像表现力、投票群体的反应模式,《猩球黎明》的折桂率最高,也最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