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五波》主创开脑洞

2015-09-21 14:08:24 来源:时光网

《第五波》电影海报近日,墨西哥坎昆举行了第六届“索尼之夏”展会。该展会是索尼公司精心筹备的国际性展会,只邀请少数记者前往参加,索尼即将推出的新片都会亮相,与会者可以先睹为快。在此次“索尼之夏”展会上,得到了采访《第五波》主创团队的机会,该片由获得艾美奖提名的列维·施瑞博尔、科洛·格蕾斯·莫瑞兹、尼克·罗宾逊和Alex Roe-Brown出演,J·巴拉克松执导。

《第五波》这部科幻惊悚片讲述了一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入侵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一次攻击都比上一次更加致命。在浩劫中逃亡的16岁少女Cassie不仅要拼命求生,还要拯救自己的弟弟。该片改编自Rick Yancey所著的同名青春小说三部曲,老版《蜘蛛侠》男星托比·马奎尔担任制片人之一。

《第五波》的主创团队在采访中畅聊新型外星人入侵,认为本片最大的看点在于普通人身上闪耀的人性之光。导演笑称若有灾难来袭自己肯定最先死掉。以下是专访《第五波》电影主创实录:

Mtime:《第五波》的背景设定是怎样的?

J·巴拉克松:正如你在预告片中所看到的一样,这是一部关于外星人入侵的电影。外星人来到地球,开始通过一系列攻击系统地消灭人类。他们先是制造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在此基础上,神秘的第五波攻击将要来袭,这也正是电影的名字。

Mtime:你们认为人类求生时最伟大的力量是什么?

《第五波》中文版预告片J·巴拉克松:我觉得是我们在彼此身上所看到的希望,以及我们之间的羁绊、相互理解和同情心。人和人之间要产生分歧是非常容易的,我想这部电影就是在探讨人们之间的信赖与分歧、结群与对立。

科洛·格蕾斯·莫瑞兹:我认为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你在生活中也许曾无数次地被拒绝,被打击,被逼得节节后退,而你内心深处是否还有继续战斗的意愿。你永远不必放弃,你永远不必退缩,我认为我的角色身上就具有这种精神,我自己身上也有。

列维·施瑞博尔:说得很对。人类身上的坚韧、难以捉摸、随机性和自然情感把我们塑造成了强大的对手。

尼克·罗宾逊:对,最重要的是要心怀希望,我觉得是希望和爱的能力。外星人精于算计,以政治利益为目标,这方面我们和他们非常不同。

Alex Roe-Brown:我想这部电影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与我们大家都有关。因为Cassie这个角色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所以这些求生的能力是深藏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我想这是这部片子所呈现的很好的一个观点。

Mtime:我想问导演,我有看到说这个外星人入侵的故事还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情感和麻烦,只不过是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你能谈谈这个方面吗?

《第五波》众位主创合影J·巴拉克松:这些人都是普通人。这个片子不是关于什么天命之子的。从放出的片段中我们能看到Cassie和Nick都是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他们心怀希望,有梦想,突然这个恐怖的东西就降临了他们的生活。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想要为之奋斗的。你每天所忧心的日常琐事全都被夺走了,生存条件变得极端,这让你真正理解了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生命中想要获得什么。所以我想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方面。当一切科技被夺走,当可怕的事情发生,你被拉回到寻找水源、寻找食物这样的生存基础层面上,无论你是选择逃跑和放弃,还是选择站起来面对,你都会很快地发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以及自己有多么擅长求生。

Mtime:你们最害怕什么自然灾害?有做好应付那种情况的准备吗?

J·巴拉克松:我各种自然灾害都怕。我什么都怕,我连那种以一个最慢的速度撞过来,并且能给你很长时间去反应的东西都怕。太空电影里坠落的陨石总是让我很害怕,因为在死之前你还有五天左右的时间去思考将会发生什么。我对任何可怕的情况都没有准备。我想,等到超市里买不到食物、水龙头里流不出水的时候我八成已经死了。(笑)

列维·施瑞博尔:那可太糟了。(笑)我比较担心的是黑死病疫情爆发这种。那种从身体内部开始的死亡真的很让我紧张。但我想这部电影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去直视这些“可能”以及回顾过去十年间我们所经历过的事。发生了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东南亚的地震和海啸等等。我认为这部片子鼓舞人心的地方在于它直视这些“可能”,展现我们如何坚持下来和如何克服困难,这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体现。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本质的主题和核心就是在讲我们人类像蟑螂一样顽强。我们很难彻底杀灭。(笑)即使当我想到黑死病疫情时,这一点也能积极地鼓舞我。

科洛·格蕾斯·莫瑞兹:我会说是海啸,因为我生活在洛杉矶。我常常会想到海啸。(笑)

尼克·罗宾逊:我刚看了《末日崩塌》。(笑)我跟你们讲,那些地震啊,你们可得小心。太吓人了!我有个很蠢的想法,海啸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搞不好可以在上面冲浪。其实所有巨大的东西都会把我吓个半死。

专访《第五波》主创实录Mtime:这个问题是问列维和科洛的。列维你现在电影和电视剧都演,你认为它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列维·施瑞博尔:我认为电视剧正在经历一次复兴,尤其是那些付费频道的剧。我的观点是,大约五六年前,独立电影遭遇了资金方面的瓦解和破裂,那个圈子里有天赋的电影人,那些编剧、导演、演员为了生存都跑到电视圈里去了,现在他们做出了一些很棒的很有吸引力的东西。

主演科洛·格蕾斯·莫瑞兹在片场的状态科洛·格蕾斯·莫瑞兹:是的,我想我以后肯定也会有兴趣去参与付费频道的电视剧,因为那是一种自由。我是说,你坐在家里看电视剧,你和角色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深得多的联系,因为没有审查制度。也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能挣多少钱,会有更多自由,所以我也很有兴趣参与。

Mtime:这个问题是问导演。你如何把《第五波》和其他外星人入侵电影区别开来呢?比如《独立日》。

J·巴拉克松:因为他们(外星人)这次是用地球本身来对付我们,而不是在天上用激光束轰炸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利用我们自身的弱点。他们看到了人性当中的弱点以及我们这个世界的弱点。所以那些灾难都是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就好像我们从新闻里所看到的那些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灾难一样,但他们制造出了我们前所未见的规模。因为我们是以一个非常直观的视角来看到这一切,所以和外星人故事的区别很明显。这更像是一个关于主角的故事,但外星人入侵了他们的故事,也入侵了他们的星球。所以,这是一种个人的视角,而且是有瑕疵和盲点的视角。其他伟大的外星入侵故事也有很棒的视角,但那并不吸引我。

Mtime:导演,把一本书改成电影对你来说有哪些挑战?

J·巴拉克松:对编剧的挑战比对我更大,因为他们是改编的第一线,是把几百页内容改写成可控制的体量的人。改编或许永远是关于“保留哪些、删掉哪些”的,因为书中有那么多好素材,哪里你都不想放弃。每一本被改编成电影的好书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你想对原著的读者负责,但你也想要照顾到从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挑战在于对其进行浓缩,找出故事真正的精华,并使其尽量电影化。这本书本身的写作方式帮了我们很大忙,有一个很棒的角色,有很多场景本身画面感就很强,所以它不是那种写了700页长却没啥事发生的书。

Mtime:你们更想在这部片子里当怎样的人呢?被消灭掉的还是勇敢反击的幸存者?

影片《第五波》截图资料列维·施瑞博尔:我想当英雄般强大的女性领导者。(笑)

科洛·格蕾斯·莫瑞兹:我想当一个大块头的壮男。就像导演所说的,在那个时刻来临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成为怎样的人。你当然希望自己是强大的,能领导队伍和拯救其他人,但你无法预知这点。你希望自己能成为英雄,但有时你就是无法做到。

列维·施瑞博尔: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多考虑一下,但就像科洛和导演说的,你永远无法预知。

Alex Roe-Brown:我看过很多贝爷(“发现”频道主持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的节目。(笑)我想我的生存能力很强。

J·巴拉克松:是的,我也觉得Alex会活下来,他对那些事很在行。

Alex Roe-Brown:谢谢。

列维·施瑞博尔:我想我会成为一个见证者。我记得或许是我生命中最有力量的三四天,因为我是一个纽约人,所以我在911之后回到了纽约,那真的有点难以承受。这部电影向我呈现了很多我们所共有的情感和人性。我从来没见过纽约人走在街上对彼此微笑,我们没那样的习惯。但突然间人们开始互相微笑了,人们给消防队送去饼干,然后守候在旁边。Great Jones大街上有个消防队,人们站在马路对面,注视着它。有很多人去跟消防员握手,但还有很多民众只是站在消防队门前的马路对面注视着。作为一个常常感到疏离和孤独的人,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都感受到了人性相通的一面。那是一段对我影响深远的经历,如果明天来一场飓风,我想那就是我们会做的事。我们会克服它,把它踹出我们的生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对彼此友好一点。(笑)这对我来说是救赎般的、很有力的,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Mtime:导演,你想象过外星人的长相吗?你对现在外星人可以作为人形出现有什么看法?

J·巴拉克松:我想,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是被教育要对与我们不同的人或东西心怀恐惧,仅仅因为他或它与我们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他来自一个不同的地方,或是因为他看起来不一样。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就是:这种感觉通常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并不是建立在证据或事实之上的。在这部片子里,外星人寄居在人类的外壳里,因此你无法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能信任。我相信我们不该通过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在电影中,常常是坏人看着就像坏人,好人看着就像好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好人,每个人也可能是坏人,所以外星人可以是任何人,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这一点很吸引我。一间屋子里可能有一个人是外星人,也可能整屋的人都是外星人,这让你思考人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让你成为人类。如果我是整个屋子里和其他人不同的那一个,那我就是局外人了吗?(笑)我想这部片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探讨这个命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