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995~2015)

2015-12-28 08:00:50 来源:时光网

导语 终于来到了《120周年佳片巡礼》的最后一期,感谢大家半年多来的陪伴。今天是2015年12月28日,120年前的今天,电影正式宣告诞生。这是一门第七艺术,让人类的娱乐生活有了改变,从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人类群体——影迷。电影是美好的梦,电影让梦想成真,所以,每个热爱电影的人都应该抱有梦想,这是创作电影的原力。在120部佳片推荐中,最大的遗憾自然是有许许多多的佳片没有入选,可选电影的数量实在庞大,遗憾是难免的,我们只希望这个系列专题做一个引子,让大家能够关注到电影的前世今生,电影,还有下一个120年等待人类去体验。

《冰血暴》Fargo 1996年 2014年,电视剧版《冰血暴》播出,被赞“和电影一样好!”那么,电影究竟有多好?尽管《冰血暴》交代,这是“一桩真人真事……”但实际上,科恩兄弟是想让聪明人看完后会蹦出一句“鬼才相信这是真事”。该片的整个故事的背景地,自始至终都是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明尼苏达。白雪也许只能掩盖一时的罪恶,但所谓茫茫雪原却是天网恢恢。《冰血暴》有着科恩兄弟一贯的“偶然事件改变命运”的特色,喜剧中又夹着暴力与血腥,看似复杂的故事线,却越理越清晰。因为绝妙的里程碑式的价值,《冰血暴》是科恩兄弟最好的作品,1990年代中期美国独立电影的杰出作品,还被选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收藏电影目录。

《泰坦尼克号》Titanic 1997 《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外部全部都是质疑:福克斯公司怕巨亏,非要把派拉蒙拉进来联合出品分担风险;很多人吐槽只有22岁的迪卡普里奥和21岁的温斯莱特形象不般配;还有人等着看这艘“巨轮”票房口碑双输的笑话……但詹姆斯·卡麦隆全部坚持了下来——电影公司想成熟一些的马修·麦康纳来演杰克,但卡麦隆拼死都要小李来演;温斯莱特坚持不懈地给卡麦隆寄夹着玫瑰的信,她如愿拿到了露丝的角色。因为坚持,卡麦隆甚至让出了自己的报酬,应对片方对超支和上映延期的质疑,多出了半年时间对后期精雕细琢,才成就了一部辉煌巨制。

《黑客帝国》The Matrix 1999年 《黑客帝国》让全世界观众脑洞大开的时候,两位导演还叫沃卓斯基兄弟而不是姐弟。在筹备处女作《末世狂花》时,兄弟俩就已经完成了《黑客帝国》的剧本了。他们提出了拍摄这部电影需要八千万美元的预算,这对于才拍摄第二部电影的导演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华纳影业只付给了他们一千万美元,他们用这些钱拍了开篇十分钟,把华纳给震了,于是拿到了投资,但是因为预算非常吃紧,以至于那些看起来很酷的皮衣,其实是非常便宜的聚氯乙烯做的。而片中那场堪称特效革命的静态摄影的戏,当初本来是想实拍的,但是后来发现只有电脑才能完成这样的奇观。

《卧虎藏龙》2000年 早在1993年回台湾拍摄《饮食男女》时,李安就读到了民国时期“北派五大家”之一的王度庐的《卧虎藏龙》,悲情武侠的情怀,让李安决定拍一部武侠片。于是他在拍摄《理智与情感》和《冰风暴》时,还在忙《卧虎藏龙》的版权,但版权的事情却是一波三折。可是,没有任何一个题材能代替《卧虎藏龙》!李安后来还是想尽了办法,集结了华语电影的最强阵容,拍出了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是玉娇龙,误打误撞代替舒淇出演这个角色的章子怡,在老牌巨星周润发、杨紫琼的提携下,表现耀眼,很快成为国际瞩目的新星。

《一一》 2000 尽管整部电影绝大部分镜头在台湾取景,几乎全部用台湾本土演员,但因失望于台湾电影大环境,杨德昌当年是没有让《一一》在台湾公映的,也没有报名金马奖。杨德昌凭该片拿到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他导演生涯的最高荣誉,却也是他电影生涯的一曲绝唱。《一一》第一场戏是一场喧闹的婚礼,最后一场戏是一场温情的葬礼,杨德昌借此来表现生命的回环往复。《一一》探讨的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永恒话题,它是杨德昌对人生和现实最后的思考,也可谓是完满。这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并至高无上的,尽管,在整个华人地区,它只在香港正式公映过。

《天使爱美丽》2001 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的电影总是有古灵精怪的奇思妙想,他曾经去过好莱坞发展,2000年回到法国拍摄这部《天使爱美丽》,但从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搜集各种细碎的故事点了,最后他把这些故事和回忆,用绚烂的镜头拼贴成为一部充满诗意的电影。当热内开始构思剧本的时候,拉来了他拍《黑店狂想曲》的老搭档纪尧姆·劳伦特,让《天使爱美丽》的台词更加有意思。本来写剧本的时候,爱美丽这个角色是为英国女星艾米丽·沃森量身定做的,甚至原名都叫“艾米丽”,但由于档期和语言问题,艾米丽退出,热内偶见在一张海报上看到了大眼睛的奥德丽·塔图,并且只用了十秒钟试镜就定下了她。

《上帝之城》 2002 《上帝之城》改编自小说《神的城》,是作家保罗·林斯花了十年时间,深入巴西底层走访并写成的小说,在巴西甚为畅销。该片充满了暴力、凶杀、毒品、枪声和罪恶,却有凌厉炫酷的剪辑,一片混乱之中,能看到少年成长史的清晰叙事。更厉害的是虽然电影在说里约的贫民窟,但最后却直指巴西政局的动荡,导致了社会分裂与暴力泛滥成灾。该片反映的是巴西的现状,但电影的理念放之四海都能找到影子。拍摄中,剧组从里约城找来了几百名当地青年,经过培训后出演原汁原味的“路人甲”。拍摄中也遇见了随时剑拔弩张的情形,最后艰苦卓越地才完成全片拍摄。

《谍影重重》2002 著名作家罗伯特·鲁德鲁姆写于冷战期间的间谍小说《谍影重重》,在全球拥有大批读者,1980年代末期被拍摄成迷你电视剧集,很可惜,他在电影版《谍影重重》后期制作的时候就去世了。拍喜剧成名的导演道格·里曼,另辟蹊径地将《谍影重重》重拍成了改写商业娱乐动作片历史的系列电影。好玩的是,让里曼有兴趣拍摄该片的灵感,竟然是德国电影《疾走罗拉》,以至于《谍影重重》中的红发女角色,就直接找了“罗拉”弗兰卡·波坦特。男主角伯恩这个角色,最早找的是布拉德·皮特,但皮特要去演另外一部间谍片《间谍游戏》而拒绝了邀请,于是,一贯给人知性印象的马特·达蒙挑战了这个角色。

《大鱼》2003 《大鱼》的原著被称为“父子世界最安详的童话”,是丹尼尔·华莱士的处女作。由于这本小说新奇的想象,要具象化成电影,必须要有一个极好的剧本和充满天马行空思想的导演。编剧约翰·奥古斯特写出了剧本,被蒂姆·波顿大加赞赏并立马开拍。在这之前,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也很感兴趣并有意执导,但因为档期的原因只好作罢。善于营造哥特式奇异气氛与黑色童话世界的“怪才”蒂姆·波顿并没有让大家失望,成就了一部完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佳作。

《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 2003 《国王归来》是《魔戒》电影系列的最后华章,而最精华的部分,都留在了绚烂豪壮过后的电影结尾,弗罗多回到夏尔国,最后一句台词是“我回来了”,这也是托尔金原著小说的最后一行字,有一种举重若轻的仪式感。接下来是另外一个有仪式感的部分,就是片尾主要演员的名字,和他们的形象一起一一闪现,让观众回味起三部以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个点子是由扮演白袍巫师甘道夫的伊恩·麦克莱恩提出来的。片尾曲是由殿堂级歌手安妮·蓝妮克丝演唱的“Into the West”(《航向西方》),一名绝症少年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曾到《魔戒》片场参观。他去世后,编剧弗兰·威尔士写下了这首歌词。

《断背山》 2005 《断背山》对李安来说,只是一个调剂与缓冲的作品,当时他刚拍完一部很耗费体力与精力的《绿巨人浩克》,拍摄《断背山》这样情节舒缓、景色旖旎的电影,让他感觉很轻松,或者可以称之为度假般的心情,所以他也没有对《断背山》寄以太大的厚望。当他接手该片的时候,因为制作成本太低,已经有好几位知名导演拒绝了执导邀请。可是,李安却以自己深厚的功力,硬是把一部可能被拍成同性恋猎奇式西部片的电影,打造成一部充满了内蕴与张力的情感剧情片,横扫当年几乎所有颁奖礼,甚至帮李安拿到了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却在最佳影片止步,但这也是奥斯卡错失佳作的遗憾。

《四月三周两天》2007 《四月三周两天》之前,罗马尼亚乃至于东欧电影,都是默默无闻的,甚至,罗马尼亚几乎没有自己的电影产业,年产量在个位徘徊。该片摘得2007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这不仅仅是对只拍过两部长片的克里丝蒂安·蒙吉的褒奖,更是让长期以来偏安一隅的罗马尼亚乃至于东欧电影,成为世界影坛关注的焦点。这部背景放在1980年代末期的电影,成本之低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冷冽但直抵人心的气质,紧张到透不过气的情节铺排,更在于它如同手工匠人一般的拍摄技巧。

《黑暗骑士》2008 和以前的《蝙蝠侠》系列电影不同,甚至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不同,《黑暗骑士》虽然是《蝙蝠侠》系列的前传,却完成了一次商业与艺术的至尊融合,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具有了一个大师该有的一切气场风范,但他却说,《盗火线》才是对《黑暗骑士》影响最大的电影。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是整部电影最光芒万丈的焦点,他不经意地成就了电影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角色。想扮演小丑的大牌很多,包括罗宾·威廉姆斯、保罗·贝坦尼和亚德里安·布洛迪等著名演员,但最后角色落在了不到30岁的莱杰身上,莱杰不仅演出了一个有着惨痛过去的邪恶人物,还赋予了小丑这个很多知名演员扮演过的老角色,以全新灵魂的生命。

《阿凡达》2009 拍摄《阿凡达》的想法,在詹姆斯·卡麦隆做卡车司机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泰坦尼克号》后,他整整消失了11年,太多人以为他赚大钱后隐居了,其实他是在打造一部史上最贵的电影,也就是《阿凡达》。而这么多年,他也是在等待电脑特效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与完美,并将CGI技术推向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所以《阿凡达》成为了第一部用3D技术拍摄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全片60%是CGI画面和采用面部捕捉技术。他只用了30秒的试验片,就拿到了老东家福克斯两亿美元的投资,之后这个数字其实没有增加多少,但却在全球坐收27亿8千万的史上第一票房。

《盗梦空间》2010 作为一部超级烧脑片,《盗梦空间》将一层又一层的梦境包裹、展开、穿越,直至盗取,形成一个永续循环的奇幻大观。很多观众也许只看到了表象的视觉效果,却可能穷尽一生也进入不了诺兰构建的神秘如黑洞的梦境中——毕竟,这部电影诺兰也构思了长达十年之久。它原本很可能被拍成一部偷盗电影,最后却发散成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梦境故事。由于诺兰的魅力所在,很多明星只知道诺兰要拍这部电影时,就主动要求参演,其中最大的咖便是迪卡普里奥。但诺兰最早的主角设定人选,包括他的老搭档克里斯蒂安·贝尔、詹姆斯·弗兰科,但却因为档期问题而失之交臂。

《生命之树》2011 《生命之树》溢满了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对生命与哲学的思考,事实上他本就是一个超级传奇的影坛常青树,只是在1998年复出推出《细细的红线》之前,他蛰伏了整整二十年,而1978年他离开时的作品,是让他获得国际声誉的《天堂之日》,就在那个时候,他就想要拍一部关于生命起源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生命之树》。该片从拍摄到上映,花费了近五年的时间,中间不断有梅尔·吉布森、希斯·莱杰等大牌演员进进出出,最后由布莱特·皮特领军主演,电影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全程拍摄。虽然获得了金棕榈奖,但觉得这部电影晦涩的人依旧不少。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2012 《一次别离》将柏林的金熊奖最佳影片以及影帝影后一并拿下,并且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个最佳外语片纳入麾下,这部口碑爆棚的电影,拍摄成本只有区区三十万美元,还不及好莱坞大片一秒钟的花销,但在美国就收入了700万美元的票房,在全球各地也都创出文艺电影的优异票房。同时,在其全球上映两年的时间里,一共拿到了43个奖项。剔除掉敏感的政治因素,这部电影实质上是在向全世界展现伊朗当下的各种思潮涌动,社会现实,对于一对频临婚礼破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穿越了严苛审查藩篱,仅仅凭借几个室内场景和一对夫妻的命运,就将信仰、忠诚、人性等复杂的因素,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爱》Amour 2013 《爱》讲述的是一个残酷的,却又不能回避的,关于衰老、遗忘与死亡的故事。最关键的是,它的阵容实在强大到堪称法国国宝级电影人的汇聚。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在四年内连拿两座金棕榈奖(上一部是《白丝带》),成就了一个纪录。女主角埃玛妞·丽娃是著名的《广岛之恋》的女主角,曾是威尼斯影后,这部《爱》,让她在半个世纪后再度成为欧洲电影奖及英国学院奖、法国恺撒奖的多料影后。男主角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则是戛纳和威尼斯双料影帝的传奇人物,《爱》为他在添欧洲电影奖和法国恺撒奖两座影帝奖杯。

《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少年时代》开拍时间是2002年5月,那时小演员罗蕾莱·林克莱特和埃拉·科尔特兰都才七岁;伊桑·霍克的妻子还是乌玛·瑟曼,他辅佐丹泽尔·华盛顿拿到了奥斯卡影帝,还没有拍著名的《爱在日落黄昏时》;帕特丽夏·阿奎特刚刚和尼古拉斯·凯奇离婚,但却没人注意到她天才的演技。电影拍摄结束的时间是2013年8月,时过境迁,两个小孩已经成年,伊桑·霍克著名的《爱在……》三部曲已经拍竣;帕特丽夏·阿奎特则成为最红的电视剧女星,有了美满的家庭。 “少年时代”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部长达11年时间拍成的《少年时代》,以及全世界“原来一部电影可以等着拍这么长时间”的惊讶表情。

《刺客聂隐娘》 2015 侯孝贤用近亿的资金,返璞归真地拍摄了一部“复古”大作。在电影拍摄几乎全部数码化的今天,《刺客聂隐娘》还在使用胶片拍摄,前后耗费胶片四十四万尺。他摒弃了几乎无所不能的电脑特效,用传统的方法搭景拍摄,甚至为了营造黄叶的效果,不用电脑画出来,而是傻等到叶黄才回来拍。他的武打非常写实,根本看不到酷炫的花拳绣腿,“讲究角色自然散发的力量”。他人物个性上的内敛与简练,舒淇在片中总共说了不到十句台词。侯孝贤用很笨的办法,拍了一部完全和周边其他同类脱节的至真电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没有同类”,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旨所在。

结语 走过120年,电影技术应该来说是很成熟了,但影院的观影体验还是不断推陈出现,IMAX 3D、4DX、环幕电影等等,影院和制片商总是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电影对于影迷而言,似乎拥有无穷的魅力,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些更新更好的电影在影院上映,我们安安静静地做一名观众来欣赏电影带来的美妙感受。往期回顾——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895~1926)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927~1938)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939~1956)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957~1974)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1975~19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