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云中行走》主创
2016-01-23 09:00:04 来源:时光网
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囧瑟夫”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的电影《云中行走》已于1月22日登陆国内院线。影片高度还原了1974年法国杂技艺术家菲利普·帕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在世贸中心双子塔顶之间架起钢索行走的真实事件。中国观众也能身临其境体验一番那高空冒险并被载入历史的瞬间。
《云中行走》改编自菲利普·帕特的个人自传。2008年纪录片《走钢丝的男人》也是根据同一本原著改编,该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此前的纪录片相比,《云中行走》采用最先进的3D和CG技术手段拍摄和制作,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曾执导过《阿甘正传》《荒岛余生》《回到未来》)作为一位善于叙事的视效狂人并非浪得虚名,他不仅打造出漫步云端的视觉奇观,更让观众来到高楼楼顶和钢丝绳上,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和菲利普一同体会每一步的颤动和触感,辨别每一缕风的来向和强度,感受每一个瞬间的屏息和心跳。可以说这是一部以体验为主的电影,除了身心的体验,还有行走在云端,面对虚空的美丽,内心渐渐平静,物我两我,一种达到禅意的精神体验。
专访了《云中行走》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男女主角和制片人,四位主创分享了他们“漫步云端”的幕后创作细节。
▌专访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罗伯特·泽米吉斯:大概十年前,当时我应该还在电影学校念书。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在一本有很多小故事的儿童读物里。之后我做了些调查,发现这虽然非常令人惊奇,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从各个方面考虑,我都觉得它能被拍成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
Mtime:菲利普把自己定义为艺术家,很明显他能够抓住人们想象力,而且他对潮流很敏感。作为电影导演你觉得在这点上你与他相像吗?
罗伯特·泽米吉斯:菲利普的炽热热情我确实有,我们另外一个共同点是对创意的坚持——你必须释放心中的创意女神,当你认定一件事情,即使所有人都劝阻你最好不要这样做,但你还要坚持到底。
Mtime:对你来说,用3D技术做出走钢索的动作,还有模拟重建世贸大厦,这两者哪一个更困难?
罗伯特·泽米吉斯:我们在模拟世贸大厦时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想尽量做到精准确切,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查研究。但是最难的地方其实是怎样在整个走钢索的过程中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是我在之前任何一部电影里都没有做过的。就像进行一场芭蕾舞表演的同时还要把故事一直讲下去,使角色生动活泼的同时还得让观众参与其中。这就是我最大的挑战。
Mtime:我见过菲利普本人,他很幽默,不过也有点自负。找到合适的演员去阐释一个如此有丰富对立面的角色是不是非常重要呢?
罗伯特·泽米吉斯:当然,非常重要。约瑟夫是一位特别优秀的演员,非常出色。他们把握到了菲利普的神韵,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东西。他的真诚表演会让观众产生共鸣。
Mtime:电影的剪辑很少,有很多长镜头来展现菲利普的视角,这一部分是怎么做到的?
罗伯特·泽米吉斯:对,电影由两条线结合起来。一条是叙述性的,内容包括最后走钢索的过程和情节;另外一条线得通过3D制作完成,但在3D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得放慢剪辑的过程,因为3D制作不能有太快的剪辑,因为电脑没办法那么快地处理成像。所以为了提高3D画面的质量,就得把剪辑速度放慢下来。
▌专访男主角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Mtime:菲利普·帕特曾说过他能清晰地感到必须在世贸大厦之间走钢索,这是一种使命。对你来说演戏也是如此吗?你从很小就开始演戏,有没有觉得这其实是一种使命呢?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没错。我一直都知道我喜欢演戏,这感觉棒极了。我5、6岁时就开始演戏。能在人生早期就找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实在太幸运。我明白那种冲动,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人们总是问菲利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经常会说:“不为什么。”因为这没办法用言语形容。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演戏。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很多事情我喜欢所以就去做了,就这么简单。
Mtime:电影中有一场戏菲利普对安妮说:“没有你我坚持不下去。”但我认为她并不相信他。你觉得这是不是对菲利普自负的一种剖析呢?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没错,菲利普的确是个自恋狂。他也承认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是个相当自恋的人。我喜欢角色的这一点,因为有趣的电影角色都是有缺陷的。电影展示了很多我们值得向菲利普学习的东西,但他同样有缺点。影片除了有大场面的视觉体验,还有错综复杂的角色人物。这就是罗伯特.泽米吉斯,他的电影总是能让角色在精美绝伦的场面与故事情节中找到平衡。这爱极了!
Mtime:影片中还有一幕非常精彩的一幕,就是本·金斯利饰演的卢迪老爹一直告诉菲利普要“低调点 低调点”。作为演员你是否认同这个人生信条?如果是,你从哪儿学来的呢?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百分百同意,人生就是这样如履薄冰。最好什么都不要做,如果你做了,感觉好像在演戏,不够说服人。其实真诚最重要,我觉得这就是那场戏里卢迪老爹的用意,你必须对观众怀有敬畏之心。
那场戏里,其实本.金斯利在教菲利普如何致敬,怎样在钢索上鞠躬;他在教导菲利普尊重你的观众,并且怀有感恩之心。但年轻的菲利普当时完全不懂什么是尊敬与感恩。他会说:“我为啥要对他们心存感激?站在钢索上的人可是我!”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看到他逐渐在学习感恩。直到他最终走上了钢索,那一刻的羞愧使他变得谦逊。他弯下了膝盖真诚地致敬,向观众致敬、向纽约致敬。
尽管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片中有一位替身,但高潮段落中的走钢丝是他亲自上阵拍摄的。在摄影棚中搭建了世贸双子塔的顶层,钢丝距离地面12英尺高(约3.6米),周围和下面是绿幕Mtime:钢索训练肯定很紧张,在训练过程中你有没有做到菲利普所提到的心中有禅意呢?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必须的,菲利普提到最多的就是;走钢索时心理素质比身体素质更重要。因为如果你失去目标、思绪乱飘、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如果你总是想着:我要是栽下去了怎么办?如果表现的不够怎么办?你肯定会栽下来的,你会失去平衡!站在钢索上你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在目的地上、集中在钢索的尽头,心无杂念。虽然很难做到这些,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平衡。
▌专访女主角夏洛特·莱本
夏洛特·莱本:你觉得不合适?Mtime:当菲利浦对安妮说:“没有你我坚持不下去。”安妮的反应似乎有些冷淡,我觉得这是因为她并不相信他。你怎么看?
夏洛特·莱本:哦!我不确定安妮对菲利普是不是不相信。
Mtime:那你觉得他们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嘛?
安妮是菲利普的恋人、合伙人,也是他的知己夏洛特·莱本:我觉得是。关于你提到的那场戏,我的理解是安妮当时可能有些受够了菲利普的疯狂,而且菲利普有时会有一些傲慢。但我觉得她是真正懂得菲利普的,她也相信菲利普能够做得到,这也是安妮一直跟随着他并且爱上他的原因。因为菲利普一直相信自己,非常的相信自己,这一点非常有感召力。所以说,她当然相信他。当你忘我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是能够感应到他的想法的。
Mtime:比起约瑟夫你没有那么多需要走钢索的情节,只有少部分的镜头。在这少部分镜头里你有没有做到菲利普所提到的心中有禅意呢?
夏洛特·莱本:禅意?Mtime:就是内心祥和平静的状态。
夏洛特·莱本:没有,我觉得大部分时候她的关注点都在菲利普身上,她当然得支持他,爱他。但那种祥和的状态,没有。
Mtime:你私下有没有像约瑟夫一样真正却学走钢索?觉得有趣吗?
夏洛特·莱本:我没有,我尝试过笑着轻松对待,但这的确是一项严肃的运动而且非常难掌握,所以我没有像约瑟夫那样真正练习过走钢索。
Mtime:你对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的印象怎样?在《云中行走》拍摄之前与之后你对他的看法有改变吗?
夏洛特·莱本:他简直就是电影届的传奇。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与这样的导演合作非常舒畅。他人也很友善。因为这是我出演的第二部美国大制作电影,我是卡司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所以我会很容易感觉到与大家抽离,但他让我感觉我就是那些小伙子中的一员。他同样给予我了很多自信,这令我非常高兴。与约瑟夫合作也一样,他非常慷慨。整个团队其实都很好合作。
Mtime:电影中需要约瑟夫说法语以及法式英语,在口音上你有没有帮到他?
夏洛特·莱本:有时候会。我们是在蒙特利尔拍摄的,剧组中除了我,还有克雷蒙·史鲍尼和塞萨·多姆波伊也是法国演员,我们会帮助约瑟夫练习他的法语对话,有时会写下一些句子帮他更方便地去正确发音。约瑟夫是个文化狂人,他对法语与法国文化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学法语对他来说也很轻松。
Mtime:接下来有什么新片计划?
夏洛特·莱本:我计划要拍的电影一共有五部。下一部叫做《国庆惊情》,由英国导演詹姆斯·瓦特金斯执导。电影里我会与伊德瑞斯·艾尔巴与理查德·麦登合作。我还拍了一部西班牙电影,对白是英语,由马泰奥.吉尔执导。我会与巴里·沃德与汤姆·修斯合作。之后还有一部法国电影叫做《Le secret des banquises》,由玛丽.马蒂尼耶执导,吉约姆·卡内也会参演。还有一部电影叫做《类人猿行动》,由英国导演西恩·埃利斯执导。这部电影是关于二战时捷克士兵的故事。我现在正在拍的电影叫做《承诺》,由爱尔兰导演特瑞·乔治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与奥斯卡·伊萨克领衔主演。
▌专访制片人汤姆·罗斯曼
汤姆·罗斯曼:我第一次看这故事是音乐剧的形式,那是用电脑制造出视觉特效,看起来就像是动画片一样。我看了以后觉得简直太惊人了。直到电脑技术与后期特效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才有可能将它拍成电影。
我也记得当时这个新闻事件。上世纪70年代我正好住在纽约,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我也看过那部纪录片,简直棒极了!在这件事被拍成纪录片之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就对这故事很感兴趣。他从一本儿童读物里读到这个故事,十多年来他一直对故事充满热情。我第一次看是以音乐剧的形式知道的。罗伯特用电脑制造出视觉特效,看起来就像是动画片一样。我看了之后觉得简直太惊人了,直到电脑技术与后期特效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才有可能将它拍成电影。
Mtime:对我来说,罗伯特·泽米吉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将特效与剧情很好的结合的导演。他是你最想要合作的导演吗?
汤姆·罗斯曼:绝对的!不夸张地说,即使我非常喜欢这剧本与主题,除了他我觉得我想象不到还有谁能做到这些。拍摄《云中行走》的挑战,就像有时人们所说的挑战奥林匹克级别的难度,非常的艰难,这是一部非常个人的电影,感情丰富,情节感人,场面壮大,视觉奇观。你只有在大屏幕上才能有这种体验,电影由3D技术制作而成,会在IMAX屏幕上放映,可能是最大的3D电影屏幕,让观众能与角色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梦想。
Mtime:作为电影爱好者,能够与电影人与演员进行创作。长期担任执行制片人一职你感到自己独一无二吗?还是这只是一种误解?
汤姆·罗斯曼:这肯定是种误解。你这样说我很高兴。你真客气!我想我应该是有某种声望,不过我觉得想要成为优秀的执行制片人你至少得接受一些有关于电影的教育。而且必须时刻相信好的电影一定会产生奇迹。我觉得我们大多电影人都如此。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我已经坚持了30年了,诀窍在于你能够永远被惊艳、被打动、仍然对很多事充满激情。很幸运我依然如此。等我不再感兴趣时,我就可以策马入夕阳了。
Mtime:你怎么看待《云中行走》这种电影的前景?
汤姆·罗斯曼:现如今国际化的制作早就不是什么新事物、新潮流了。我们都在做全球化的生意,整个世界就是个大市场,尤其电影又是世界性的语言。我深信在几年之内,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超过一直排名第一的美国。
《云中行走》是以视觉体验为主,并不是以对话为主导,所以它没有语言和文化的局限,更容易被全球电影观众接受,无论是中国的观众,还是德国、英国的观众。索尼也有意投入制作更多这种类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