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独家影评
2016-02-17 15:47:05 来源:时光网
《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剧场版预告片 2009年,作家塞斯·葛拉汉梅-史密斯受雇写了一本书,是对简·奥斯汀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的演绎和混搭画风,叫做《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第二年,他似乎有点乐此不彼,又写了一本书叫做《吸血鬼猎人林肯》,我们都知道后者已经被改编成电影了,而前者不久前才刚刚公映。
《吸血鬼猎人林肯》之后,塞斯·葛拉汉梅-史密斯的职业生涯也开始迈上新台阶,现在他可谓编剧圈的红人,《甲壳虫汁2》等电影都将由他操刀。不过,《傲慢与偏见与僵尸》一出炉,跟他签合同的片方们可能就要有些紧张了。这部电影让人感到葛拉汉梅-史密斯的并没有传说中那样才华横溢,与其说是有些小聪明,不如说是有些偷懒,仿佛在电影里堆砌了很多不相干的类型片元素就想了事——总而言之,影迷的预期值没有被满足。
《傲慢与偏见与僵尸》的故事主线跟奥斯汀的名著一致,也是五个姐妹和几个单身汉感情纠葛的故事。只不过电影把这个世界跟十八世纪初僵尸侵袭的世界叠加在了一起。于是乎我们所熟悉的达西先生的人设就是一个有些傲慢的僵尸猎人。然后在几对情人的爱情故事里夹杂着一个关于如何控制僵尸人口的矛盾分歧:以达西先生和他的阿姨为首的激进派表示一定要对僵尸赶尽杀绝,以Wickham先生(他也是二小姐Elizabeth的追求者)为代表的保守派则认为可以跟僵尸共享一个和谐世界,只要能控制住他们的数量就行。
导演布尔·斯蒂尔斯对于这类金钱社会家庭片的题材其实还是很得心应手的,他的导演处女作《伊比的堕落》讲的就是家庭矛盾与社会矛盾碰撞的故事。简·奥斯汀的原著之所以风靡世界,也是因为它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和解,放大和讽刺了社会的弊病,同时抽丝剥茧地细腻挖掘了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但是这些都在电影中被忽视了,或者说没有成为主旨。倒不是说电影中看不到对于社会压力,以及所谓家庭责任的控诉,但这些都是通过简单的对话生硬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人物不同阶层之间构筑起来的情感也显得很不自然。
塞斯·葛拉汉梅-史密斯的小说开头其实给创作者留足了空间,有很多电影开场的可能性,不过《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却没有给后面的故事搭建好一个可信的世界。电影立项时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大家普遍担心这片子只是空有噱头,看起来很新奇而已,但实际上故事和深度绝不会让观众满意。事实证明还真被他们说中了。
影片的拍摄技法并不高明,也没有搭建起自然的人物发展脉络影片一开头就是达西先生家里的下午茶场面,导演还让他顺带砍了一个僵尸的头,以此交代他的身份。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观众可能还不懂,于是导演又加入了大段的独白,用来交代背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多么混乱的世界,这里都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但这样一来一切都显得很刻意,篇幅不小的旁白就像是一贴膏药,强行想要大家信服,相信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结果适得其反。这些功夫原本应该花在塑造角色上的。
导演布尔·斯蒂尔斯的拍摄技巧实在捉襟见肘,除了老掉牙的慢镜头之外,他还做入了很多快速闪过的细碎剪辑,这些东西穿插进18世纪油画一般的英国乡镇里,变得十分违和。从方法概念上来讲,这样做并无大碍,但是一旦放到电影叙事中就显得笨拙又粗糙。总而言之,摄影糟糕,音效声太大,噱头太多太乱(比如时不时在银幕上来个血渍渲染什么的),这些加起来都让观众扶额。
公平地说,影片的表现差不能归结到演员身上,但是这片子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倒是不是几个女星,而是马特·史密斯(饰Collins先生)和萨姆·赖利(饰达西先生)。在原著中,Collins先生原本是一个有些古板,难以取悦的人,但是马·特史密斯却把角色演绎成了一个花花公子,这原本是一个大胆的改变,可能会让人觉得太轻浮,不过也许是因为片子里其他的人物都太过死板,反而让人觉得Collins先生的戏份都很不错,他和达西先生之间的对手戏也很养眼。相比之下,女星们当中要属贝拉·希思科特(《黑影》中的Victoria)最迷人,她古典优雅的气质十分符合大小姐Jane的设定。
在片尾字幕之前,影片还留下了一个乐观的调调,仿佛暗示着Bennet家小姐们的命运并不糟糕,接下来还会有续集的可能性。也许片方真的对这个故事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但观众们却get不到。
其他媒体评价“这个故事也许拍成电视剧还能更好一些,电影在动作暴力场面上花了太多笔墨,而这些笔墨本来应该留着去发展人物和剧情的。” – Lindsey Bahr, Associated Press
“还可以忍受,但是没有好到足够吸引更多潜在观众的地步。” – Andrew Barker, Variety
“这部电影居然还是挺令人愉快的,有点超乎预期,再想到这部电影的剧情框架本就已经有那么多的限制,它真的很让人刮目相看。” – Drew McWeeny, Hitfix
“笨拙、没有生气、并且——几乎没有任何魅力可言。” – Keith Uhlich, Hollywood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