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届戛纳电影节争议中落幕
2016-05-23 03:08:34 来源:时光网
老将肯·罗奇《我是布莱克》拿下金棕榈最佳影片大奖
戛纳讯 当地时间5月22日晚,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一片争议声中“任性”落幕,英国现实主义老将肯·罗奇凭借刻画底层工人平凡生活的新片《我是布莱克》斩获了金棕榈最佳影片大奖,这是他继《风吹麦浪》后再次拿到最高荣誉。
最佳导演下“双黄蛋”,由克里丝蒂安·蒙吉和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共同获得。泽维尔·多兰不愧为戛纳小王子,新作《只是世界尽头》虽差评不少,最终拿下评审团大奖(亚军)。伊朗名导阿斯哈·法哈蒂的《推销员》获得最佳剧本和影帝奖,影后奖则并非此前呼声甚高的伊莎贝尔·于佩尔,而是爆冷由《罗莎妈妈》的菲律宾女演员贾克琳·乔斯获得。相当于终身成就奖的荣誉金棕榈本届颁发给了特吕弗的御用演员《四百击》的让-皮埃尔·利奥德。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获奖的很多影片,比如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阿萨亚斯的《私人采购员》,在放映期间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媒体差评。而此前场刊评分和口碑叫好的《托尼·厄德曼》、《帕特森》、《她》等影片则颗粒无收,这也引发了媒体们的强烈不满,在新闻中心观看颁奖结果的媒体们,随着奖项的出炉不断地发出嘘声,而法国杂志《电影手册》甚至在官方推特上吐槽:“一届相当不错的戛纳主竞赛被一群眼瞎的评委毁了。”颁奖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随着乔治·米勒领衔的诸位评委的登场,全场媒体也是不客气地以嘘声欢迎他们的投票结果,更火药味十足地对奖项予以质疑。
老将肯罗奇斩获金棕榈最佳影片 保守动人的“价值正确”
梅尔吉布森与乔治米勒为肯罗奇颁奖
虽然前两年拍《吉米的舞厅》时,英国老将肯·罗奇就表示,那会是他的收山之作,不过幸好他食言了,否则也不会有如今这部金棕榈大奖的《我是布莱克》的诞生。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大师,肯·罗奇始终将镜头对准底层人群,他专注于作品中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真实环境,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并且把这种感情转化成像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平凡而真实的电影语言,他也是现实主义电影最坚定的捍卫者。
此次获奖的《我是布莱克》也不例外,影片以工人平凡底层生活中的遭遇,揭示了英国繁琐的社保机构。总的来说,影片没什么新突破,依旧是令人熟悉的肯·罗奇式叙事框架与角度,也是非常“价值正确”的电影节电影,因此在展映之后,场刊只给出中规中矩的2.4分,但或许是影片中那直率、动人,富有尊严和人文关怀的情感打动了评委,助其登顶本届戛纳。肯·罗奇是不折不扣的戛纳嫡系,此次的《我是布莱克》也是他继2006年的《风吹麦浪》之后,再度拥抱金棕榈奖。
最佳导演下起了“双黄蛋” 蒙吉阿萨亚斯被赞被嘘都拿奖
最佳导演“双黄蛋”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的“双黄蛋”其实不少,主竞赛金棕榈最佳影片、影帝、影后、评委会大奖、甚至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都曾出现过“双黄蛋”,而本届“双黄蛋”则落在了最佳导演这一奖项上。
克里斯蒂安·蒙吉《毕业会考》此前已经一片好评,拿奖在情理之中,影片讲述一个小城医生为了让被性侵的女儿顺利毕业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揭露社会时弊,展现小人物的道德困境,情感细腻直击人心。作为罗马尼亚电影的代表人物,蒙吉的作品品质一向有保障,2007年他就曾凭《四月三周两天》问鼎金棕榈,之后还凭借《山之外》拿下过戛纳最佳编剧奖与最佳女主角。此次的《毕业会考》在戛纳展映后,场刊给出了3.0的高分,当时就有外媒预测,即便在高手云集的本届戛纳作品中,《毕业会考》也是极具“奖相”的佳作。
但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能凭借《私人采购员》与蒙吉共享最佳导演这一奖项,则十分令人意外,要知道,《私人采购员》这个“鬼”故事在展映时曾遭遇不少恶评,甚至有人直接用三字真言“什么鬼”来精辟评价这部影片,场刊也仅给出2.3分。当时媒体们就曾向阿萨亚斯“开炮”,不过阿萨亚斯表示自己对嘘声并不在意,他认为这次自己这部《私人采购员》很有实验性,言下之意似乎是,他早就为嘘声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或许把这个奖颁给阿萨亚斯的评委们,才该接受更大的嘘声。
泽维尔多兰果真是戛纳宠儿感谢评委理解创作现场落泪
多兰不愧为戛纳宠儿,《只是世界尽头》差评一片也能拿到评委会大奖
从戛纳电影节走向世界舞台的加拿大“金童”导演泽维尔·多兰不愧为戛纳宠儿,即使是新片《只是世界尽头》遭遇差评一片,即使是场刊用1.4分的低分用脚投票,依然无法阻挡这位27岁的导演再度登上领奖台。
《只是世界尽头》依然是多兰最喜爱的主题,对于失调的家庭关系的表现。但国际媒体对影片普遍表示失望,称其没有灵魂,无非就是在展现一个家庭成员不停相互恶意攻击的家庭的日常。”不过多兰对于这些差评却淡定得很,他甚至直言自己也看到了很高的评价,与媒体们“多兰最令人失望的作品”这一评价背道而驰,多兰自己觉得,这是他完成度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作品。
或许是来自观众、媒体及评论界的恶评如潮,多兰也倍感“委屈”,在当日的颁奖典礼上,多兰站在领奖台上领取《只是世界尽头》的评委会大奖时,这位一直意气风发的才子竟然当场落泪,他更表示自己非常感谢评委们能够理解到他电影里想要传达的情感,不管别人怎么想,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
《托尼·厄德曼》《帕特森》《她》...这些佳片的冤案谁来负责?
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大奖可谓“有违民意”,那些场刊高分、媒体好评的影片都消失不见,反而是那些不招待见嘘声一片的诸多影片,登上了领奖台。当然在历史上,媒体喜欢的影片评审团不待见也是常有的事。
比如在展映期间大热的《托尼厄德曼》,拿下了场刊历史最高分3.7分,在口碑方面也几无差评,贾木许的《帕特森》以小人物日常生活的诗意俘获人心,拿下场刊3.5分,压轴亮相的老将保罗·范霍文新作《她》更被视作金棕榈大热门,女主角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表演也被认为是影后的绝佳人选,然而最终的评价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乔治米勒领衔的评委会成员在颁奖结果出炉后面对媒体的质疑
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记者会上,所有媒体都憋着火准备向乔治·米勒领衔的评委会爆发,首先就有人问,这样的金棕榈结果是出于你们的特权选择吗?然而作为“对手”的评委会成员们却玩儿起了“太极”,让所有火爆的质疑,都最终毫无收获。
比如备受好评的《托尼·厄德曼》颗粒未收,乔治·米勒表示主竞赛影片诸多,很难抉择,争论了很久,这是大家共同商量的结果。影后的桂冠给了《罗莎妈妈》中近乎配角的菲律宾女演员贾克琳·乔斯,却无视伊莎贝尔·于佩尔在《她》中完美的表演,评委们表示,他们认为贾克琳·乔斯在《罗莎妈妈》中的角色是有着主角的作用,乔治·米勒还认为她的表演打动人心,并再次强调了这是大家共同的决定。
乔治·米勒整晚这样的态度令人好奇,他真的是拍出过《疯狂的麦克斯》那样离经叛道酷劲十足电影的导演吗?也难怪有网友面对这一评价结果气不过在推特上吐槽:“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疯狂的麦克斯》套装DVD给扔了!”
第69届戛纳电影节完整获奖名单金棕榈最佳影片奖:《我是布莱克》肯·罗奇(英国)评审团大奖:《只是世界尽头》泽维尔·多兰(加拿大)评委会奖:《美国甜心》安德里亚·阿诺德(英国)最佳导演奖:克里丝蒂安·蒙吉《毕业会考》(罗马尼亚)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法国)最佳剧本奖:阿斯哈·法哈蒂《推销员》(伊朗)最佳男演员奖:沙哈布·侯赛尼《推销员》(伊朗)最佳女演员奖:贾克琳·乔斯《罗莎妈妈》(菲律宾)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女神们》(摩洛哥/法国/卡塔尔)荣誉金棕榈奖:让-皮埃尔·利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