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为何没成《大圣》式"爆款"?
2016-07-22 17:48:57 来源:时光网
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自7月8日以来,上映15天累计票房超过5亿,影片的故事短板似乎也限制了票房上的后续发力。作为一部被寄望接棒《大圣归来》近10亿标杆的新国漫之作,《大鱼海棠》目前的成绩显然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惊人。
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接受采访直面《大鱼海棠》的种种市场问题,在他看来,《大鱼》之所以没有成为《大圣》式的“爆款”,最主要原因在于对比去年来说,今年电影市场在票补上回归常态,也证实了市场和观众的消费能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他也表示,如果《大鱼》在去年暑期档上映,很有可能达到《大圣》的10亿票房级别。
虽然票房并没完全达到预期,但王长田依然认可《大鱼海棠》本身的品质和价值,在他看来,《大鱼》为中国动画电影带来的意义远远超过其商业成绩,他更预计国产动画在2019年会迎来一个大的增长和爆发,而光线也会有石破天惊的重磅作品推出。
故事短板限制了口碑发酵和票房高度?“《大鱼》创作是选择的结果,并不是导演没想到”
《大鱼海棠》票房已经突破5亿:《大鱼海棠》现在票房已经破五亿了,这个成绩在你预料之中吗?
王长田:我当初预测这个片子在五亿左右,看起来是有点靠谱的,但是实际上跟我的心理预期还是有差距,我内心一直期望它会更高,因为我对这个片子的品质、诚意都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今年的市场不是很好,去年的票补带热了整个市场,当然也让大家对整个国产片的票房都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但是今年暑期总体来讲是相对回到了比较正常的状态,这样的话,建立在原来期待值之上的票房预测,现在看起来都应该回头做一些调整了。
:感觉电影本身剧作上的短板,也是限制它口碑发酵和票房继续走高的因素之一,其实光线在2013年左右介入这个项目时,当时是不是还是有时间对剧本做一些评估和提升的?王长田:实际上剧本一直在调整之中,直到上映之前还在做一些修改,但是,大的框架和世界观早已经定下来了。梁旋实际上做了很多舍弃,最早我们看到的东西以及他跟我讲的故事,实际上比电影里看到的要宏大得多、复杂得多,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故事。我们是支持两位导演做出这样的调整的,因为在这样一部影片里面,你确实没有办法装下所有东西,把戏剧成分装得更满的话,就有可能会削弱情感、留白、回味、意境这样一些东西。当然,老实说,不管是两位导演以及我们,可能还没有达到那种非常轻松熟练地把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并且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程度。所以,这个影片最后你看到的这个故事、这些人物是一个选择的结果,并不是说上来导演就没有想到这些。
为什么《大鱼》没有成为《大圣》那样的爆款?“今年票补减少,这才是市场和观众真正的消费能力”
:很多人说《大鱼海棠》作为新国漫接棒了去年的《大圣归来》,但是为什么今年《大鱼》不能像去年的《大圣》一样成为爆款?仅仅是刚刚提到的票补问题?
王长田:是的,还是跟票补有关,去年、前年我估计整个票房总额大概在四五十亿,今年我认为可能会下降十几个亿,比如说15个亿甚至更少。去年整个中国票补带动了观影潮,当然也提高了线上化率,诞生了很多售票平台,但是票补已经完成了线上化率提高的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在今年电影行业不管是售票网站还是片方,大家都意识到,其实票补这件事情是不能够持续的。因为中国整个电影产业还处在比较弱小的状态,他们的利润本来就小,这也不是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今年票补减少之后,也表现了观众真正的消费能力,其实我们的消费能力还没有那么高,连续去看的话,中国票价相对有点贵,对观众来说有点压力。
王长田认为,如果《大鱼海棠》在去年暑期上映,有可能会成为《大圣归来》那样10亿票房级别的影片 另一方面,今年国产片总的品质可能跟去年相比有差异,不如去年。还有今年上半年电影行业也发生了一些不太正常的营销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声誉,甚至让一部分观众产生了反感,所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今年确实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票房总成绩都不太理想。
如果《大鱼海棠》是在去年暑假的大环境下,它也有机会成为《大圣归来》那样十亿级别的影片,当然,我们也是很不容易,《大鱼海棠》这个成绩也非常令人高兴,有史以来中国动画片排名第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成绩,也带动了整个话题。你看《大鱼海棠》在微博热评榜里面连续多少天都处于第一,这个是没有发动性的,也没有水军,完全是观众自身的热情。所以,它带动了大家对中国国产动画的关注,这个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理解为去年《大圣归来》有一定的票房泡沫,而今年是中国动画电影比较真实的情况?王长田:客观地讲,我不能说《大圣归来》有泡沫,因为去年是这样一个整体的大潮,当然有些影片有泡沫,有些电影是货真价实的,我认为《大圣归来》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它刚上映时并没有火,而是一点点的口碑传播,最后越炒越大,推高了《大圣归来》,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推动。
今年我们再看,就算处在市场的比较低潮期,我们也不能说有的影片就没有泡沫。即使处在低潮的时候,有的影片也未必真正能够反映它的观影需求或者是观众的市场反应。所以,不能够纯粹的从一个票房数字去看待一部影片。
国产动画电影未来几年会迎来大爆发?“动画产业链较长,光线2019年会有石破天惊的重磅作品”
《大鱼海棠》接棒国漫复兴:有数据统计,中国动画用四年时间打造了2.5倍的扩张,包括去年的《大圣归来》是扛起了中国动画复兴的大旗,今年我们看到更多国产动画的上线,你怎么看国漫所处的阶段?王长田:动画影片占到中国票房的15%,这是在未来几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在10%以内,中国动画片在中国国产影片的票房比例也占到15%,所以这个也没有什么问题,都是在几年之内可以做到的。但动画影片更重要的就是,产业链会比较长,所以很多的收益来自于其他方面,比如说授权、版权等等。
去年《大圣归来》开了一个好头,今年《大鱼海棠》做了一个延续,但是从我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讲,我非常担心明年,明年动画片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有可能会爆的种子选手,但是我预测在后年可能会又开始爆,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达到一个历史上新的高峰,因为这个是跟大家的准备有关,动画片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所以,如果说做动画片真正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我觉得在2019年会是一个最值得期待的年份。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王长田:因为我基本上了解中国所有主流动画公司在做什么,而光线自身就投了大概十六七家动画公司,这里面不夸张的说,大概中国最好的动画公司超过50%都被光线投资了,这里面包括彼岸天,包括《大圣归来》的制作公司十月文化,还有一些还没有冒出来。而且2019年,光线会有石破天惊的重磅影片出来,2018年也会有一些影片出来,我们同时在做很多。
中国动画电影崛起已是必然?“《大鱼海棠》所带来的意义远超其商业价值”
:以光线这些年布局动画电影的经验来说,你觉得限制中国动画的点在哪里?光线想从哪些方面走出来?
《大圣闹天宫》和《深海》莫非就是王长田所说的光线2019年将推出的石破天惊的重磅作品?
王长田: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是一种必然,不是光线在做也会有别人做,毫无疑问。如果它能够达到15%的市场份额的话,那它本身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因为后面的衍生品这一块更长更多。
同时,中国人聪明智慧,在跟美国动画片、日本动画片竞争过程中,我们未来有一天是有机会胜出的。因为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领域,老实说我们投资的几个动画公司里面,有中国动画片最顶级的一些人才,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真的非常惊人,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个动画行业,我们又给他们顶尖的支持,他们应该有能力去制作出媲美世界级动画片的作品。
事实上这次《大鱼海棠》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在我们内心来讲,我真的是以光线能够投资参与这部影片,我这一辈子都会感到骄傲,不管它有多少缺点,这个影片对中国动画片的意义是远远超过它目前的商业价值,它给我们信心,也给我们至少某些方向——中国的动画片将来可以达到这样一个高度。
中国电影直面好莱坞是大势所趋?“品质不佳败下来是必然,不要寄望于国产片保护”
王长田认为国产片与好莱坞在同档期对撞,是必然趋势
:你对今年票房总体预计是多少?因为第二季度下降5%,上半年的涨幅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原来说2017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票仓,现在看基本无望。
王长田:我估计今年应该在550亿或者550亿以内,现在还没有真正结束,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暑期也没有真正结束,还会有一些影片上映,十一会有一些比较强的影片,贺岁档影片又比较强,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去把这个增长率给拉上来,达到550亿仍然是有可能性的。
:今年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是,好像以往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消失了,7、8月份有好几部好莱坞片子放进来了,有人分析说主要原因是今年中国整体票房不行,需要好莱坞片来救市,你对此怎样看?
王长田:总体而言,中国电影直面好莱坞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所以,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同时上映,会成为一个常态。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市场容量实际上是相当大的,在一个周末,有大概三五部影片甚至更多影片上映,都是正常的,市场都能够吃得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重要的是影片自身的品质,如果国产影片确实不能够达到大家期望值的话,它在市场败下来也是必然,你没有办法长足保护。
通过跟国外竞争,会挑起电影人的斗志,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不断提高自己,而不要寄希望于保护。所以,在我们影片的安排里,我们基本上不太会去考虑好莱坞上什么片子我们去避开,包括那一年的《分手大师》其实就是直接跟好莱坞大片去打的,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客观正确地看待这样一个趋势,不要去抱怨。
巨头公司垄断排片影响行业发展?“光线不做影院,相信商业利益会决定市场排片”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很多人觉得有些巨头公司开始出现排片垄断,比如说万达的《魔兽》,排片都达到了60%以上,包括安乐电影在旗下百老汇院线的排片也很高,没有院线的电影公司,排片只能依靠电影质量。比如说华谊的电影今年排片也受限制了,而光线本身其实也是没有院线的电影公司,你觉得接下来的排片垄断会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吗?
王长田: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整个电影市场基本上是处在一种相对良性的正常的运行规则之内,所以各家重点考虑的还是商业利益,而不是其他的因素,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至于说某些具体的影片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我不是特别方便评论,我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些没有对外沟通的原因。
有消息称,跟《大鱼海棠》同档期上映的华谊动画电影《摇滚藏獒》遭万达排片“封杀”
但是关于排片这件事情对影片票房的影响,或者决定的一个影片的命运,我不是特别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在这个领域这么长时间,光线是极少数没有影院的电影公司,我为什么不做影院?就是我相信影院他们出于自己的商业利益,他会去尊重好的影片,有期待值的影片,而不是说非要自己去建一个影院才能够去放自己的影片,我相信整个行业应该有这样的共识。
同时,如果一个影片观众的期待值高,它是很难被压住的。我们其实有过测算,一个影片全国总排片超过5%,就基本上不太会被压住。因为我们现在一天的场次是20多万场,最高的时候是22万场,5%,你算算总场数有多少。回到前几年,20万场的话,5%是一万场,你要知道,几年前一万场是相当大的一个排片量,也就是说观众还是比较容易找到这部影片,其实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上座率,你排片少,上座率高,影院自然多排。做电影,应该对这一点有市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