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丁密码》意大利拍摄现场在《达芬奇密码》近十年之后,作家丹·布朗和导演朗·霍华德第三次联手,将小说《但丁密码》搬上了大银幕,还是由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配角也都是一众星光闪耀、享誉世界的大咖,这部电影信誓旦旦地要跟之前的作品一样叱咤市场。影片已经在全球市场陆续公映,今天,让我们带领大家穿越回电影的拍摄时光中,了解下当时拍摄的幕后故事,原作者丹·布朗也在片场阐述了创作起源。
早在2015年5月时,布朗就亲临了佛罗伦萨,这不仅是《但丁密码》在意大利的取景地,也是原作的灵感来源,正是但丁·阿利基耶里的传世之作激励了布朗。这将是主角罗伯特·兰登最私人化的一次旅程,飞了15小时之后的记者,对片头兰登晕晕乎乎地在医院醒来,头痛欲裂,失去记忆的经历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共鸣。

不仅如此,我们还追随着《但丁密码》中男女主人公罗伯特·兰登(汤姆·汉克斯)和西恩娜·布鲁克斯(菲丽希缇·琼斯)的脚步,实地体验着可能是今年大屏幕上最黑暗也最危险的一次冒险。就像电影中的角色所做的那样,一切从维奇奥宫出发,这家由宫殿转化来的博物馆中隐蔽着真实存在着的栈桥,为兰登和布鲁克斯逃离士兵的追捕提供了出口。就像《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中都用到了真实世界中的真实场景一样,《但丁密码》用到了标志性的雕像、文学作品与艺术品,为片中面临生命危险(同时当然也在将别人带入险境)的角色创造了妙趣横生的寻宝之旅,这也让兰登与发生在他身上的真相更加接近了。中文终极版预告片
布朗自己承认,电影有自由发挥之处,不管是地点还是关于艺术品的细节。比如说,但丁的“死亡面具”内部并没有真的像电影中演得那样写上了字。但也正是这现实与虚幻的结合,让书与电影都大受欢迎。
穿越过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完全看不到电影拍摄的痕迹,可能也是因为我们去的拍摄点要么已经拍完了,要么还没拍呢。从横跨阿尔诺河上现代的桥,到主教座堂广场的壮丽,佛罗伦萨仿佛就是为电影而生,无论是历史剧还是超现代片,而这两种类型恰恰都在《但丁密码》中融为一体。到达碧提宫后,记者们列队前行,而无人机则在院中嗡嗡作响(后来我们得知,无人机既被用来拍摄旁白视角,也用来在剧中追踪兰登)。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实景拍摄,剧组也要面对游客太多的问题
拍摄完波波利花园中兰登一行被无人机和士兵追赶的场景后,汉克斯和琼斯稍事休息,加入了我们与丹·布朗和朗·霍华德的促膝长谈,讨论如何将梦想照进现实,书籍变为电影。除了讨论故事起源,布朗和霍华德还聊到将书改成电影时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一部电影虽然身为续集,怎样才能拥有它独有的特质。汉克斯和琼斯则为我们重现了在佛罗伦萨大街上狂奔有多痛苦,以及将他们带入这一鸿篇巨制中的人生导师,让他们得以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中潜行。
《但丁密码》创作起源揭秘




丹·布朗中学时代对《神曲》情有独钟Mtime:为什么会想写关于《但丁密码》的题材,灵感是哪儿来的?导演朗·霍华德和主演汤姆·汉克斯丹·布朗:我从高中起就读过《神曲》了,一见倾心。当年刚刚开始写兰登系列的书时,我就觉得有朝一日一定会写关于但丁和《地狱篇》的内容。我总想让这部写于十三世纪的经典作品变得更加现代和时尚,而不是一本仅仅陷于过去的书。我也一直都很关注人口过剩的问题,希望创造出来一个反面角色,这个人不仅仅将但丁看成是历史,更看成是个预言,当这两种元素结合时,佐布里斯特这个角色就被催化创造出来了。Mtime:为了写这本书,你都做了哪些调研?书中角色讲的内容都听着非常可信。丹·布朗:关于人口过剩问题上的调研会让人觉得很恐怖,80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仅是今天的三分之一,80年内人口可是增了三倍!这个事实让人惊掉了下巴。不管是污染问题,臭氧层空洞,还是饥荒问题,它们都是跟人口过剩紧密相关的,我特别关心这些方面,也希望能引起每个人的重视。Mtime:对于导演来说,能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拍摄电影好幸运,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朗·霍华德:无论是拍《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还是《但丁密码》,众多拍摄地点都不仅仅是电影的片场,更是生活经历和从影探险的写照。能在谜一样的惊险电影中将它们呈现出来是很让我兴奋的。Mtime:丹,你会对你的书有保护欲,觉得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哪儿不尽如人意么?丹·布朗:完全不会。能和业界翘楚合作是我的幸运,把我的书交给真正在意它、热爱它的这些有天分的电影工作者,我会很放心,知道自己放手就好,从此我的身份就是个观众,而不是保姆。Mtime:当他们告诉你要跳过《失落的秘符》,直接改编《但丁密码》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原著作者丹·布朗丹·布朗:我没觉得什么,我也理解,因为《但丁密码》确实更适合大银幕,更国际化。《失落的秘符》中的华盛顿也很棒,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地点而已,《但丁密码》电影里可是拍到了世界上的三个大城市。这个决策我懂。总会有机会能拍到《失落的秘符》的。Mtime:朗,电影中的故事会跟书里有什么不同么?特别是结尾部分。书里发生的一切可挺让人忧心忡忡的。朗·霍华德:会有改动。每一本书都有改动,但我会觉得这本书改得稍微多一点点。我也不想剧透。可能有些改动大家会觉得有意思,希望能让本片改编于书,但又能独立成篇。小说写得太好了,能吸引到我和汤姆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丹·布朗为罗伯特·拉登这个角色所创造出来的场景。这会让汤姆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也会让罗伯特·兰登这次承受不一样的压力,这次体验对他来说更加私人化。Mtime:汤姆·汉克斯是你心中完美的兰登么?丹·布朗:汤姆·汉克斯演兰登演得非常好,他太赞了,能有他来出演我很荣幸。很明显,我写书的时候脑子里天马行空,并没想着要指定哪个特定的演员。在汤姆出演之前,每一位读者心中的兰登都不会一样,我也是。他是那种你会希望看到他在大银幕上动脑子的演员,你看着他认真思考的脸,就能想象到他脑子正在转。要表现出来这一点很难的,有他参与我很幸运。Mtime:朗,这一次你怎么想到要找来菲丽希缇·琼斯来和汤姆演对手戏呢?朗·霍华德:她很有天分,能给这个角色带来复杂的层次,又能让人感到亲切。她也十分努力,和汤姆之间火花四射。Mtime:三部电影之后,你会对丹创造的这个世界和这个角色有占有欲么?朗·霍华德:我们之间的合作总是既轻松又舒服,丹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改成电影版本的时候,汤姆·汉克斯演的罗伯特·兰登就是独树一帜的了。我觉得越来越多的观众也会意识到这其中的区别,看过前两部电影,再带着巨大的期待去看汤姆版的罗伯特·兰登,也是电影版的兰登。原班人马重聚很有意思,特别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之后。当然了,故事本身的感觉和审美也都更现代。Mtime:大体来说,丹,怎样平衡书中虚幻的情节,和真正的史诗想要传达的信息?丹·布朗:这很难,比如说为了拯救人类,要不要杀掉地球上一半的人?我的工作就是把科学和诸如此类的道德难题融入到艺术、建筑和历史的世界中去。要写很多很多稿才行,要舍弃很多我喜爱的材料,有些我中意的场景都已经被我删掉了,这就是作家工作的一部分。你得为剧情服务。Mtime:你怎么决定是哪儿写到死胡同里了,不能篡改历史也要将故事讲清楚?主创们在首映礼现场丹·布朗:有人提到说,当跑过瓦萨里长廊的时候他们没经过乌菲兹美术馆。确实是这样。我这么写是为了让他们能缩短路途,不可能跑过乌菲兹又不提到它,所以我干脆就没提。这是我做的变动。我绝不会出于方便说但丁出生在17世纪,这是瞎编历史呢。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死胡同,我前期做了大量策划,总不能有人发现但丁没说过某句话的时候,我非说他说了吧。每个人都会知道他没说!所以我之前列了数量众多的大纲,在写大纲的时候就把该犯的错犯了,找到这些死胡同——感觉就像是迷宫中的老鼠,犯错的时候就退回去,换条路。Mtime:电影的成功会影响到你的写作么?丹·布朗:很有意思,但没影响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影响到我,可能是因为我在电影出现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写了吧。这些角色在我脑海中存在太久了,而我在片场却没有待很久,所有两者并没有冲突。电影和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来看朗·霍华德将书中的角色注入生命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当我回去之后还是会写新书,还是会用原来看待兰登的眼光注视他。Mtime:你最开始是怎么想出来罗伯特·兰登这个角色的?丹·布朗:这是我有过的很多很多教授的结合体,也包括我的父亲。这是一个我崇拜的人,是总在学术方面有好奇心的人,也总渴望着学习和教书。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有意为之,但每本书里都会有兰登讲课的闪回片段,他会站在台上给学生讲授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他,是我小时认识的教授。我很幸运能上不错的学校,拥有那些有激情的老师。Mtime:在这个大多数英雄都有超能力的年代,你觉得兰登哪一点比较吸引人?丹·布朗:当我们刚开始聊拍电影的时候,我曾经很挖苦地说,人不可能下一秒钟就突变武术大师,或者突然就有透视眼了。兰登有趣之处就在于,他和我们是一样的。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会拔枪四射,或者用柔术逃之夭夭,他得动脑子。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啊,我们普通人类是没有超能力的,但在困境之中会运用智慧脱险。这也就是这些书为什么这么成功吧,电影也是一样,人们总会爱看跟他们一样的人是怎样冒险的。Mtime:你的作品已经畅销几百万本,但也面对了数不清的批判。你对那些评价是怎么看的?丹·布朗:每个人品味都不同,这是好事儿。有些书评喜欢我写的,有些书评恨它。读者也是一样,这是文学的美妙之处,因为如果你不喜欢我写的书,世界上还有好几百万种其它书可供你读呢。我刚开始写作时,像所有年轻的艺术家一样,受到批评时会难过。你会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你写的,但世界不是这样的,突然有一天你就会意识到,我只要写我自己想读的书就好,希望大家跟我品味相同。有的人相同,有的人不同,这都没关系,我也不期待所有人都喜欢我的书。Mtime:你在写作过程中吸引到的争议,除了会让有些人不喜欢,会在你前行的路上为你塑形么?拍摄时总是有很多人围观丹·布朗:会给我添砖加瓦,因为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辩论。争议就是两个人意见不同,这也是教育的核心。通过辩论和讨论,人才可以学习进步。要是有人觉得,关于抹大拉的玛利亚和耶稣,或者是关于反物质有争议,没事儿,挺好的。至少人们在谈论着重要的话题。这些书也不是课本,你信不信耶稣结过婚跟我也没关系,我只是在讲我心中的看法,我调研之后得到的故事可能比我上宗教学校时学到的故事更合情合理。但如果有人觉得读完我的书之后,区区一本惊悚小说就能让整个基督教的信仰受到破坏,能让他们内心动摇,他们可能得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我觉得争议是件好事,也不会有意避开它。Mtime:很显然,佛罗伦萨是旅游目的地的大热门,你的书吸引来了更多游客。会不会有旅游协会邀请你把他们的城市写进你的下一本书中?丹·布朗: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会给我寄书和漂亮的照片。来安道尔吧。来布达佩斯。来日本。我去年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有个女人手举得高高的问我,“你什么时候来中国?”我说我尽快。她在发布会上问了三遍,明年我必须得去中国了。Mtime:丹,你会很希望写点儿除了兰登以外的角色或者系列作品么?丹·布朗:目前没有。我很满足,喜爱兰登的一点也在于,我总能从现代世界中吸取到一些东西,不管是基因工程,人口过剩,反物质,还是梵蒂冈,思维科学或者共济会。总能加入现代科技的元素,会让我不为艺术或历史而感到疲倦。比如说,在《但丁密码》中,我很了解《神曲》,我很了解佛罗伦萨,但我不了解基因工程或者人口过剩的数学方面,所以我花了大量时间做了关于科学和数学的调研。某些层面来讲,这些调研都让我觉得这不是一本写兰登的书了,但目前为止我还没厌倦,乐在其中。
汤姆汉克斯自曝拍摄艰辛“跑步的戏份,拍摄起来简直想死”
Mtime:汤姆和菲丽希缇,尽管片中充斥着阴谋和秘密,这本质上也是一部关于教授和学术的电影。你们还记得哪一个对你们影响最深的教授或老师么?

《但丁密码》男女主演汤姆·汉克斯:James Covelis,我的历史教授。他总是跟我说,历史只是一连串人类行为的记录,看到他们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很多变,是会让人震惊的。即使是在我们这部电影中,这也是我们要和丹·布朗谈论的内容,你会看到人们还是和400年前文艺复兴的时候一样,试图保持现状,保留财富,打击敌人,还有一直一直一直都想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大体来说,这就是历史的模样,不管是电灯时代,还是垃圾都往街上倒的年代,这都不重要。我是1974到1976年间,从加州海沃德Chabot Junior College的Covelis教授那儿学到的。
菲丽希缇·琼斯:激励我们的老师么?我11到18岁时在校外参加了戏剧小组,而这位老师叫Colin Edwards· 他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做演员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我之前从来没想过我会做演员,但他在我11岁时也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对待我,还会给我们讲各种剧作和音乐剧。我觉得特别好,即使当年我还没上过戏剧学校,也没有培训过,他也能认真对待我,不把我看成是小孩子。
Mtime:这是你们第三次在意大利拍电影了。你有没有想过要在片中用一些当地的意大利演员?

朗·霍华德:是的。虽然主角都不是意大利人,但很多配角是,他们会带来很多活力和天分。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很喜欢这种国际化的氛围,这样的合作会让我兴奋,我喜爱指导与我有着不同根源、拥有不同情感的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绝对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在意大利拍戏,还是很惬意的
Mtime:这部电影对罗伯特·兰登来说,格外私人化。你是怎样为这个角色做准备的?
汤姆·汉克斯:丹·布朗通过《但丁密码》,重新让历史的车轮转了起来。你要是读过小说的话就会知道,兰登在故事中的参与程度完全不同。他不再是光坐在那儿,等着别人给他打电话,然后出发去现场了。他在医院里醒来,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说,他和西恩娜不光需要解决问题,揭开谜底,他也得搞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儿,这也意味着,兰登的难题在于,什么都不知道就得一头雾水地上路了。尽管他掌握了很多晦涩的知识,他也没有在其它电影中所拥有的设备,因为他脑子都不好使了,这也改变了本片前三分之二的格局。所以,在《但丁密码》中对罗伯特·兰登期待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作为演员,媒体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也不一样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还得问很露骨的问题。我可不能再像前两部电影里面的兰登一样学识广博,狂拽酷炫了。
Mtime:菲丽希缇,你是如何准备的?

一路奔跑中拯救世界菲丽希缇:要出演西恩娜·布卢克斯,就像书中背景故事所写的那样,她从小就是神童,要扮演这样一个人会稍有压力的。因为她是个急救医师,我特意去了急诊室,和纽约的一名20多岁的急诊医师一起相处。这是成为这个角色很好的一个开端,因为这些人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他们得需要非常非常迅速地做决定,而且这都是生死攸关的决定。我从这儿开始,觉得这是一个当机立断的女人。她脑子转得快,也能承受压力。接下里,总是要找寻这个角色中的人性,跟汤姆一起工作我受益匪浅,他总是让他出演的所有角色都人情味十足。
Mtime:丹本人说,《但丁密码》可能比前作《失落的秘符》更适合改成电影,对于汤姆和朗你们二位来说,你们看到前两部改编成电影大获成功之后,会不会在改编这一部时受到影响?
朗·霍华德:站在我的角度上来看,我觉得让小说和电影受欢迎的元素是它故事和设定的DNA· 我会试图运用人物心理,赶上节奏,增强经验,让这部惊悚片心理气氛更浓厚。这种风格上的改编让我作为一位导演,觉得很有趣。我并不会走回头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部确实算是续集电影,但我没想着哪一部电影会从前作中得到什么好处。这不过是罗伯特·兰登这个角色的另一次旅程。
汤姆·汉克斯:每一个瞬间都归功于这本书,但我们什么都不用解释了。朗和我还有编剧David Koepp不需要从头讲起,解释为什么兰登有这些知识储备。有的时候朗和我就会觉得,这儿可以打我们之前打过的一张牌。比如说,片中有一次提到了变位词,而这正是在之前的电影中戏份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或者还有其它的,比如说我们总能找到出路。这也是回归到一个熟悉角色的处理方式,用一个熟悉的故事;只要还有熟悉的故事,你就可以随时加入,重来一遍,然后被神眷顾的丹·布朗来加工这些。我得到的好处是,兰登的意识形态已经确定了,我们不用再讨论他的过去。

Mtime:和阿甘区别不太大的是,你在丹·布朗的书改编的这些电影中,一直也在奔跑。就这个设定来说,这是你最近在电影中跑得最多的一次么?制作特辑之汉克斯采访
汤姆·汉克斯:我觉得我所有电影里都跑得特别多,因为我们总要拯救世界,如果我们不上,世界就完了。所以我们确实一直在跑。真正的新闻其实并不是我老在跑步,我有一双特别难穿的暇步士那样的鞋,没有鞋弓,佛罗伦萨的鹅卵石碎砂砾地面让人简直想死。不过至少我能穿平底鞋跑,菲丽希缇可得穿着高跟鞋跑。
菲丽希缇:难爆了。确实需要跑好多路,但幸运的是,汤姆和我还都挺喜欢跑步的,工作的时候就当是健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