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探杰克2》导演谈拍片心得
2016-11-01 14:07:21 来源:时光网
《侠探杰克:永不回头》海报洛杉矶讯 好莱坞恐怕没几个能比汤姆·克鲁斯更拼命的明星了:从高空万里到心灵深处,阿汤哥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真的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甚至不惜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完成工作。如此敬业的阿汤哥,也成为了票房的保障。此前,他塑造过一系列的成功银幕形象,其中就包括侠探杰克。在和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共同合作《侠探杰克》、《碟中谍5:神秘国度》之后,此次阿汤哥又再度联手曾在《最后的武士》中有过一次合作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一起为我们带来最新的动作冒险巨作《侠探杰克:永不回头》。
今日,在洛杉矶与导演爱德华关于本片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爱德华此前的著名作品包括《燃情岁月》、《生死豪情》、《爱情与灵药》等,这次的《侠探杰克:永不回头》是他的一次崭新尝试,也是时隔多年再次与汤姆·克鲁斯合作。在访谈中,兹威克不仅爆出很多料,也谈起了和阿汤哥的搭档感受。
《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剧照Mtime:是什么让你接下这部影片?是里面的任务和剧情感染了你,还是说你想尝试一下新的类型?
爱德华:两者都有吧。我是很想开拓新的影片类型。从原作小说看来,一个女人接替了杰克的事业,又有一个很多迹象都让人怀疑她是杰克闺女的小姑娘。这感觉有点像公路电影,主角们在风格独特的画面里寻找自我。而且这三个人的关系也实在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想要亲自把这样的一个故事呈现出来,所以我就出手了。
Mtime:你是否在影片中对第一部的情节有所交代,或者简短介绍一下,然后你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展开新剧情了?
爱德华:侠探杰克的故事已经有年头了,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他是一个浪人,一个暗夜游侠,因为一些事件来到某个地方之后,才被当地人所知。这都是有原先设定的,而杰克是一个独来独往,寡言少语的聪明家伙,同时又有点暴力,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强迫这样的一个人物去适应世界,让他和一个强大又美丽的女人进行一系列的对手戏,还给安排了一个可能是他女儿的角色——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而且,片中可以看到杰克是如何与自己之前所做过的决定做抵抗,这也是影片的戏剧性所在。
Mtime:原作中的杰克·雷彻有着一种很怪异的幽默感,而且还曾用洋基队二垒手的名字作为化名。在新作中,有什么类似这样的梗吗?
爱德华:有点吧。片子里还是有不少幽默的成分的,我觉得这种幽默更像我的风格。书中提到的一些细节和角色本身的很多梗都会在影片中呈现。
《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剧照Mtime:汤姆·克鲁斯最近的电影给人一种“啊,阿汤哥终于有点上年纪了”的感觉。在此之前他简直是永驻青春。你觉得这样的汤姆在拍摄的过程中,会不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爱德华:不得不说,看到汤姆·克鲁斯,我会觉得之前跟他合作过的艾米莉·布朗特、丽贝卡·弗格森,当然还有寇碧·史莫德斯,老天对她们真是太好了。汤姆的个人气质是非常高贵也非常成熟的,他现在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但是在《侠探杰克:永不回头》里,你也能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汤姆·克鲁斯。
Mtime:让阿汤哥这样有魅力的人去演杰克这种沉默寡言的角色,会不会不太容易?
爱德华:不会。汤姆·克鲁斯给人的感觉是,一旦你和他说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他就会非常配合。在影片中你也可以看到,他的表演是非常从容自若的,对于杰克这种内敛的角色,他丝毫无压力。这是一个杰克一边在寻找真相,一边还要保护别人的故事,是个很好的侦探类影片。
《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剧照Mtime: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影人,你甚至可以说是电影视觉语言的定义者之一。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间,电影工业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侠探杰克》的基调和风格已经在前作中被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奠定了,在这部续作中,你是如何呈现的呢?
爱德华:我发誓,我们绝对不玩那种不真切的把戏:超能力、吊威亚、CG特效等。对于现在电影工业所发生的一切,我只能说是技术在影响内容。当初在法国,因为颜料可以放在管子里而诞生了印象派。当CG技术可以搞定一切的时候,人类真的可以用它做任何事,但“可以”不意味着“应该”!感觉现在CG的应用有些太肆无忌惮了,观众真的会因为这种电影说谢谢吗?我们想做的不是这样的电影。
Mtime:从对军队的研究上来看,《侠探杰克:永不回头》有点像你另一部经典电影《生死豪情》的姐妹篇。
爱德华:我从没这样认为。但是如果你这样觉得,那好吧。不过这两个电影的题材和类型都很不同啊。杰克沉默寡言,但肢体动作说明一切。在《生死豪情》里,丹泽尔·华盛顿的角色简直孤单,但在《侠》里,你会看到三个人之间的明显羁绊,他们甚至还组成了一个不太像样的家庭。这真的是很大的不同了。
《生死豪情》剧照Mtime:但是在《生死豪情》里,也设计了很多军方的调查。《侠探杰克:永不回头》中,是否有什么政治隐喻呢?还是说特意绕开了重大事件?
爱德华:电影里对这种话题的探讨程度是有限的。这没办法。每个有人物出现的镜头,你都可以发现大家的神情有着很微妙的变化。但是对于一些真实事件肯定是有演绎成分。我不会为此道歉,但我也不会把这当作什么美德或者宣传的噱头。
Mtime:当你回顾自己曾经的作品时,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爱德华:我对人际间的动态非常感兴趣,总是想在影片里制造更多的冲突,而人物外部行为也反映了内心想法。这似乎是我作品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线索。而且我会对机构什么的特别感兴趣,这个机构可以指的是政府,可以是医药制造业,可以是军队什么的都行。这好像也是很明显的一点了。
Mtime:你觉得你的电影反映了在工作中收获的有关人生和人际关系的道理吗?
爱德华:我记得你前面也提到了《生死豪情》,但是其实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士兵、飞行员的时候,其实要比那部电影早得多了,大概是在六十年代末的时候。那时候这些背景知识、情感、不同的入伍动机都让我很受触动。当我为了《紧急动员》而做调查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个崭新部分。非常可怕,非常让人沮丧。你要知道我们的世界无法逃离这些可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