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超级英雄最能吸金?
2017-07-20 02:34:55 来源:时光网
写在前面 要问什么类型的电影最赚钱,超级英雄电影绝对是符合当下时代的绝佳答案之一。在去年好莱坞最赚钱电影的TOP20名单里,五部超级英雄电影榜上有名,占据了25%的席位。最近在北美热映的《蜘蛛侠:英雄归来》首周开画豪夺1.17亿美元,预计影片最终的全球票房将达到8亿,是其成本的五倍。影片的成功再次彰显了超级英雄题材的实力。然而,超级英雄电影的明星卡司、宏大场面和精良特效都需要砸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意味着这并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绿灯侠》和《神奇四侠2015》就是前车之鉴。
写在前面 即便如此,迪士尼漫威、华纳DC、福斯以及索尼等公司依然坚持开发超级英雄漫改作品,部署未来五年规划,以便尽快抢占这一资源。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类似悖论的现象,一边是超级英雄题材的持续唱衰,另一边则是该类型作品在市场上的高歌猛进。超级英雄电影还能赚钱多久,任何人都不能给出明确甚至正确的解读,但至少现在,这块肥肉还没被消耗殆尽,而我们也能从那些赚钱的影片中摸索出一些规律,继续延长这一类型的寿命。我们梳理了好莱坞影史上利润最高的16部超级英雄电影,但随着各家公司在未来几年的布局,相信这份名单很快会被重新洗牌。
“净利润”并非只计算票房 说到影片的“净利润”这个概念,并不是简单地将“票房”与“预算”做减法。票房也许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在影片从院线下映后,家庭录像方面还有另一片天地,包括全球碟片市场、北美电视版权收入、海外电视版权收入等等,计算总利润的周期其实很长,不能单纯地光看票房高低。至于影片的成本,除了明面上的制片预算、宣发预算,还有家庭影院音像制品费用、演员和股东分红等等支出,综合考虑才得出的该榜单。全部数据均来自于Deadline网站。
NO.16《超人:钢铁之躯》(2013) 净利润:4270万美元《钢铁之躯》在全球席卷了超过6.68亿美元的票房,但由于影片预算高达2.25亿美元,最终净利润还不到票房零头。但无论如何,《钢铁之躯》的成功给已落后于漫威的华纳和DC带来了积极的信号,随后《蝙超》《正义联盟》等影片纷纷提上日程。作为DC首席英雄,关于超人的影视作品数量不少,但堪称经典和优质的,屈指可数。2006年布莱恩·辛格导演的《超人归来》遭遇口碑低谷,3.9亿美元的票房甚至连本都没回来。七年之后的《钢铁之躯》聚焦角色的起源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超人,虽然设定也为其带来一些争议。但影片拥有超高的制作水准,让它不失为一部观赏性很强的商业大片。
NO.15 《超凡蜘蛛侠2》(2014) 净利润:7040万美元《超凡蜘蛛侠》系列第一部全球票房超过7.57亿美元,第二部7.08亿美元,虽有下降但幅度不大。况且抛去成本,续集的利润甚至高于第一部。《超凡蜘蛛侠2》上映前,索尼就信心满满地铺陈开全新的蜘蛛侠宇宙,除了蜘蛛侠的第三四部,还有《毒液》《险恶六人组》等反派超英电影。然而影片口碑没有第一部好,当年的新片计划也从2017延迟至2018年。2015年,索尼宣布和漫威重启《蜘蛛侠》系列,新版直接取缔了“超凡”宇宙。从2014年底黑客泄露的索尼内部文件来看,其中原因是《超凡蜘蛛侠2》的口碑并没有获得第一部的成功,导致索尼不得不为手里的这一大IP选择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NO.14《X战警:逆转未来》(2014) 净利润:7740万美元《逆转未来》作为《X战警》系列中最赚钱的一部,实属实至名归。影片凭借2亿美元的制作预算,在全球砍下7.47亿美元。有《X战警:第一战》的珠玉在前,年轻版的“万磁王”迈克尔·法斯宾德、年轻版“X教授”詹姆斯·麦卡沃伊以及年轻版的“魔形女”詹妮弗·劳伦斯已经在观众里混了个脸熟。影片还集结了《X战警》老版三部曲中的熟悉面孔,人气最旺的金刚狼休·杰克曼、暴风女哈莉·贝瑞都出现在影片之中。《逆转未来》无疑是《X战警》有史以来卡司最豪华的一部作品。此外,影片在烂番茄上的好评率高达91%,也是系列最高的一部。强大的阵容加上过硬的口碑,影片想不赚钱都难。
NO.13《忍者神龟:变种时代》2014 净利润:8131万美元没有大导演,没有一线巨星的《忍者神龟》的制胜法宝,恐怕是制作人迈克尔·贝的名气和影片能勾人童年回忆的IP了。本片全球票房虽然不及前面提到的三部作品,仅有4.93亿美元,但其制作预算也只有1.25亿,几乎是其他影片成本的一半。超高性价比的投入产出,却没能为影片带来好口碑,烂番茄22%的好评率几乎到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底线,也让《忍者神龟》这块招牌在观众心中打了折扣。果然,时隔2年的《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虽然烂番茄上升到33%(依然没有及格),可是影迷已经不买账了。全球2.45亿的票房也没能帮影片回本,最终派拉蒙宣告了这一系列的暂时终结。
NO.12 《蚁人》(2015) 净利润:1.039亿美元《蚁人》在拍摄期间,闹出了一出难看的换导风波。影片原导演埃德加·赖特因与漫威高层意见不合宣布退出,随后漫威火速请到名不见经传的佩顿·里德接替。这件事足以窥探漫威对旗下电影人和电影本身的绝对掌控力,尽管《蚁人》最终采用了赖特的剧本,但像后者这样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与漫威八字不合也在意料之中。经过这次风波,外界对《蚁人》票房的猜测不乏唱衰之声。然而,最终影片以5.19亿美元的票房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再度昭示了漫威深谙影迷口味的这个事实。也许有人会骂漫威的超英电影缺乏灵魂和内核,但本身商业化电影能持续赚到更多钱,也可谓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NO.11《蝙超大战:正义黎明》2016 净利润:1.05亿美元《蝙蝠侠大战超人》是DC新版电影宇宙的第二部大作,两位最重量的超级英雄首次在大银幕上强强对决,自然成为影片最大的噱头和卖点。然而,电影上映后,遭到影评人和网友的普遍差评,槽点不外乎是节奏拖沓、情节冗长、为了打造宇宙强行插入角色等等,而导演扎克·施奈德极具风格化的影像和镜头也成为炮轰的对象。口碑上的滑铁卢给华纳和DC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影片全球票房最终挺进了8.73亿,并净赚1.05亿美元,但总体上并未达到预期。
NO.10《奇异博士》(2016) 净利润:1.2265亿美元《奇异博士》在漫威电影宇宙甚至整个超级英雄类型中都属于异类,影片特别的地方在于给人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虽然特效已经成为商业大片的标配之一,但大部分影片的特效费用都砸到了飞车、爆炸或者机甲战斗等等的大场面上,而《奇异博士》则通过奇幻诡谲的特效场面,打造了广阔宏大的折叠景观、思维领域以及平行宇宙。尽管电影本身涉及精神世界等等调性较高的概念,可故事始终保持在漫威固有的框架中,并不妨碍观众的理解。影片最终拿到了6.7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在漫威超级英雄独立电影首部曲中,这也算仅次于《银河护卫队》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了。
NO.9 《雷神2》(2013) 净利润:1.394亿美元《雷神》的口碑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宇宙中算是比较靠后的,但包括霍普金斯和娜塔莉·波特曼在内的奥斯卡影帝影后确保了影片卡司水准,漫威一向优质的特效技术认证了电影的大片气质。更何况,《雷神》作为漫威“卖得一手好腐”的开山之作,在第二集中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洛基虐我千百遍,我待弟弟如初恋”的套路成为《雷神》系列的主基调,娜波更是沦为漫威有史以来最没存在感和最没火花的女主角,完全成了陪衬。尽管这CP难免带有观众“腐眼看人基”的意味,但随着基情越炒越火,漫威似乎也不避讳以此作为卖点。《雷神2》拿到6.44亿美元全球票房,比第一部提升了近2亿。
NO.8《X特遣队》(2016) 净利润:1. 5895亿美元要说《X特遣队》在商业上的成功,影片的前期营销绝对功不可没。无论是预告还是海报,《X特遣队》都让观众看到了与DC超级电影不同的惊喜,有人甚至将影片看做是在《蝙超》口碑失利后,华纳将打赢的一场翻身仗。本想着《X特遣队》的正片会和它的预告一样精彩,但25%的烂番茄好评率宣告了本片就是电影届的“照骗”。无数影迷看过影片后宣称失望,但负面口碑却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电影的票房走势,上映以来影片票房没有遭遇雪崩式崩塌,反而轻松拿到了北美和全球市场的三连冠,票房最终停留在7.45亿美元,成为2016年最赚钱的DC超级英雄电影。
NO.7《美国队长2》(2014) 净利润:1.662亿美元在《复仇者联盟》之后,《美国队长2》再次证明了超级英雄电影能兼顾商业与艺术。这类爆米花大片原来既能让人看爽,又能保持一定的类型片水准。安东尼·罗素、乔·罗素两位拍情景喜剧出身的兄弟导演,为美国队长这个过于伟光正和老干部的超级英雄,构建出了一个复杂而缜密的阴谋,有效弥补了角色本身魅力相对不足的问题。而塞巴斯蒂安·斯坦的冬兵和美队之间的兄弟(基)情,更是步《雷神》系列的后尘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影片在全球砍下7.14亿美元,烂番茄好评率89%,两组数据相对第一部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美队2》的成功也让美队这一角色终于能和漫威“一哥”钢铁侠平起平坐。
NO.6《超能陆战队》(2014) 净利润:1.873亿美元《超能陆战队》是迪士尼动画在《冰雪奇缘》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迪士尼首次涉足将超级英雄题材改编成三维动画电影。影片聚焦少年英雄团战的情节,但更重要的是,电影打造出一个难得一遇的爆款角色——机器人大白。大白平时温柔体贴,观察入微,往往能给主角们带来贴心照顾和呵护,而当他穿上盔甲后,又能迅速投入战斗,关键时刻愿意挺身而出牺牲自己。于是,带有暖男属性的大白成了观众居家旅行争破头也想带上的必备品。机器人大白成了迪士尼新的吉祥物,自然也带动影片票房的稳固提升。本片凭借1.65亿美元的成本最终在全球拿到了6.5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NO.5《美国队长3》(2016) 净利润:1.934亿美元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之后,漫威电影也引出了复仇者联盟中两位旗帜人物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的内战。两大英雄的冲突搅动了漫威宇宙,各个英雄纷纷开始战队分帮结派,汤姆·赫兰德饰演的新蜘蛛侠也在影片中首度登场。可以说《美队》的第三部在阵容上相对第二部更胜一筹,甚至被称为《复仇者联盟》2.5版本。当然影片预算也节节攀高,达到了与《复联2》同水平的2.5亿美元。在罗素兄弟导演的掌控下,格局巨大的《美队3》延续了上一部的强势口碑,烂番茄好评率高达90%。最终影片在全球席卷11.53亿美元的票房,为漫威宇宙第三阶段打响了开门红的一战。
NO.4 《银河护卫队》(2014) 净利润:2.042亿美元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总是被人诟病太过模式,太多套路,但有时人们又不得不佩服漫威敢于尝新的能力。《银河护卫队》原本在漫画里只能排到二线,选择将这几位缺乏大众知名度的角色带到大银幕上,并启用好莱坞二三线的演员和导演,绝对是漫威的一步险棋。在故事的呈现上,《银河护卫队》也是漫威电影中的一个异类,影片中拯救世界的不是身负使命感的高大上英雄,而是几个误打误撞间终结了大反派统治宇宙野心的小混混。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情节成就了漫威有史以来最反类型化的超英电影。《银护》上映后全球票房高达7.73亿美元,在美国本土票房甚至超越了同年上映的《美国队长2》。
NO.3《死侍》(2016) 净利润:3.2224亿美元《死侍》在2016年以5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砍下7.83亿美元的票房,也是去年净利润排第二的影片,仅次于照明娱乐的《爱宠大机密》。要说《死侍》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制片人兼主演瑞恩·雷诺兹在筹备影片11年中的艰辛。《死侍》是漫威宇宙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这角色也曾出现在影片《金刚狼》中。但由于风险把控的问题,福斯迟迟未推进死侍独立电影的制作,直到黑客公布了《死侍》前期的一段动画样片,视频在网上一炮走红后,影片才最终步入正轨。《死侍》在制作上结合了低成本和R级片的策略,影片上映后的大卖,也意味着这一全新模式在超级英雄类型上的极高可行度。
NO.2《复仇者联盟》(2012) 净利润:3.823亿美元《复仇者联盟》可以说是漫威超级英雄宇宙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真正意义上地开启了超级英雄团战模式。电影集结了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雷神、黑寡妇、鹰眼以及大反派洛基等角色,堪称超级英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梦之队。在导演乔斯·韦登的强大编导功力下,《复联》无论在故事节奏还是角色分配上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影片在漫威电影一贯的轻松幽默基调上,保持了一部优秀商业大片应有的水准。《复联》的制作成本是2.2亿美元,而全球票房高达15.18亿美元,目前依旧暂居所有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首位,以及影史票房榜第五位。
NO.1《钢铁侠3》(2013) 净利润:3.918亿美元如果没有《复仇者联盟》的成功,那么在2012年之后就不会有《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等等影片的成功。而如果没有2008年《钢铁侠》的成功,那么日后也不会出现《复仇者联盟》这么一部跨时代的作品。《钢铁侠》系列在漫威电影宇宙中占据着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可在《复联》的加持下,钢铁侠无论在知名度和重要性上,都得到了更强的巩固。在《复联》后应运而生的《钢铁侠3》就趁着这股东风在全球狂揽下12.14亿美元的票房。彼时的漫威已经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这部电影最终被打造成了中美合拍片,最终中国内地的观众为影片奉献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