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逊威尔斯女儿恳求Netflix重新考虑

2018-04-13 11:58:57 来源:时光网

前两天,Netflix正式宣布退出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不会带任何作品来。(戛纳与Netflix恩怨的前情提要:

Netflix威胁从戛纳撤下5部影片 针对"院线首映才能参赛" 撤阿方索卡隆新片

)奥逊·威尔斯大师的女儿贝翠斯·威尔斯为此给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写了封信,恳求他“重新考虑”自己的这一决策,不要让父亲的遗作《风的另一侧》退出戛纳电影节,拜托Netflix不要成为又一家“毁掉”父亲作品的片方。

奥逊·威尔斯与女儿贝翠斯在奥逊·威尔斯硕果累累、错综复杂的职业生涯中,他可对与片方之间的不和并不陌生,在拍摄《历劫佳人》、《唐·吉坷德》与《午夜钟声》的时候。都与制片人们产生了冲突。《名利场》公布了这封信的部分内容:“当我读到Netflix与戛纳电影节的矛盾时,非常沮丧与不安,”贝翠斯在信中写到,“我得替父亲说话,我见过大制片公司是怎样毁掉了我所爱这个男人的生活和作品,我非常不想看到Netflix跻身这些公司的行列。”贝翠斯的信中提到说,威尔斯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与戛纳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1957年首次颁发“金棕榈”大奖之前,他就因其对莎剧《奥塞罗》的成功改编,获得了组委会1952年颁发的评委会大奖——在“金棕榈”出现之前,这就是最高荣誉。1959年,威尔斯也因自己在《朱门孽种》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殊荣。“请重新考虑下,让我父亲的遗作成为连接Netflix与戛纳电影节间间隙的桥梁,”贝翠斯说。威尔斯自导自演的《奥赛罗》 1952年获得了戛纳组委会颁发的最高荣誉正如Sarandos在宣布Netflix全面退出2018年戛纳电影节时所言,他们的这一举动,是为了回应组委会今年开始的新规定——没在法国院线公映过的电影,不可以在主竞赛单元参赛。这一规定本来让Netflix能够选送包括《风的另一侧》在内的影片在非竞赛单元展映,但由于组委会这一规定针对的就是Netflix,Sarandos决定让Netflix电影干脆完全退出戛纳。“戛纳电影节选择了看重发行方,而不是电影本身的艺术,”Sarandos说。“我们可是100%关注电影的艺术,顺嘴提一句,世界上其它所有电影节都是这样的。”Netflix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风的另一侧》制片人Filip Jan Rymsza在影片的官网上,也对Netflix坚决不去戛纳的做法进行了表态。他说把威尔斯的遗作撤出戛纳,这让人“失望又心碎”,他承认影片背后的团队为了能让其得以在戛纳首映,“努力追寻了Netflix很久”。“我们的影片本来进入了非竞赛单元,要在卢米埃大厅首映,其实是不受(只有在法国院线公映过的影片才有资格在主竞赛单元参赛)这一禁令影响的,” Rymsza写到。“最让人伤感,也最难达成共识的是,全面撤片这一决定中,其实每一方都输了——戛纳、Netflix、电影爱好者,和我们所有为这部作品努力了这么久的工作人员们。”“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继续说。“如果没有Netflix,就不会有今天的《风的另一侧》,但这并不能减轻我对这一心碎消息所感到的失望”。《风的另一侧》讲述的是约翰·休斯顿所饰演的导演在欧洲待了很多年后,决定重返好莱坞,希望带着新作东山再起的故事。威尔斯大师40多年前虽然该片的拍摄工作结束,但一直未能完成后期及剪辑,是Netflix出钱完成的后期。本来准备在今年秋季线上首播之前,先去戛纳电影节首映,却又出现了这样的岔子。Netflix尚未公布对于《风的另一侧》的新首映计划,也许会送去威尼斯么?威尔斯在《风的另一侧》片场除了《风的另一侧》,还有4部Netflix影片也将撤出戛纳,包括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杰瑞米·索尔尼尔的《手持黑暗》、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挪威》,以及摩根·内维尔拍摄的奥逊·威尔斯纪录片,《死时受爱戴》。Sarandos通过《Variety》回应了贝翠斯的这封信,捍卫了自己的这一决定,“我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和其它电影工作者的作品得到公平的对待,”他说。“我们这样做,让我们的电影与影人在电影节上得不到尊重,是有风险的。他们立了规矩,我觉得我们去那儿也不合适。”Netflix与戛纳撕 所有人都输了贝翠斯也给戛纳电影节总监蒂耶里·福茂写了信,福茂回应称《风的另一侧》是一部非比寻常的电影,不仅仅是历史遗作,也是威尔斯给今日电影传递的一则信息。2018年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 8-19日举办,昨天刚刚公布了主竞赛单元的参赛片单。贾樟柯《江湖儿女》入围主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完整提名名单:史蒂芬·布塞《另一个世界》阿斯哈·法哈蒂《人尽皆知》滨口龙介《夜以继日》让-吕克·戈达尔《影像之书》是枝裕和《小偷家族》贾樟柯《江湖儿女》李沧东《燃烧》斯派克·李《黑色党徒》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银湖之底》

纳迪·拉巴基《迦百农》伊娃·于颂《太阳之女》克里斯托弗·奥诺雷《喜欢,亲吻,快跑》

马提欧·加洛尼《教义》贾法·帕纳西《三张面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战》爱丽丝·洛瓦赫《幸福的拉扎罗》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盛夏》A.B. Shawky《审判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