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北方一片苍茫》导演蔡成杰

2018-07-19 15:40:25 来源:时光网

在火热的七月暑期档,有一部名为《北方一片苍茫》的文艺片显得格外独树一帜,这是蔡成杰导演的处女作,仅用了9天时间拍摄,专业演员仅有两位,其余全部都是素人演员出演,投资也只有一百万左右。如此小成本的文艺片看起来毫不起眼,却获得众多奖项加持,该片在第11届FIRST青年影展一经首映,便斩获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随后又将多项海外大奖收入囊中。

《北方一片苍茫》终极预告如果光听片名,你大概会觉得这是一部带着冷峻气质的文艺片,可能会有点闷,有点难懂。事实上这部电影80%的桥段,都能让人轻松笑出声,全片充满着荒诞又幽默的氛围,并以黑白色彩呈现,土掉渣的方言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故事梗概用电影的原名《小寡妇成仙记》就可以准确总结:死了三任丈夫的农村寡妇王二好,阴差阳错帮人看病驱邪,被逼无奈假装装神弄鬼,诚心相助的她治得了病,却拯救不了人心。《北方一片苍茫》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

在《北方一片苍茫》上映前,蔡成杰导演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有人评价影片充满了魔幻现实色彩,而在蔡成杰眼里,魔幻是基于极端的现实,当下的现实,本身就充满了魔幻色彩。

只用9天拍完处女作的导演,到底什么来头?

蔡成杰导演只用9天就拍完了处女作蔡成杰导演只用了40天写完剧本,用9天就完成处女作的拍摄,但他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背景,为了将心中的“电影梦”变成现实,他足足准备了十多年,甚至做过一系列“曲线救国”的工作。

从做旅游卫视节目到成为央视普法栏目剧的编导,蔡成杰一边积累拍片经验,一边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最重要的当属担任制片人、摄影师兼片尾曲演唱者的焦峰,这是他在央视时的老搭档。

和所有筹备处女作的青年导演一样,蔡成杰

最先面临的问题是“找投资”,谁会投资一个导演是新人、主演没明星的电影呢?刚刚赚到钱的焦峰,把爱车卖了赌上一把,蔡成杰也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两人凑齐了一百万左右,轻装上阵准备开拍。“大家都来搞艺术了,就别聊钱了,从大年初八开始,在冰天雪地里拍了九天,像过年一样开心。”蔡成杰说。

《北方一片苍茫》在蔡成杰老家河北平泉拍摄在导演蔡成杰的老家河北承德平泉,他经常听闻老乡讲述一些离奇事件,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乡野轶事,激发起他最原始的创作欲望。“电影中的村庄我小时候就经常去,高中学绘画的时候经常去那儿写生,所以在创作剧本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出村庄的环境、人们的说话方式、还有生活方式等等,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

当然也有现实因素的考虑,在老家拍摄他熟悉环境,又有朋友帮忙,能节省不少成本。整部影片都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拍摄完成的,寒冷的天气让摄影机的电池经常罢工,“电池只能踹在怀里,到现场用火暖暖再开拍”。为了营造真实的农村生活气息,电影中所用到的服装、被子、锅等道具,都是从当地村民家里借过来的。

黑白色彩+农村题材,这个艺术片竟然不闷?

提起黑白色彩+农村题材的电影,不少人都会以为这是部曲高和寡的艺术片,万万没想到,这部电影理解起来并不困难,甚至不少桥段都能让人轻松笑出了声,就像它原本的片名《小寡妇成仙记》一样,既充满了魔幻现实色彩,又带着些轻松的黑色幽默。

片中的小寡妇王二好并不能真的成仙,她只能对着村民们怒吼:“别逼我,逼急了我还成仙儿呢。”她善良的本性和孤独的反抗,是全片的最大亮点。影片的整体风格是冷峻与温情的奇妙融合,越到后半段越让人欲罢不能。《心迷宫》导演忻钰坤曾三次观看这部影片,并借用《大国志》中的话盛赞到:“荒诞就像是现实在呻吟,告诉你痛在哪里。”

《北方一片苍茫》剧照由于投资有限,《北方一片苍茫》选择了大量素人演员参与表演,这增加了影片质朴真实的气质,但素人演员的台词功底缺乏,同样也是无法回避的硬伤。

导演蔡成杰表示,为了展示出农村原有的生活状态,他在拍摄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取舍:“演员台词说错或者间断的地方没有去纠正,而是保留他们真实的说话方式,即使说错也可以重来,而不是打断他们直接喊停,打破氛围就得不偿失了”。

影片4:3的画面比例和以黑白色彩为主的呈现方式,呈现出独特的影像风格,片中的台词对白是导演老家原汁原味的方言,由于地处河北+辽宁+内蒙三省交界处,听起来很像大家熟悉的东北话,有种土掉渣的幽默感。

因为底色悲凉,所以才更要轻松以对。蔡成杰直言:“我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复杂的观影体验。在你感到伤心的时候能让你苦笑;而当你笑的时候,内心又带着酸涩的感觉。”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竟然能过审?

《北方一片苍茫》女主角田天剧照电影中充满不少“求仙拜神”的场景,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最终影片顺利过审,让不少人颇感惊喜。据蔡成杰透露,“审查部门有一些意见,但还是挺理解这部电影的,他们也觉得电影不是在宣扬所谓的封建迷信,其实是在观察普世的人性情感。我们也很积极地和审查部门沟通,过审之后影片的主线并没有太大变化。”在导演看来,“魔幻是基于极端的现实,现实有的时候比魔幻还

更魔幻。”影片中‘破损的镜子’、‘雪地里的白狐’、‘羽毛’等充满符号化的镜头多次出现,这些隐喻到底是何意义,蔡成杰并不想给观众一个标准答案。“影片中的非现实影像,也是我创作过程中的第一个动念,这样的表现形式非常有吸引力,通过这种方式折射现实,也能够更有力地表达叙事。”至于小寡妇到底是否“成仙”,蔡导同样认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

这部小成本的艺术片只打算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票房前景似乎并不乐观。不过,蔡成杰看得很坦然:“从筹备到开拍再到上映,每一个环节我都尽力了,能够有机会上院线让大家看到,已经很知足了。”

独家对话《北方一片苍茫》导演蔡成杰九天拍出处女作 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批判

独家对话《北方一片苍茫》导演蔡成杰

九天拍出处女作 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批判

:您拍摄《北方一片苍茫》的初衷是什么?

蔡成杰:《北方一片苍茫》的拍摄地点是河北省的承德市的平泉县,我们杀青之后这个县已经升级为市了,发展得很快。我从小在那里长大,一直在那读完高中。拍摄的这个地方是辽河的源头,它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我高中的时候学绘画,老师带我们去那里写生,所以有很深的印象,那里自然风光特别美。

《北方一片苍茫》剧照拍摄这个电影,是因为我最近回老家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跟我讲起那里的人和事,我很有感触,觉得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人们的变化还是挺大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些人物变得再戏剧化一些,做成几条线讲述一个故事吧。

寡妇王二好这个角色,在我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她是其中的一条故事线,写到后来我觉得她呈现了一个带有特殊身份的女性视角,她可以很灵活的把其它的几条线串联起来,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创作路径。

:您在当导演之前,还做过央视编导?

蔡成杰:对,去央视的原因也是因为一直想拍电影,就想无限地趋近它吧,起码进电视台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起码能摸到机器,能上剪辑台,拍的东西有剧情,还可以带着编剧创作,最终还能播出来。在没有机会拍摄电影之前,这其实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曾经在央视的经历对您拍电影有什么帮助?

蔡成杰: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对创作的训练以及团队的培养,我们拍摄《北方一片苍茫》的时候,包括化妆、服装、美术、道具、制片人都是在央视曾经合作过的老朋友,包括女主角田天也曾经合作过。所以拍摄起来大家很默契,相对来说过程比较顺畅。我在央视拍了很多剧情类的栏目剧,也是对视听语言的训练。

:有人说这个电影感觉很魔幻又很现实,您怎么处理这种魔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蔡成杰: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起码是基于现实主义的题材,大部分故事是有人物原形的,但情节有过戏剧处理。

但这不是一个批判现实的故事,它是一个相对带点魔幻色彩,带有一些民间传说的故事。我在故事构思的时候,就坚持不要带着批判的视角去讲述这些故事。我觉得我们没有权利去批判谁,我只是想去呈现它,我选择这样的一个带有魔幻的讲述手法,因为个人挺想去尝试的。我觉得魔幻是基于极端的现实,现实里面的一些心酸的东西会是魔幻的土壤,现实有的时候比魔幻要更魔幻。

被逼到绝境的女主角王二好和小舅子石头:但电影里村民的这种愚昧、麻木的状态,和女主角的对比也很强烈?

蔡成杰:我觉得并不是说是农村的麻木和愚昧,我更想展现的是人性本身贪婪冷漠和人性的善良温暖,他们之间的对撞。

我们聊起这样的故事,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立,王二好她拥有普通女性最基本的善良情感,以及人性的光辉,虽然自己的命运很艰辛,但是她还愿意用善良帮助周围的人,我觉得这种情感是非常普世的。

第一部电影怎么找到启动投资?制片人卖车 导演拿出积蓄,上吧!

《北方一片苍茫》导演蔡成杰、制片人焦峰、主演田天

:在拍摄的时候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蔡成杰:作为一个青年导演来说,第一部作品最困难的事肯定还是找资金,我也没有什么知名度,只是拍过一些电视的节目,想找到合理的专业的资金很难。当然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任何资方也不愿意承担风险,投资给一个不知道怎么回收成本的作品。最后没办法我们只好自己掏钱,基本上就来自于自己的积蓄。

:您和制片人都掏了一部分投资吗?

蔡成杰:我在央视的时候,制片人焦峰一直给我做摄影师,大家志同道合,平常经常在一起聊天谈电影。我们一直在想,是不是到了该创作的年龄,带有紧迫感,对创作很焦灼。焦峰之前也拍了一部电影,拍完之后他就说该你了,他那部片子我是做编剧,我给他写的剧本。

然后我们就冷静地琢磨说,那怎么办呢,也没钱啊。他恰好之前拍了很多广告,还卖了一辆宝马,说就这点钱,咱们就启动吧,也别等了。当时也在谈谁能帮我们投资点,但是到了最后开机的时候发现,这些都不靠谱全都没来。那干不干,那也得拍!

很多朋友们都过来帮忙,我们就说这是一个艺术片,都来搞艺术了,别聊钱了,大家也很开心,那就单纯帮导演一起做部艺术片,都拿了很少的薪酬,在大年初八,冰天雪地里拍了九天,反而大家都很开心。既然不聊钱了,大家就当做是过年的时候,一起欢乐一把。说得有点远,其实就是我和制片人,我们两个所有的积蓄,当然也借了很多钱然后就把这个事情做了。

:投资大概加起来是什么量级?蔡成杰:前期和后期加起来不到一百万,差不多这个样子,后面因为有了电影节的认可,我们又做了声音、画面的加强,达到院线标准,这些又都有投入,这些差不多有一百万吧。

制片人焦峰卖掉一辆车,用于《北方一片苍茫》的拍摄资金:拍摄时间仅用九天时间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快?

蔡成杰:其实我们最早预测是大概是15天两周左右。以前我们在央视拍片的时候,也经常是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去拍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就带着制片的思维。比如写完故事我们在去看景,就选择在这个镇的周围附近的地方去拍,就别跑出十公里以外的村子拍一场戏,这个转场时间就太浪费了。

还有各个环节的人都合作很默契,拿完剧本,我们这边面试演员、跟演员排练,美术道具就到集市上采买道具、改装房车,大家各忙各的,前期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把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扎实。

到了现场拍的时候就发现特别顺畅,比如说我们带着机器在前期做准备,第一遍看景,第二遍我们就把演员不带妆的情况下在现场,把摄影机架好把戏走了,走完一遍只差灯了,再拍的时候就是把机器架好,上灯,这个时间演员都不用走戏,到现场当你把氛围做好之后演员直接上就行了,所以拍摄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女主角田天:电影中女主角王二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人物,你怎么评价女主演田天的表现?

蔡成杰:《北方一片苍茫》是一个女主的戏,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男主角,它是一个群戏,只有王二好在挑大梁。我最早的想法是到当地去找一个非职业演员当女主,大概挑了十几个,有的是形象好,有的是特别想演爱演的,但最后还是觉得这个角色有很多内心戏,不是非职业演员能承担下来的

因为田天在央视的时候她跟我合作过,印象很深刻,她很专业又很敬业,到现场演戏基本上一条过。后来回北京我们两个对了三天剧本,觉得她还是可以承担这个角色,定了以就直接把她拉到农村去体验生活了。

那时候田天就是开着大金杯,找一个师傅让她在集市市场的空地练车,再找一个舞蹈指导教她萨满的舞蹈,又找一个手语的老师帮她学手语。她在农村老乡家里住了很长时间,去学刷锅、做饭,去大棚里摘黄瓜,跟老乡串门,每天回来给我汇报她观察生活的一些细节,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作状态,最终我觉得她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

蔡成杰:电影对白是家乡话,但不是东北话黑白色彩+4:3比例构图 都为叙事服务

蔡成杰:电影对白是家乡话,但不是东北话

黑白色彩+4:3比例构图 都为叙事服务

:电影中女主角的小舅子是聋哑人,为什么这样设定?

蔡成杰:这个确实是现场创作的一部分,我写剧本的时候他不是一个聋哑人。恰好我回去的时候找我的亲戚帮忙推荐孩子,他在当地的特殊教育机构教音乐。我发现那里孩子都感觉特别好,很羞怯的样子。最后我们选的孩子是听力障碍,他平时需要助听器,没有太多练习发声。所以我就赶紧回去把剧本都改了,把和他的对话改成手语,让田天就赶紧去学手语。

片中女主角王二好与小舅子小石头拍摄过程还是挺艰难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小石头,他不太明白我们在干什么。手语老师也告诉他,你要拍电影,会播出来这样的,但是到现场他听不见声音就很难调度。直到我们排练很多次之后,他才知道我们大概在做什么,结果小伙子进戏还挺快,到了后面自己开始给自己加戏。我们拍完就会给他看素材,他就知道我们在拍摄他。

:片中其它演员也是群众演员吗?蔡成杰:对,基本上就是非职业演员了,都是找的当地镇子上的老百姓。像演四爷的大爷都七八十岁了,他背词背得太狠了,完全按照书面的发音走。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还带点儿化音,他就说得特别书面化。

后来我觉得,还是每一场戏的氛围更重要一些,因为他们是非职业演员,我们也没办法说你这句话说错了就喊咔,你再给我来一条,我觉得这样得不偿失。因为如果你破坏了整体的一场戏的氛围不太好,不如允许他有一些错误,也更像生活本身。

:这个片子的视听语言也很独特,包括黑白色彩、还有4:3的构图,您当时是怎么设计的?

蔡成杰:剧本出来之后我跟摄影师,也就是我们的制片人一起研读,他给了我很多建议,比如用什么样的视听语言来讲述这些故事。其实黑白4:3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我们就带着机器,带着很多个镜头到现场去看景。

比如说平原上孤零零的一棵大树这个外景,你要是用传统的2.3:1就显得很窄,不如纵向的更像一幅绘画,室内戏它所有的房间很狭窄,像个盒子一样,如果我们用2.3:1的比例,可能就会三面墙都带上,会有变形的。

农村房间里满墙贴的都是年画,那些年画不是我们美术做的,就是老乡自己贴的。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很有生活气息,应该多展现,所以也觉得这种竖的构图比较好。包括片中的大雪也是为了叙事本身服务:这是一个冰冷的地方,才显出来二好的温情,她的善良有一些温暖,所以黑白画面和大雪,这些都是对电影基调的塑造。

:电影中的对白是东北话吗?蔡成杰:其实它不是东北话,就是我们老家的话,河北平泉的话。因为我们家那是三省交界,离承德100公里左右,再往北60公里不到就到内蒙,往东北也不到100公里就到辽宁,它的语言很杂糅。很多观众看完说你这东北话怎么不标准,这确实不是标准的东北话,但有点东北味。

《北方一片苍茫》顺利过审没大改蔡成杰:隐喻没有标准答案,希望观众自己解读

《北方一片苍茫》海外版海报:这个片子获了很多奖,包括First影展大奖还有国外影展的奖项,获奖后你自己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蔡成杰: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拍摄这个电影的时候,没想到电影能够走多远,就觉得能把电影完成,如果能有认可最好。在First电影节入围又提名了,最后获得了奖项,这给我们创作者增加了很多信心。

最高兴的是遇到了很多喜欢电影的人,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孤军奋战了,进入了一个很好的电影氛围,大家在一起开心地聊着电影,好像平时那些平庸的生活,变得可以忍受了。

:您对这个片子的票房有期待吗?蔡成杰:从筹备到开拍再到上映,每一个环节我都尽力了,能够有机会上院线让大家看到,已经很知足了,这些都是我从来之前没有想过的,所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大家都是在努力学习。

:为什么把片名从《小寡妇成仙记》改成《北方一片苍茫》?

蔡成杰:《小寡妇成仙记》最早写的时候还是特别有所指,故事核就是“小寡妇成仙记”,现在如果说进入院线能和更多的人见面的时候,我认为还是在向另外一个方向去看,跳到一个大的视角,看的是一个地域所有人的情感世界,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北方的状态,而且更虚化一些,这样我觉得还是更符合影片的整体的基调。两个片名是不一样的感受吧。

:电影在过审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不少人都评价这部片子能过审挺让人惊讶的。

蔡成杰:有一些意见,但是审查部门还是挺理解这部电影的,他们也觉得这部电影不是在设置一些所谓的封建迷信之类的,其实是在观察普世的人性情感层面的东西。我们是很积极地在和审查部门在沟通,关于一些意见,我们写了很长的信给他们,根据他们的每个意见做出一些解释,应该说积极的沟通是起到作用的。审查之后影片的主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影片中“破损的镜子”、“雪地里的白狐”、“羽毛”等多次出现,有何寓意呢?

蔡成杰:我本人或者是电影里,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个是电影它本身带有的多义性,我觉得这种电影应该具有多义性。我特别不喜欢给标准答案,因为电影已经拍完了,观众每个人对他都有自己地解读才好。如果我们框定一个标准答案,那还拍电影干嘛?看电影本身就可以了,我给大家过多的赘述属于画蛇添足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