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福:爱迪生忘了发明的初衷

2019-08-29 18:48:53 来源:时光网

《电力之战》海报洛杉矶讯 能看到好莱坞最棒的演员中的两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迈克尔·珊农,分别饰演在工业革命中争夺电力掌控权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这场面光是想想都非常诱人。

由马丁·斯科塞斯监制的《电力之战》不仅做到了上述那些,而且还是颁奖季的强势竞争者;特别是对于康伯巴奇来说,他曾在2015年因在《模仿游戏》中对二战电码译员阿兰·图灵的出色演绎而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然而,《电力游戏》于2017年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影评人的评价是:影片缺乏能量和火花。

三周后本片的美国发行商老总哈维·韦恩斯坦被控性侵,这意味着《电力之战》被雪藏了。影片导演阿方索·戈麦兹-瑞洪(曾指导《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还有《欢乐合唱团》和《美国恐怖故事》中的几集)曾说到韦恩斯坦对影片的改动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当韦恩斯坦公司破产、本片另寻下家时,戈麦兹-瑞洪立即开始制作自己的剪辑版本,加入了五场戏,并剪去了10分钟片长。当《电力之战》于两周前在英国上映后,影评人依旧没被打动。《卫报》的彼得·布莱德肖写道,这部电影“有亮点,但其本应有比这多得多的光芒”。

不过,鉴于现在上映影片中可看的并不多,《电力之战》还是值得一看的。

影片的主演们并没有回来参加宣传活动也是情有可原。之前在多伦多的时候,我曾与康伯巴奇、珊农和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尼古拉·特斯拉)在灰雁伏特加的一场活动上聊过。这三位高大英俊的演员边啜饮鸡尾酒边说着话,使得那场活动比第二天的正式记者会(我也参加了一些)要有趣太多了。

《电力之战》的编剧Michael Mitnick向大家说了说他是如何开始写这个故事的,并将其和VHS与Betamax之间的家用录影带之争做了类比。爱迪生掌控了电力的直接使用权,而威斯汀豪斯在特斯拉(一位塞尔维亚移民,起先为爱迪生工作,而后转投威斯汀豪斯)的帮助下,不仅了解了交流电的优势,更发明出了一种发电装置。

正式中字预告 “这是个基本的故事,关于世界是如何缠满电线的故事。我之前从没看过这类作品,” Mitnick说道。演员们也都表示没看过。

康伯巴奇:“我对爱迪生的了解非常少,但后来我发现了这个男人本人,与宣传中刻画的自己之间的明显区别,包括品牌、进步、研究、发展和制造方面。

“他会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步步走到被称为‘门罗帕克(位于加州)的巫师’,而那时候他还很年轻,就成为了一切的王者。当这一切受到威胁时,会发生什么?这部电影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变得不再正直,甚至有时应受到谴责;他甚至忘了,发明这种东西的初衷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这回事。我看过一本特别好的书叫《光电帝国》(Empires of Light),然后又开始看一些传记和不同观点,这些明显都是向着特斯拉的,他被描绘成了至今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的人。”

在特斯拉转而为威斯汀豪斯工作后,爱迪生的求胜欲望变得异常强烈——他做了数百张传单和小册子来宣传交流电的危险,并通过电击小动物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这些危险,声称小动物们都被“威斯汀豪斯化”了。爱迪生对电椅的投资(实际上发明者是一位叫Alfred P. Southwick的牙医)也造成了他与威斯汀豪斯的另一场对抗。

在康伯巴奇扮演过的所有角色中,这位英国演员说,他演爱迪生时需要“比较多的理解与共情心”。

“我始终觉得他没摆脱掉卑微出身的影响,就是那种对成功和控制的需求从未降低。这是个丑恶的事实,这就是非常人性的东西。但其中还是有一些救赎的,比如他承认过自己错了,即使他还是因为想设起高高的防线而申请了无数的专利,把大家拦在自己的发明花园之外,这与‘更具合作精神的’乔治·华盛顿完全相反。

“为什么不要个更大的花园呢?当然那看起来更好,但毕竟我们没在那个环境中。个人而言,我对名誉及其如何侵蚀正直的话题很感兴趣。”

对被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的爱迪生,康伯巴奇有自己的考虑。“我也扮演过其他名人,比如阿兰·图灵,还有像夏洛克·福尔摩斯那样的倍受喜爱的虚构角色。这些角色都有将其奉为神的众多粉丝,比你开始接手作品早多了。所以你必须心怀敬意。”

珊农在接了威斯汀豪斯这个角色后,情况跟大多数观众也差不多。“对我来说,威斯汀豪斯只是个出现在我家产品上的名字,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个真实存在过的人。他永远都是那么无欲无求,从没想变成传奇或是散发光芒的那种人。

“他勤奋地努力创造可以帮到人们的东西。从前我只知道名字,现在能对上他的脸,这其实是个愉快的过程。威斯汀豪斯在死前毁掉了所有关于他生平的文件,所以他就像鬼魂一样。没人会说他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因为压根没人知道。”

霍尔特:“我读过一本叫《白城魔鬼》(Devil in the White City)的书,知道一些关于特斯拉的事,还有1893年世博会的事(那也是交流电流行的时候)。研究一些关于特斯拉的东西是拍这部电影最大的乐趣。他是那么有远见,想象力和发明也令人赞叹。

“但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无私——放弃了太多,只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他没法正常申请专利,也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骨子里他就是个具有气质的人,还有点强迫症和洁癖。有很多小事都让他显得有那么点儿奇怪。”

珊农:“有一个观点是,威斯汀豪斯对爱迪生和特斯拉都十分仰慕,所以他并不想与他们的任何一人有什么争执。他只想跟爱迪生坐下吃顿晚餐。”

康伯巴奇:“这是部关于误解及错过的机遇的电影。爱迪生真的油盐不进,他只想听他愿意听到的。是他发起了一场本不应发生的战争,这也是广为人知的故事了。我从研究和信件中了解到,爱迪生的确对威斯汀豪斯有敬意,对特斯拉也是。他只是不想听到关于直流电/交流电的纷争,而这也是他发起战争的原因。他们其实是有可以一同工作的立场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已经超出了人类范畴,这已经是在表达,商业可将其变得消费化和利益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这些人是那个飞速进步时代的年轻先锋,而他们本可以携手成为人类进步史上的火把。”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些演员在拍摄时,并没有很强大的专业知识基础。

“我在上学时物理很差,”43岁的康伯巴奇坦白说,“电路板曾让我抓狂。但我喜欢画电路图,只是开关永远不在对的地方,小灯泡也从来不会亮起来!所以我对在物理领域研究的男女都十分尊敬。

“每次饰演这种天才型人物时,我都尝试着至少从最浅薄的层次去理解一点。当明显优于直流电的交流电出现后,他为什么还执着于前者,我能理解他的想法吗?这对我来说比起科学性难题,更像是人文类的。所以回归商业、卖掉他的点子,使得他无法前进。”

珊农:“就像本尼迪克特那样,我自己根本无法想到(威斯汀豪斯所想到的)那些东西,”44岁的他说道,“对于这些发明的制造并不是最吸引我的,最吸引我的是这些人在这些发明问世后利用它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思考这些东西是不是真正有帮助的。”

霍尔特:“我理解所有东西,我觉得这在我的表演中有极大的体现,”这位29岁的年轻人开玩笑道,“我们请来了一些人给我们上科学课,老实说,这让我非常紧张。我试着去听懂,但却生出了更多疑问。”

康伯巴奇对霍尔特说:“但你表现很好啊。你真的能知道他在讲什么。我从第一尼古拉斯·霍尔特饰特斯拉页就无法继续了,你还一直坚持下来了。”

霍尔特:“特斯拉最出众的是,他能在不做出模型的情况下,在脑海中创造一些东西。他说自己能在想象中试运行,并解决一些问题。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会觉得:‘老兄,你是疯了吧。那是不可能的。’”

“特斯拉在利用瀑布产生的水力发电时就有了这种远见。他可以看到这种起起伏伏,因为他目光真的非常长远,以至于很多人不能理解。他落得身无分文,却又从那种情况下崛起。他个人也是有很多人生起落的。”

《电力之战》中传达的那种“谁掌握了电力,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信息,在今天同样适用。

康伯巴奇:“特斯拉大概比别人领先了一个世纪左右,我觉得埃隆·马斯克以他的名字命名电动汽车是非常、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你们能谈谈自己与电力的联系,还有其造成的一些环境问题吗?

珊农:“这些人把猫从麻袋里放了出来,然后我们现在需要应对其带来的问题。我觉得电力造成了许多问题,但将其本身视作一个问题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电力为我们做了很多,现在也是如此。我觉得它并不是劫难和悲观的。”

康伯巴奇:“你说的对。我们并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我觉得自己很伪善——坐飞机来到这,跟你们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屋顶上聊天,太阳是这么的热,而这温度一部分是因为我坐的飞机所排放的尾气而变得这么高的。

“当你身处这一行,你很难去谈论一些环境问题,我觉得我们已经找到了好的方向。问题是,你需要光来打到镜片上拍摄电影,或是一些数码设备,那也需要光。自然光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所以你需要电来完成故事。”

“在片场,有一些环保的方法;我们可以控制如何送大家到片场。我觉得电力汽车是必需的。它可以送你到片场,你工作的时候可以给它充着电。我不知道为什么片场上有些人没这么做,可能是因为现在的花费还比较高。这需要大量生产,供应跟上需求。市场上像特斯拉这样的品牌应该想办法降低这类产品的售价,还有普锐斯和雷克萨斯那些混合动力车。从个人层面上来讲,我确实尽量循环使用东西,也尽量去反复穿着一些服装。”

这几位演员都觉得,与这些合作伙伴一同工作是吸引他们加入的一大原因。

“我和本尼迪克特其实最后只有一场戏是一起拍的,我也一直很期待那场戏,”珊农说,“拍摄是从爱迪生的角度开始的,那时候我很忙。我来的时候,多米尼克在生孩子,那太疯狂了。所以我们暂停,转而拍摄我角色的故事,我们在布莱顿展览馆见面了(世博会的戏份就是在那拍摄的),我记得那是我见过的最酷的片场之一。在威斯汀豪斯的家中拍摄很令人兴奋,那些地方位置都很好。我之前跟尼古拉斯(霍尔特)拍过另一部片子(在2014年的反乌托邦科幻电影《年轻人》中,他们因为水而对峙),在那里面他杀了我。所以这次我们友好多了。”

霍尔特:“我跟乔治在酒店房间那场戏很赞。”

康伯巴奇:“我听说他们俩都要出演的时候,简直欣喜若狂。迈克尔(珊农)是我们最重量级的人物之一,他是真正的主角,他让电影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还听说他演戏剧也是一流。我喜欢我们对戏的部分。那让我提升了不少,是非常重要的时刻。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的会面可以说是慰藉性的,也以一个问题结束:‘为什么不共享荣耀呢?为什么不享受结果,然后一同前进呢?’然后爱迪生前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并成为了那个领域的暴君。”(当然,那次会面是虚构的。)

“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转向霍尔特),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能和他合作我也非常激动。因为他太有趣了,我经常被逗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