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对话:从边疆雪山走出来的双料影帝

2019-09-26 09:00:12 来源:时光网

自从柏林凯旋归来后,王景春被公众提及时再也少不了“影帝”二字头衔。今年2月,凭借着在王小帅执导

《地久天长》中的表演,王景春拿下欧洲“三大”之一柏林电影节的影帝桂冠。

拿下过“三大”影帝的华人演员不多,不过前面也已经有过几位。但是莫名地,“影帝”二字用在王景春身上显得尤其自然,公众很轻松地就把“影帝”和王景春的名字稳固捆绑在一起。稳扎稳打、专注表演、不靠颜值、实力派,这些王景春身上的标签,正吻合着我们对于“影帝”的理解和期待。再加上此前已经凭借《警察日记》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以上也许就是我们如此自然地接受王景春是“影帝”这一事实的原因。《地久天长》折桂之后,各种采访、活动接踵而来,王景春的工作生活变得繁忙起来。不过他坦言,心态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演戏”。王景春的最新作品、也是《地久天长》之后的首部作品,是根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真实事件改编的《攀登者》,同片演员还有吴京、章子怡、张译、胡歌等。带着这部影片,他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野。

边疆、雪山、冒险、牺牲...是伴随长大的东西

新疆阿勒泰的雪山对于雪山、边疆、冒险和牺牲,王景春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这些都是他成长记忆的一部分。

1973年,王景春出生于新疆阿勒泰,中国最西北角的土地,巍峨绵延的雪山是阿勒泰标志之一。

王景春的父亲是一名军人,1964年当兵分配到新疆乌鲁木齐。1969年,中苏边界爆发冲突,那时候已经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当秘书的父亲,主动申请调往边防一线。

“老一辈人,特别是军人,对祖国和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王景春这样理解父亲。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没有太长时间,中国努力维护着自己的领土完整,同时渴望在各方面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电影《攀登者》预告就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发生了《攀登者》中所描绘的两次珠峰登顶行动。1960年,中国与尼泊尔谈判珠峰领土归属问题,为了宣示主权,中国登山队从中国所在的北坡登顶珠峰。北坡自然条件险恶,此前从未有国家成功从这侧登顶,中国率先完成了这一创举。

然而由于这次登顶发生在夜间,未留下影像资料,也没有得到世界普遍的认可。渴望证明自己的中国人再度奋起,1975年向珠峰发起第二次冲击,最终九名队员成功登顶,也首次公布了中国精确测量到的珠峰最新高度。

王景春的父亲在最艰苦的红山嘴边防站驻扎了整整17年。红山嘴边防站被称为“雪海孤岛”,每年大雪封山的时间在8个月以上,上山下山特别艰苦,开车、骑马、滑雪板,一路要换好几种方式。“我父亲带我上过两次冰封山”,这至今是王景春难以抹去的回忆。

《攀登者》的拍摄是在冬天,天气寒冷,演员们需要上演不少惊险动作戏份。“过来人”王景春却认为已经很幸运、很舒服了,“因为我们也没有上到珠峰上去拍,没有去实景拍摄。”。

电焊、车工、卖童鞋、业务员…所有经历都是演戏的养分

“你说我这个经历比较曲折,我不赞同,你知道吗? 我这个不叫曲折,叫丰富,你知道吗?”王景春在听到记者形容他的经历“曲折”后反驳道。

1986年父亲调回乌鲁木齐,王景春也从成长的阿勒泰转学到乌鲁木齐。转学的不适应导致他成绩落下了,中考后,王景春选择去技校学习电焊,并最终拿到了五级电焊工证书,差点留校任教。

这段经历,后来在《地久天长》中被充分利用了。他所饰演的工厂工人刘耀军在片中有不少做电焊的场景,都是他亲自上阵。除此之外,车床、切割、磨刀、抡锤子他都样样懂。

王景春自小就展露出艺术天赋,小学五年级就演小品上过电视。技校毕业后,原本应属于化工系统的王景春,被要到了商业系统,给新疆百货大厦工会搞宣传工作,后来他给工会排的小品还在区里拿了一等奖。

但他觉得男孩儿还是应该跑业务,于是调到商场的鞋帽部负责卖童鞋。不过即使是卖童鞋,王景春细腻敏感的艺术家天性,没有停止对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曾和朋友分享:“有钱人付钱时,直接把钱一扔就走;家庭生活好点的,不紧不慢地把钱点清;穷困的,眼神绝不看售货员,会紧紧死死地盯着钱,十块、五块、一块、一毛,很小心地点,担心数错时还会把纸币抽回来使劲搓。”这样深入细腻的体察,为他之后塑造形形色色的角色打下基础。

哪怕是成名之后,王景春仍不忘多经历、多观察。他去长江商学院报道的第一天,就跟同学们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是“卧底”,“我要到你们这些企业家当中来,青年才俊、社会精英当中来,看看你们平时生活中工作中是怎么样做的。你们要小心,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呈现在我的艺术作品当中。”

“现在我演个企业家,我一下马上就想到谁谁谁谁。做实业是什么样的,做电商的什么样的,做金融的怎么样的,做管理的是什么样的,马上就想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一个图一样,典型的语言,举止状态都可以出现在我的脑子里。”王景春兴奋地说道。

王景春饰演的贺龙《攀登者》中,王景春饰演的是75年登珠峰行动的政委、前线总指挥赵坤,而这也跟他之前演过的一个演艺经历有着神奇的联系。王景春曾在2017年的《建军大业》中饰演大元帅贺龙。建国后,贺龙担任首届国家体育总局的局长,60年登珠峰的行动就是由他发起。

尽管在现实中难以找到直接的原型人物,王景春自己心中有赵坤这个角色的完整“人物小传”:“我一直认为我所饰演的赵坤,就是贺龙120师部队出来的。他一直跟着贺龙,从八路军开始、再到解放军,最后咱们解放了以后,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时候,他就转跟着贺龙一块去了体委。”

“能够去在参加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行动,能当前线总指挥,这也肯定是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走过来的人,才能够去担当这个重任。没有过这些经历的人,他是担当不了这样的一个责任。”王景春这样理解他的角色。

尽管大多数时候演的是平凡人物,仅有一次的“大人物”饰演经历却帮助他走进了现在的角色。只要是经历过的,永远不会是浪费,指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呢。

“我觉得我还年轻呢”

19岁时,王景春去市歌舞团找朋友,遇到了去那挑演员的朗辰。朗辰那时候刚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分配到新疆的天山电影制片厂工作。王景春早期作品《都市男女》王景春凑热闹的表演吸引了朗辰的注意,朗辰当即建议他,可以考虑报考上海戏剧学院。之所以没有推荐他报考自己母校北影,是考虑到他的形象并非俊男靓女,可能不会受到北影的青睐。朗辰的话点亮了王景春的人生。父亲生前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上大学;没有上过高中,只能通过艺考去上艺术类院校。这一下子成为了他的不二选择,成为了他不惜付出一切去奋斗的方向。王景春拉着两个朋友一起,“死皮赖脸”地成为了朗辰的学生。白天上班,晚上跟着朗辰学表演。23岁的朗辰带着3个学生到处找录像带看。通过这段经历,王景春知道了什么是好的表演,好的演员是什么样。王景春和同班同学陆毅合影1995年,22岁的王景春拿到了上戏的录取通知书。因为超龄一岁,他是被特招进去的,通知书下来的时间比别人都晚了两三天。上戏表演九五级,他的同班同学还包括陆毅、鲍蕾、薛佳凝、罗海琼等等。比别人年纪稍大、花费更多努力进来的王景春,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常常拿奖学金,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上影厂呆了一段时间,赶上影视寒冬,电影厂都不拍电影了。寻思着怎样才能继续提高自己的王景春,开始了“北漂”生活。“从一开始没人认识,到慢慢地通过表演有人认识你,有人开始用,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王景春这样形容这段经历。2013年,40岁的王景春拿下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2019年,46岁的王景春成为柏林影帝。相比于当年的同学们,他取得成就的时间稍稍晚了点,不过他对此不以为意:“我觉得我挺好的,我始终没有落下过,我始终在这条路上走着,慢慢走着,我觉得路还长。”“我还年轻呢。”他说。

采访实录精华

:你这次在电影《攀登者》里面饰演一个指导员?王景春:政委,前线总指挥,很厉害的。:之前比较多地饰演相对平凡的人物,演领导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王景春:可能你们都觉得我演小人物什么的,比较平凡的人,其实我演过贺龙,贺龙可是咱们国家的第排名第五大的元帅,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局长。我一直认为我所饰演的赵坤,就是这个政委,他就是贺龙120师部队出来的。他是跟着贺龙,是贺龙部下,从八路军开始、到解放军。最后咱们解放了以后,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时候,他就转跟着贺龙一块去了体委。能够参加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行动,能当前线总指挥,这也肯定是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走过来的人才,能够去担当这个重任,没有过这些经历的人,他是担当不了这样的一个责任、这样的一个重要的任务的。政委是一个核心,是指导大家往前走的一个最关键的人物。其他人是在攀登,他们要去锻炼身体,要去加强体能,他们有很多很惊险的地方。但是其实作为赵坤来说的话,作为政委来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怎样来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这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父亲是军人,你在边疆长大,对此次塑造角色是否有帮助?王景春:有的。父辈的经历我们都是知道的,也能够感受得到。而且我们小的时候一直在部队大院里头呆着,所以说那都是耳熏目染的。新疆的话,就上个月,我刚刚去了一趟塔什库尔干,我去了国门,就在慕士塔格峰底下,我就在那呆着。然后看着那个山拍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们在拍《攀登者》的时候。海拔那么高,海拔五千多,呼吸都是非常沉重的,会喘,行动也是慢。你想想如果能上到八千多,那是多么的难。:你的经历感觉比较曲折,做演员之前经历过很多。你表演的天赋什么时候开始显现出来?王景春:你说我这个经历比较曲折,我不赞同,你知道吗? 我这个不叫曲折,我叫丰富,你知道吗?我学过很多,我在上戏剧学院之前,在从事专业道路之前,我上过技校,我学过电焊工,完了学过车工,完了以后我又去了工会。我又去站柜台卖过童鞋,也在办公室里工作,做过业务员。这只是我丰富的生活阅历。其实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我们表演来说,是非常有好处。你说表演天赋,不谦虚的说,我小学五年级就已经上过电视了,演小品。我觉得如果天赋最早,应该是那时候。:为什么毕业后会去百货公司?王景春:我就是因为太有才华了,他们才把我要到那个单位去了,你知道吗?不然我是另外一个单位,我是化工系统的,他们把我要到商业系统去了。我给上班的新疆百货大厦,给他们排节目,后来我们这个节目还在区里面拿过奖,拿过一等奖。所以他们说这小伙子太有才了,赶紧把他叫到我们单位来,就放在工会机关就搞宣传。:上戏时你跟陆毅、薛佳凝他们是同学?王景春:是同班同学。表演九五级两个班,一个本科班,一个藏族班。:他们取得成绩比较早。王景春:但是我也觉得我挺好的,我始终没有落下过,我始终在这条路上走着,慢慢走着,我觉得路还长了。:大学的时候,你有特别擅长的领域吗?王景春:我全能,我什么都可以。我那时候小生也行,老生也行,就女扮男装没演过以外,其他都行。而且我回课也特别好,是拿奖学金的好学生。挺乐观的。:后来为什么选择去北漂?王景春:因为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分到上影厂了,上影厂也有宿舍,我也有戏拍,也挺好玩。后来我们赶到了影视的寒冬的那时候,那个时候是最惨的,电影厂都不拍电影了。我想,怎么样能够在艺术上获得更好的提高——那就要去北京。北京其实是提高自己去的,我觉得不是一个为生存的问题。生存的话,就没必要说一定要去北京,对吧?所以上海生活的挺好。北京的话就为了想把自己的艺术上更好的提高。:柏林影帝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成就。还有什么没有实现的愿望?王景春:我要打败法西斯。以后告诉你涵义,现在不能说。

:你在微博上经常跟一些年轻的流量小生互动,鹿晗、王源等等。你有什么特别的跟年轻人相处的方法?

《我是证人》王景春和鹿晗首次合作王景春:这两个都是我的跟我演过戏的。鹿晗跟我缘分比较深一点,我们俩一块演了三个戏。他是我大侄子,我也特别喜欢鹿晗这个人。王源饰演过我的儿子,《地久天长》。我觉得这两个孩子都很不错,都是非常用功,很好的孩子。他们对我非常尊重,我也很愿意跟他们在一块进行交流。

我没有戴过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是通过平时生活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我觉得这些孩子都特别好,我愿意跟他们在一块。我当个大哥哥一样不挺好的。

:你觉得他们演技上还存在什么有待提升的地方?

《盗墓笔记》王景春再度和井柏然、鹿晗合作王景春:我跟你讲一个例子,其实挺好玩的。井柏然拍的第一部戏(《女孩冲冲冲》),是跟我演同学的。后来十年以后,我们又拍了《盗墓笔记》。

演第一部戏的时候,他是刚刚参加过选秀,我们每天在一起拍戏,他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我是知道的。但是到了十年以后,我们拍《盗墓笔记》的时候,他是完全按照一个职业演员的要求来要求他自己。在拍戏的四个月当中,没有离开过剧组,他就住在剧组给他安排的房间里面。就在北京的通州,他也没回过家,整整四个月。每天练功,有他的戏拍戏,没他的戏练功。

王源和鹿晗也是一样的,小年青们对自己的业务都是非常用功的。大家可能都只能看见他们光鲜一面,其实他们在底下用功的时候,吃苦的时候,大家都没看见。我们是看得见。

:除了演员身份外,你还和廖凡创立“春凡中心”,推广艺术电影;你还去长江商学院学习,对整个电影产业进行思考。你是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感吗?

王景春和廖凡哥俩好王景春:肯定是吧,尤其年龄越大了以后。我们还是比较热爱艺术电影的,特别希望去推广艺术电影,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去接受艺术电影。

我为什么要去长江商学院去上学?其实我去不是去上学校,我是当卧底去了。当时我的开场白就跟他们说,我要到你们这些企业家当中来,青年才俊、社会精英当中来,看看你们平时生活中工作中是怎么样做的。你们要小心,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呈现在我的艺术作品当中。

我体验生活,观察人物去了。因为我们要去演一些角色的时候,必须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了解,不能说我要去演一个企业家,我就自己道听途说,看看书本,自己想象来演一个。不是这样。需要有生活依据和生活源泉。这是我的工作。我不是去为了中国电影事业怎么样的,将来的市场产业去奋斗,不是这样的事情。我是干我自己本身去。

现在我演个企业家,我一下马上就想到谁谁谁谁。做实业是什么样的,做电商的什么样的,做金融的怎么样的,做管理的是什么样的,马上就想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一个图一样,典型的语言、举止状态都可以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这是个资料库,我摄取资料去了。

:演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什么不同?

王景春: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任何一个电影都有它的艺术性,商业电影也是一样。电影就是一个视听语言的一个艺术。但我觉得,可能那种爆米花电影不能太多了,天天都是爆米花电影,就觉得...

电影是有多样性的,有各种各样的。所以这次我看到《哪吒》我就特别高兴,我看了好几遍,我就觉得特别喜欢。你说它是爆米花电影吗?(很多人会想)不就是动画片嘛。里面有多少跟咱们中国人共情的东西,对吧?

:40岁东京影帝,46岁柏林影帝,你是否觉得自己属于“大器晚成”?

王景春亲吻东京影帝奖杯王景春:我觉得在艺术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路还长着。如果说我是大器晚成,那么今年上影节有一个96岁拿了最佳男主角的人。我觉得我跟他比的话,我还很年轻。

奖项来说,对于我们其实最重要的是专业的认可。主要是我们演了一个好角色。我看到现在很多人喜欢看《地久天长》。我走到喀什的街头,会被一个游客拦住,说你是王景春,我特别喜欢《地久天长》,我看了两遍。我走在国门最西边的地方,碰到游客,对着我喊“我看过《地久天长》”。那海拔很高,他就对着我喊。

我觉得非常高兴。这个是我觉得最激动的一件事情,比任何奖项都更高兴。有更多人喜欢我所塑造的角色,他们欣赏我的表演,我觉得是非常重要。这比奖项来说是更重要。

我还年轻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