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1950】《青春的十字路》(1934)导演安忠和。韩国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电影。

【1930-1950】《迷梦》 (1936)导演杨周南。韩国现存最古老的电影之一,纪录了朝鲜半岛30年代的生活日常,同时表现了社会对新女性的焦虑。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场景着力表现首尔的街道与交通,原因是这部电影原本就是殖民政府交通部门订做的交通安全宣传片。

【1930-1950】《自由万岁》(1946)导演崔寅奎。高丽映画协会制作,朝鲜光复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全长80分钟但仅存51分钟残本。

【1950-1960】《稗牙谷》 (1955) 导演李康天。影片聚焦朝鲜战争休战时期的志异山驻扎游击部队,讲述了一个桃色案件引起了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小团体的崩溃,由于正面描写了游击队员形象,违反了当时的“反共法”,一度成为禁映作品。

【1950-1960】《未亡人》 (1955) 导演朴南玉。该片结尾部分遗失,而目前可以放映的部分也是在结尾十分钟丢失音频的不完整版本。

【1950-1960】《自由夫人》(1956)导演韩滢模。影片反映了解放后的韩国社会受到近代化、资本主义及西欧文化的复合影响,女性逐渐以独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过去被强烈隐忍的原始性欲得到觉醒。

【1950-1960】《出嫁的日子》(1957)导演李炳逸。最初在海外获奖(亚太电影节最佳喜剧奖)的本土电影。

【1950-1960】《地狱花》(1958)导演申相玉。影片背景“美军基地村”很好地勾勒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尔地区混沌的面貌,片中的“洋公主”指带有西方混血的韩国女子,她们行为大胆,并赤裸裸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欲,自然也成为“新女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60-1970】《下女》(1960)导演金琦泳。导演中期代表作,也是他的“下女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以“楼梯”为线索,将整个房间划分为两层,运用怪异的景别和不和谐的音效带给观众极端的恐怖感。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对于空间概念的运用也借鉴了该片。

【1960-1970】《误发弹》(1961)导演俞贤穆。影片通过从朝鲜到韩国的宋哲浩一家的生活,生动描绘了五十年代,韩国百姓在美军管制下贫困和黑暗的生活。该片由于思想过于阴暗,以及与敌对国朝鲜有关联曾被禁映,多年后才重见天日。

【1960-1970】《马夫》(1961)导演姜大振。优秀的韩国新现实主义作品,曾经入围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最终捧获评审团大奖。

【1960-1970】《房客与妈妈》(1961)导演申相玉。影片清新的格调、矛盾的情感在当时受到极大欢迎。这样的故事即使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这部电影至今都还在韩国历代最优秀作品中排名前列。外国专业人员搜集韩国电影资料时,都不会漏掉这部电影。

【1960-1970】《一去不回的海兵》 (1963) 导演李晚熙。韩国主旋律电影,流淌着浓郁的美式价值观,被视作60年代韩国电影的代表作。

【1960-1970】《渔村》(1965)导演金洙容

【1960-1970】《赤脚青春》 (1964)导演金基悳

【1960-1970】《金药局的女儿们》(1963)导演俞贤穆.一出真实的在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女性和传统阻碍力量斗争的历史剧。人物群像式的多线型叙述结构,为原本沉重的故事增添了不少活泼的亮点和趣味。利用梦境和巫术所营造出的恐怖场面带给观众的紧张和不安感的真实度也堪称一绝。

【1960-1970】《雾津》 (1967)导演金洙容。本片故事根据韩国现代主义文学著作《雾津纪行》改编。导演金洙容被称为“韩国的安东尼奥尼”,全片以欧洲式现代主义电影的拍摄手法来完成,是韩国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作。

【1960-1970】《将军的胡须》 (1968)导演李星究

【1960-1970】《再爱我一次》 (1968)导演郑素影

【1960-1970】《休日》 (1968)导演李晚熙。《休日》表面上是一个身份、阶级不被社会所认可的男青年在遭遇爱情后历经的磨难故事,而实际却有许多的暗喻在里边,极具脱离时代正常轨道的先见之明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导演李满熙所一直推崇的“艺术主义电影”的精神也得到了一贯的出色贯彻。

【1970-1980】《火女》 (1970)导演金绮泳。本片是金绮泳继《下女》、《虫女》后的“下女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和前几部叙事的框架类似,只是本片更强调在非常情势下的女性心理。

【1970-1980】《星星的故乡》 (1974)导演李长镐。电影带着批判地态度眺望了在男性暴力、父权家长制支配的思想体系下,近代化的过程中被牺牲的年轻女性们。

【1970-1980】《傻瓜们的行进》 (1975)导演河吉钟

【1970-1980】《去森浦的路》 (1975)导演李晚熙。该片是李晚熙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李满熙是在对本片进行后期剪辑的途中病倒在工作室里的,之后被送去医院后抢救不治逝世。因此,剧组的工作人员透露:“大概他也意识到这也许是自己人生最后的电影,所以尽管气色看起来不太好,但拍摄的每天他都是精神饱满的,几乎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影片所凝聚的心血,可见一斑。

【1970-1980】《英子的全盛时代》 (1975) 导演金镐善。韩国70年代的通俗剧,讲述底层故事,现在的电影很难再看到这样的“真实”了。

【1970-1980】《机器人跆拳剧场版》 (1976)导演金青基。在韩国家喻户晓的漫画作品《机器人跆拳V》在1976年首次被搬上了韩国大银幕,那之后又分别在1976-1978年间推出了三部续集动画电影,可谓韩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1970-1980】《冬天的女子》 (1977)导演金镐善。本片是对现代女性的性伦理观念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公映后引起热评。保守人士认为这是一部令人瞠目结舌的淫乱作品,但是该片在青年观众群里却受到追捧,甚至创下惊人的票房纪录。

【1970-1980】《异鱼岛》 (1977)导演金绮泳。《异鱼岛》是导演金绮泳上个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金绮泳的重要标签之一“魔性美学”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气氛怪诞,还融入了强烈的原始气息。而电影的发展脉络则与经典影片《公民凯恩》雷同。

【1980-1990】《刮风的好日子》 (1980)导演李长镐

【1980-1990】《最后的证人》 (1980)导演李斗鏞。韩国电影中少有的典型的犯罪推理片,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韩国电影终于走出了70年代独裁黑暗统治。

【1980-1990】《曼陀罗》 (1981)导演林权泽。优秀的佛学电影,出色的表演和镜头的运用使之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1980-1990】《矮人射出的小球》 (1981)导演 李元世。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近代化进程中社会底层人物无路可走的悲惨人生,在上映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该片可谓韩国电影现实主义潮流一部绝对不能忽略的作品。

【1980-1990】《避幕》(1981)导演李斗鏞。擅长导演动作片的李斗镛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开始尝试拍摄带有浓郁民俗风格的电影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部融入了土俗萨满教教义和性爱场面的《避幕》。

【1980-1990】《底层市民》(1982) 导演裴昶浩。本片是当时29岁的裴昶浩导演处女作。他的标志性手法就是长镜头和叙事性美学。即便是在摄影器材相对拙劣的情况下,他仍能够拍出逼真动人的现实感,这些优点在本片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1980-1990】《歪鼻子》 (1980)导演林权泽。作为游击队员儿子的林权泽导演首次将自己的经历和现代韩国史融合到一起。影片中两位主人公展开了将近大半生的相互追逐,一个是残留共党(游击队员)“歪鼻子”,另一个则是因为放过他而倾家荡产的宋基烈。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对游击队员正面温情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1980-1990】《傻瓜宣言》(1983)导演李长镐。《傻瓜宣言》是一次电影形式上的全新尝试,同时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韩国电影界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它完全推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运用大胆的想象力直观地表现了军人政权下整个社会的窒息感,并对资本主义外衣下的韩国社会做了犀利的肢解。该片在1984年捧得了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80-1990】《纺车》 (1984)导演李斗鏞

【1980-1990】《深蓝色的夜晚》(1985)导演裴昶浩。导演裴昶浩是80年代辞去外国商社工作回国从事电影创作的,是韩国80年代的重要导演之一。本片描绘了美籍韩裔移民男女之间的爱情与理想,上映后创造了当时的韩影票房纪录。当时韩国的青年一代大举移民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相当热门的社会话题,引来各方评论及报道,该片抓住了这一热点。

【1980-1990】《离别泪》 (1986)导演林权泽。该片入围第36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80-1990】《借种》(1987)导演林权泽。第44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片,姜受延捧获最佳女演员奖,也是韩国首个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殊荣。

【1980_1990】《捕鲸猎人》(1984)导演裴昶浩

【1980-1990】《柒洙和万洙》(1988)导演朴光洙。该片拉开了韩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也促成了安圣基和朴重勋这对完美无缺的银幕搭档。影片拍摄背景正值总统更替,民主化起步时期,但此时社会上仍不可避免笼罩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外来势力的冲击,整体氛围仍然阴霾。

【1980-1990】纪录片《上溪洞奥运会》 (1988)导演金东元。

【1980-1990】《旅者不息》 (1987)导演李长镐。影片入围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费比西奖。

【1980-1990】《达摩为何东渡?》(1989)导演裵鏞均。获得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导演裴镛均从忠武路脱颖而出,一手包办编剧、导演、制片、摄像、照明、美术、剪辑等全部工序,震惊韩国影坛。影片最令人惊叹的是变化无常的自然得到了一次最锐利的刻画,利用自然光进行绘画构图,完美的影像画面令人赏心悦目。这种清新风格的尝试在韩国影史上尚属首次。

【1980-1990】《搞笑演员》 (1989)导演李明世。本片是被外界评论为“韩国新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的李明世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劫案的动作喜剧故事,旁白的处理手法极为崭新,李明世更巧妙地将主角电影意念融入于电影之中,成为一部难得的“戏中戏”作品。

【1990-2000】《情易逝》 (1990)导演申相玉张善宇。《情易逝》通过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反映了都市化、产业化的社会氛围下,下层人群的生活百态。

【1990-2000】《他们也和我们一样》(1990)导演朴光洙。青龙奖最佳电影。

【1990-2000】《南部军》 (1990)导演郑智泳。将南部军作为历史的牺牲者来看待,并在朝鲜民族牺牲者的构图中重新勾勒了朝鲜,高度纪实的风格和《太白山脉》一脉相承。

【1990-2000】《罢工前夜》(1990)导演张允炫 / 李在久 / 张东洪 / 李恩

【1990-2000】《情场如马场》(1991)导演张善宇。屡现伯格曼时刻,张善宇独孤求败,超前整个韩影史。

【1990-2000】《白色战争》 (1992)导演郑智泳。影片摆脱了传统战争片对血腥战场的直露描写,而是间接通过两个越战军人在战后的不幸人生和内心活动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影片耗资也创当时之最,共投资20多亿元,打造出的战争场面比之前任何一部本土战争片都要出色。

【1990-2000】《结婚的故事》 (1992) 导演金义石。年度票房冠军,该片的成功吸引了大企业纷纷开始尝试电影投资,但本土片得以大幅度地扭转局面则是在1999年初春凭借姜帝圭导演的南北谍战大片《生死谍变》。

【1990-2000】《西便制》 (1993)导演林权泽。以潘索里为主要表现对象回应反思了韩国现代化。入围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金爵奖,林权泽获最佳导演奖,吴侦孩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1990-2000】《两个刑警》(1993)导演康佑硕。韩国系列电影的先驱,年度电影票房冠军,港片模仿痕迹严重。

【1990-2000】纪录片《微弱的声音》(1995)导演边永柱。作为韩国第一部正式在影院上映的纪录片电影而备受关注。

【1990-2000】《美丽青年全泰壹》 (1995) 导演朴光洙。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这可能是韩国最早的众筹电影,由7000人集资拍摄,名字都出现在片尾字幕。以黑白影像回顾全泰壹,以彩色影像记录搞民运的逃亡教师,纪实感强烈。

【1990-2000】《性、食物、女人》 (1995)导演朴哲洙。《301,302》是一部相当具有实验性质的影片,无论是影像风格或是情节主题都相当西化,探讨了女性、身体、欲望、食物等话题,显而易见的让人看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支撑了整个影片的发展。

【1990-2000】《猪堕井的那天》(1996)导演洪常秀。尽管只是处女作,不难看出洪尚秀已具备了一个成熟电影人所必须的修养——对角色的刻画、熟练的导演技法,以及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1990-2000】《花瓣》(1996)导演张善宇。韩国影史上首部触及光州民主化运动的作品。

【1990-2000】《黑帮三号再上位》(1997)导演宋能汉。宋康昊虽然戏份不多,但十足出彩。

【1990-2000】《绿鱼》 (1997)导演李沧东。作为新人导演,李沧东入围了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提名。

【1990-2000】《伤心街角恋人》 (1997) 导演张允炫。《触不到的恋人》对该片有模仿之嫌。

【1990-2000】《心跳》(1997) 导演金成洙。这部电影以“我没有明天”的悲壮独白开始,并配以长达2分30秒的激烈动作场面是韩国电影从来没有使用过的。郑大骑摩托张开双臂的镜头像极了刘德华《追梦人》里骑摩托的一幕。

【1990-2000】《八月照相馆》 (1998)导演许秦豪。韩国纯爱经典。

【1990-2000】《江原道之力》 (1998)导演洪尚秀。入围第5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提名。

【1990-2000】《美丽的时节》(1998)导演李光模。故事有些像《牯岭街》的杨德昌,场景又似《童年往事》的侯孝贤,导演凭此一片留名韩国影史。

【1990-2000】《无处藏身》 (1999)导演李明世。本片导演被誉为“韩国吴宇森”。影片开头十分钟的打斗和凶杀场面,时间不长,却运用了黑白画面、静止画面、低速镜头、剪影、合声、跳切等众多的镜头语言,视听感非常强烈,几乎是对观众眼睛进行了一次集中轰炸。

【1990-2000】《生死谍变》 (1999)导演姜帝圭。打响拯救韩国本土电影工业第一枪,据说它刷新了泰坦尼克在韩国本土票房的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 它养成了韩国电影观众进影院观影的习惯。

【1990-2000】《女高怪谈2》(1999)导演金泰勇、闵奎东。本榜单上唯一的一部恐怖片,甚至《蔷花红莲》都没能入围。影片中的女同志内容备受争议,在最终版中许多戏份和情节都遭到删剪,留下的只有若仙和诗韵同性接触的几抹淡淡的痕迹。

【2000-2010】《共同警备区JSA》 (2000)导演朴赞郁。首部正面表现处于分裂的南北双方士兵之间友谊的影片,对于这两个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突破。韩国年度票房冠军,入围第5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2000-2010】《薄荷糖》 (1999)导演李沧东。《薄荷糖》通过一个男人生命中的20年向我们展示了韩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所带来的冲击。

【2000-2010】《没好死》(2000)导演柳昇完。导演凭借该片勇夺青龙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导演弟弟柳承范捧得青龙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该片仅有6万美元成本,很多长镜头,打斗粗旷生猛写实,摄影和场面调度令人叫绝。

【2000-2010】《茅趸王》 (2000)导演金知云。宋康昊最爱的一部自己出演的电影。

【2000-2010】《猫咪少女》 (2001)导演郑在恩。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电影,相比其他同类电影中充满着青春残酷的叛逆和暴力,这部影片述说的更多的是关于青春的迷茫和徘徊,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2000-2010】《威基基兄弟》 (2001)导演林顺礼

【2000-2010】《春逝》 (2001)导演许秦豪。纯爱经典。

【2000-2010】《朋友》 (2001)导演郭暻泽。一出反英雄神话,定义韩国黑帮类型片。上映后以以超过800万人次刷新了韩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2000-2010】《我要复仇》 (2002)导演朴赞郁。导演“复仇三部曲”首部作品。

【2000-2010】《爱·回家》 (2002)导演李廷香。真实动人,没有煽情。

【2000-2010】《绿洲》 (2002)导演李沧东。入围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0-2010】纪录片《境界都市》 (2002)导演洪亨淑。在德韩国哲学家宋斗律教授被韩国政府认定有间谍嫌疑被禁止归国。33年后归国在即。宋教授究竟能否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最后一个“境界之城”究竟能否接纳他呢?

【2000-2010】《杀人回忆》(2003)导演奉俊昊。毋庸置疑的韩影巅峰。

【2000-2010】《老男孩》 (2003)导演朴赞郁。入围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评审团大奖,并在2013年被好莱坞翻拍英语片。

【2000-2010】《拯救绿色星球!》 (2003)导演张俊焕。韩国鲜有的科幻喜剧片。导演凭借该片获得青龙奖和大种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奖。这部电影在当时被视作异类,现在看也依然是个异类。

【2000-2010】《偷情家族》 (2003)导演林常树。入围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0-2010】《送还》 (2003)纪录片导演金东元。获得圣丹斯电影节自由表现奖。一部讲述北朝鲜人到韩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影片,同时也反映了上世纪30、40年代韩国的监狱状况,以及韩国到北朝鲜的探亲活动。该影片在韩国长时间被列入禁片,2004年成为第9届釜山电影节参展影片。

【2000-2010】《王的男人》 (2005)导演李濬益。影片以低成本最终动员导1230万观影人次,被视作韩国电影神话,目前排名韩国历年票房榜第13位。该片题材敏感涉及到了同性恋情节。

【2000-2010】《汉江怪物》 (2006)导演奉俊昊。动员1301万观影人次,目前位列韩国历年票房榜第八位。

【2000-2010】《家族的诞生》 (2006)导演金泰勇。汤唯老公金泰勇导演的剧情长片处女作,导演才华显而易见。

【2000-2010】《密阳》 (2007)导演李沧东。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全度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2000-2010】《追击者》 (2008)。罗泓轸导演处女作。

【2000-2010】《我人生最辉煌的瞬间》 (2008)导演林顺礼。提名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体育电影的标杆之作。

【2000-2010】《绿头苍蝇》 (2009)导演梁益准。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老虎奖。

【2000-2010】《母亲》 (2009)导演奉俊昊。入围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2000-2010】纪录片《牛铃之声》 (2008)导演李忠烈。本片当年上映后动员293万观影人次,创下独立电影票房纪录。

【2010-2020】《诗》(2010)导演李沧东。入围第63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李沧东获最佳编剧奖。

【2010-2020】《茂山日记》 (2010)导演朴庭凡。影片讲述了“脱北者”在韩国遭遇的残酷现实,是新人导演朴正范的处女作,他曾担任李沧东导《诗》的助理导演。《巫山日记》制作费仅为8千万韩元,根据朴正范亲身接触过的人和事改编,在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单元受到了好评并摘得大奖。

【2000-2010】《芝瑟-未尽的岁月2》(2013)导演吴篾。这部长达108分钟的影片在第29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大放异彩,在争夺竞争部门的评审委员大奖时,竟然获得了全票,有评委表示:"《芝瑟》真实再现了65年前的那段残忍艰难的历史,让观众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至影片结束仍不能将情绪很快抽离出来。这便是导演的精湛功底了。"

【2010-2020】《釜山行》(2016)导演延相昊。韩国首部丧尸商业大片,动员观影人1156万人次,目前位列韩国历年票房榜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