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银润影业总裁徐林:这是80、90后新时代的开始
2013-07-26 14:11:44 来源:时光网
↑独家对话银润影业总裁徐林↑新生力量正在不断推高电影产业。新人导演徐峥首部作品《泰囧》,以12.6亿的成绩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的新纪录;新的观影人群正在形成,他们让粉丝影片《小时代》、《宫》等大行其道;新的电影公司也正在迅速崛起,过去3年,仅浙江省,每年就有超过120多家的新影视公司涌现。
银润影业是其中迅速爆发的一个。在过去的3年里,这家新公司对电影一直处在观望状态,仅限于跟投部分中小成本影片。2012年末,总裁徐林迅速完成重组,宣布从2013下半年到2014年,银润将推出10部重要影片:除高群书导演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等3部影片、王小帅的新片《闯入者》之外,多数都是新人导演作品,如《全民目击》、《我是狼》等。
“这是一个电影的黄金机遇期”,徐林告诉记者,挖掘、培养新导演是银润影业重要的方向。在他看来,2013年标志着60、70年代为主的电影时代结束了,一个80、90后的新时代到来了,“因为电影消费的主力观众群变了。”
徐林是业内资深电影人,他有17年在中影发行海内外影片的经验,也先后在民营的星美影业、光线影业等担任要职。在他的布局下,银润影业是以发行为核心竞争力,跟独立制片公司合作投资。这也是基于内地电影的现状:投资、制作电影很热,影院终端的发展也很热,但作为渠道的发行却相对滞后。
在内地民营电影公司里,博纳、光线都是主打发行业务。尤其,《泰囧》《致青春》等影片大热之后,让光线影业的阵地发行模式倍受关注。银润现在以发行为核心业务,切入电影市场,必须要有独到竞争力。
徐林曾在光线担任副总裁5年,负责影片制作和发行,也是光线发行体系的建立者。他正在构思,建立一个新的发行联盟,这个模式要不同于博纳、光线、中影、华谊等。即在银润主控投资、发行的影片,他们会寻求在全国各个区域最好的发行公司的横向联合,整合资源,利益最大化。
但最终,发行只是让影片顺利、有效进入市场的渠道。而影片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徐林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影片拍好。”
“《小时代》是成功的营销案例”
徐林领导的银润影业计划3年推出10部电影
【“《小时代》是成功的营销案例”】
:作为新电影公司,银润在3年时间里,整个公司迅速发展,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有10部重要电影推出。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公司能如此快速的扩张、成长?
徐林:其实我觉得这个有两方面的因素吧,第一个是外在的因素,对于电影来讲,现在是一个黄金的机遇期。每年的排片放映场次都是以百分之40%的增速在增长,这是高速的发展期。这就给电影行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内在的因素,银润其实从09年已经开始涉足电影,但是那时候它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或者是还是一个观察、了解的阶段。到了2012年,银润对这个行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去年年底的《泰囧》,包括今年年初的《西游降魔篇》的市场爆发,其实让人对中国电影更有信心。也是从去年年底这个时候开始,银润就准备大举的进军电影。
以前银润传媒主要集中在制作电视剧方面,但它还是想在电影方面也有更大的发展。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银润开始有一个全面的提速,我们叫扩容、或者爆发。
:银润把自己定位为发行为主的电影公司,且非常重视影片的营销,你们的电影项目运作跟现在盛行的类似《小时代》、《富春山居图》这种营销商业计划先行的电影项目,有什么区别?
徐林:我们完全也是用这种方式。我们跟这些制片公司合作,我们去寻找一些好的项目,然后我们来跟它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基本上从开始从资本层面上就开始合作了。我们会投资他们的电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个是给它解决了发行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解决它的融资问题,投资问题。而且制片公司也特希望我们这些发行公司能够先期的谈成合作以后,对它的融资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国外,如果一部影片有发行公司给你做发行,那么你去融资就会很容易。因为人们会相信发行公司,因为它是在做市场销售。
:《小时代》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但它引起几乎一边倒的争议。有人可能觉得它的这种模式其实是有启发性的,把我们过去很多制作电影的方法都改变了。但更多的业内人士会认为,做法会不会伤害了产业,因为电影本身不及格。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徐林: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的营销案例,《小时代》是很成功的。但是它的内容部分,怎么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这个观众会做出选择。
电影是要给观众看的,不是自娱自乐,娱乐性是第一位的。但是有的时候大家的价值观不一样,比如我是60后,我可能不会太喜欢《小时代》这种电影,但我并不认为这个市场不接受它。它这个片子明显的就是为90后而拍的,90后也是市场很大一部分受众群体。那它有什么错,它做得很好。郭敬明第一次拍电影能拍成这样,我觉得就很好。
“营销只能影响到首周的票房”
徐林认为电影是以好的故事为基础,再强大的营销也只能保证首周票房
【“营销只能影响到首周的票房”】:《富春山居图》其实跟《小时代》有类似之处,其实也有不同。它把电影的商业元素全部都谋划的非常好,但……
徐林:《富春山居图》是这种比较极致的案例。它完全是凭借商业包装,内容基本上被忽略了。从根本上来讲,还要把故事讲好。比如像张艺谋导演,我觉得他们很强,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好,知道现在人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这样一部大制作的影片里,导演一人担任数职,要兼顾的身份太多,这是否也直接影响了影片本身的创作了?
徐林:我觉得可能像孙健君这样的导演,他是很有梦想。我觉得这些也没有关系,我就想当一部电影的导演,这个也没有什么。但是还是要怎么说呢,尊重这个市场规律吧。但是我始终目前认为他的商业包装特别成功,比较遗憾的是故事没有那么好。把最主要的东西忽略掉了。作为发行的人来讲,商业的包装只能保证影片首周末的票房。
:从您这么多年的发行经验来看,首周末之后的票房应该靠什么?
徐林:首周末以后票房,就看你的口碑和上座率了。要了解这一点,就是包装营销只能解决前面的几天问题。有很多影片都是这样,就是商业包装很成功,像《不二神探》也是,它卖李连杰和文章,没有问题。但是它的本身的故事没有那么吸引人,或者是没那么好,后面的上座率就会受到影响。
像《北京遇上西雅图》,完全是靠口碑取胜。明星固然重要,但影片要真正获得成功,还是靠的内容本身要拍得好。拍得好,我们分成几种。最好的片子是叫好又叫座的,这个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西雅图》、《泰囧》。第二种是叫座不叫好,比如《小时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第三类是叫好不叫座。这种叫好不叫座,实际上挺纠结的,我认为这类的片子其实基本上也不存在:你叫好怎么会不叫座呢?第四类就是纯烂片,那就没法办了,不用再提了。
“中国电影该改朝换代了!”
《神探亨特张》获得金马奖之后,银润影业奖励高群书(右二)30万元
【“中国电影该改朝换代了”】:2013年才刚过半,就发生了太多大事件。徐峥、赵薇、郭敬明这些新导演迅速的刷新了票房纪录,一批更年轻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各大电影公司的势力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是给了银润这样的新公司带来机遇。从您这么多年做电影的经验,您认为现在算是产业大洗牌的时候吗?
徐林: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60、70年代的终结。如果说从导演和创作的角度来讲,应该是60、70年代导演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应该是80、90后的新时代了,因为电影的观众群变了。现在做过调查,现在60、70后占看电影的人群比例已经非常低了。
:按照现在的变化趋势,要适应现在观众的口味,不仅第五代导演吃力,第六代导演似乎也需要很痛苦的转变过程?
徐林:对。他们的观念还是有一些传统的东西,就是比较坚持自我的东西。或者说中国原来有一种叫文以载道,我拍电影要说明什么,或者我后边留下什么。电影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娱乐,这个东西就是一种娱乐,你要讲好一个故事。
但是你不能把它颠倒过来,说我就为了表达一种观念,我可以忽略这种娱乐。你不娱乐了,观众就基本上不接受。因为观众到电影院,实际上他首先的需求是娱乐。他需要放松,需要宣泄,需要快乐。因为他们到这来是为了消遣的,绝不是来了以后听你讲一个哲理。所以第六代,包括管虎,他们实际都整在转型。虽然这种转型挺难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银润也投资了王小帅导演的新作,是一部悬疑片。现在跟第六代导演合作,是否你们也会帮助他们向市场转型?
徐林:是他首先找到我们。这应该也是受到了像《泰囧》、《厨戏痞》这种片子的启发吧。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做一些改变。但这种改变从自身来讲是很难的,我认为还是需要一些外界的帮助。我们这种帮助其实是很具体的,就是说会给他很多建议。像王小帅拍的这种电影,他更多地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看法,比较主观。所以我们帮他看剧本的时候,其实是作为一个观众在给他一些建议。
:作为成熟导演,他们都有自己的审美坚持,他会根据建议调整剧本吗?
徐林:当然会,一直在调整。 而且他现在也接受了类型片的做法。比如说,我们跟他合作《闯入者》,实际上是把它做一个悬疑片的包装。里边有很多喜剧元素,或者说我们叫黑色喜剧,黑色幽默的元素。我们其实是在做这种包装,观众就很明确地获知电影的信息,他们是从导演、演员、类型,这几个方面去认知这部电影。
“电影导演中心制正在发生变化”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由高群书执导,这是银润今年发行的最重要作品
【“导演中心制正在发生变化”】:银润签约的导演多数都是新人,你们对自己投资的影片,会多大程度上干预、影响?
徐林:像高群书、王小帅是很有成就的导演了,也形成自己的风格。跟他们合作的时候,我们会充分尊重。但是我们肯定会提建议,这个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从目前的制作体制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中国以前是导演中心制,现在其实是逐渐在向制片中心制改变。但是这个东西没有绝对的,比如美国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他依然是导演中心制。 :因为他本人就有双重身份,既是导演,同时他也是制片人。
徐林:他有这种双重身份,但是中国一开始就是导演全都管了。导演自己是导演,他还是制片人,他还可能要兼摄影、剪辑,甚至还要去负责给这片子融资……他兼顾的角色太多了。实际上一个行业发展的专业性,就是分工的细化,各司其职。现在中国也开始了,比如说《小时代》,它虽然卖点是郭敬明,其实它是一个制片制的电影。
: 银润在制作电影过程中,会跟倾向于推行制片人中心制?
徐林:对,我们很多影片就是这么做。而且现在新导演也接受这样的做法。制片人要从一部影片从剧本开始,去融资,去解决制片的预算,甚至到发行,他都要参与。制片人相当于一部影片的CEO,就是你拿一部影片要像管理一家公司那么管理,其实管理的人就是CEO。然后,导演、摄影各司其职。
: 为什么一口气跟高群书导演签了四部片子的片约,你们之间的合作有什么渊源或者是故事吗?
徐林:这也是一个机遇吧。就是当初他拍《神探亨特张》时,银润就投资了这部电影。这个片子跟我都有渊源,因为我的缘故,当时光线也投资发行了这部电影。另外,我们对高导的能力是很认可的。高导也希望跟银润有长期的合作,也希望有一个相对稳定一点的合作,能够有资源、资金上的保证。
:你们之间的合作模式,属于公司签约导演,还是多部项目合作?
徐林:我们签的是20部的片约。当然这个片约可能一年一部或者是一年两部。 :培养新导演是大趋势,是否也跟现在导演资源争夺战比较激烈有关?
徐林:目前的导演资源、各方面人才都比较稀缺。有几个好导演吧,比如说徐峥成功以后,很多人找他,他一个人能拍几部?现在应该去培养新导演。包括咱们过去的大导演,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他们都应该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事。他们担任一些年轻导演影片的监制,来帮助他们。
“新导演更了解年轻观众的需求”
《全民目击》的导演非行是新人,却吸引到孙红雷、郭富城这样的大明星
【“新导演更了解年轻观众的需求”】
:在银润未来的项目里,的确有不少新生导演,比如高渤、蒋卓元、这些年轻人是怎么被挑出来的?
徐林:现在很多年轻导演,都是自己在写剧本。这三位导演实际上自己都能写非常好的剧本,另外他们对电影本身也有非常好的理解,所以我就非常愿意去推进这种合作。
另外,他们对时下观众的需求更了解,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年轻。他们只不过缺乏电影制作的经验,这个没关系。比如说我们可以给他找一个很好的监制或者是很好的制片人,或者很好的主创、摄影、美术、音乐团队,另外我们会找好的演员来帮助他。
很多演员挑选导演,就是看剧本,他们是遇到好剧本才肯接戏。我们九月份马上发行的影片《全民目击》,导演非行是一个非常新的新人,就因为他的剧本和电影的理解,他打动的孙红雷、打动了郭富城,他们就愿意给他来拍戏。其实现在这种情况会比较多,完全是因为一个剧本,一个年轻导演的想法,就能打动明星,也打动了我们来投资。
:挖掘年轻导演需要时间、和眼光,银润怎么平衡公司的投资风险跟培养新人这个长期计划?
徐林:刚开始,这些年轻导演的影片投资都不会大。其实在风险上反而比较低的,年轻导演的作品也就在一到两千万的电影。对这么大的市场来讲,其实这个风险不大的。虽然有一些没有大明星,但是我们只要把这个故事拍好了,有很好的发行公司来做营销和宣传,一样能够成功。
“电影发行渠道这一段发展滞后”
徐林表示,银润公司的定位是以电影发行为核心业务
【“发行渠道这一段发展滞后”】:银润把自己定位为发行为主的电影公司,这个定位是具备怎样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跟您个人经历有关?
徐林:银润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以发行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我在中影,后来到光线,都是在做发行;到光线后期介入制作。发行在整个的电影产业链中,它目前来讲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产业是两头热,投资是比较热,投资、制作比较热;另外院线这边的建设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在从制作端到影院端之间,在渠道这一段,也就是发行,是相对发展滞后的。但这里面有巨大的电影需求空间,一旦你做了发行,就会有非常大的产业提升空间。
:我注意到,提到了公司主要是服务独立制片片商,这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定位?
徐林:我们合作的,或者服务的对象主要指那些独立制片公司。因为那些独立制片公司,他们可以去制作电影,创作电影,但是没有发行电影的能力。这些独立制片公司他们在投资制作电影的时候,就会考虑先期跟一些发行公司进行合作。不像以前拍电影是比较盲目,就是拍完以后再去找发行。现在,影片在开拍的时候,就开始确定它的发行公司。可以这么说,大家都开始做以销定产的模式。
:银润的会采用什么样的发行模式,会有什么绝招?因您在光线做过多年,一手建立了现在很多业内认识都在热议、研究的地网发行模式。现在银润也主打发行的话,是有新的招数,还是延续地网模式?
徐林:发行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项保障,它不是决定影片最决定的因素。影片最根本的还是要拍好,这是最根本的。发行是渠道,它实际上是保驾护航,是一个渠道保障,能让影片顺利、有效第进入市场。另外,能够在宣传营销上能够给影片增加一些成功的因素,但这个东西并不是绝对的因素。
作为银润也在尝试,寻找一个不同于光线,不同于乐视,不同于中影、博纳,更适合于自己的发行模式。我的基本的想法就是建立发行的联盟、或者叫发行的联合体。就是我们去投资和发行,主控投资和发行的影片,我们会寻求在中国各个局部区域的发行公司的一种联合,横向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