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日本电影市场综述
2015-01-10 09:00:00 来源:时光网
在经历了上半年《冰雪奇缘》的疯狂奇迹后,2014年后半年的日本电影市场回归正常轨道。
吉卜力新作《记忆中的玛尼》迷失于暑假档期,"后宫崎骏时代"迎来了一个严峻的开端。相比之下,首度推出3D版作品的《STAND BY ME哆啦A梦》却出人意料地拿下了84亿日元的票房数字。这既让多年遭受日本观众冷遇的“3次元”动画看到新的曙光,同时也让导演山崎贵朝着新一代“国民导演”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人气漫画改编的真人版“续作”们同样在2014年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半年的
《罗马浴场2》再度突破40亿日元大关。而到了下半年,《浪客剑心》的两部曲更是拿下了近100亿日元的票房数字。这些年来,虽然“漫画真人版”雷点多多,但话题性依旧不减,明年且看超人气漫画《进击的巨人》真人版会取得怎样的成绩了。
洋画方面,除了《冰雪奇缘》以及借《冰雪奇缘》之势拿下65亿日元票房的
《沉睡魔咒》之外,其整体在日本的表现依旧非常低迷。回到故乡的
《哥斯拉》,尽管东宝花了近半年时间全力宣传,但依旧只拿下了不温不火的30亿日元票房,其余好莱坞的大英雄们更是个个表现低迷。
2014年全年票房榜单中,海外电影只有《冰雪奇缘》和《沉睡魔咒》两部作品,其他全部被日本本土电影占领。当然,入围前十的日本本土电影,除了
《永远的0》之外,大多都是那些“老面孔”的系列作品。参照今年东宝大量新片遭遇票房滑铁卢的境况,接下来日本本土电影的日子亦将越来越艰难。
1.《冰雪奇缘》引发奇迹迪士尼称雄日本市场
《冰雪奇缘》日版海报2014年,《冰雪奇缘》和《Let It Go》已经成为了日本国内最大的“话题”。这个外来元素,尤其是外来的动画元素能够创造如此不可思议的奇迹确实令人震惊。当然,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迪士尼的成功营销。其实,即使是在全世界所向披靡的迪士尼也绝对没有想到《冰雪奇缘》能够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再大胆的业界人士,对《冰雪奇缘》的票房估值也至多在100亿日元左右。毕竟洋画近几年在日本国内的低迷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再者在《冰雪奇缘》之前,好莱坞动画最好的票房数字仅仅是多年以前
《海底总动员》创造的110亿日元。如果抛开皮克斯作品来看,好莱坞动画的最高票房还未突破过50亿日元。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冰雪奇缘》创造了奇迹。
在《冰雪奇缘》之前,迪士尼相比其他美国电影公司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数字和所谓“独到的东瀛宣传魔法”。此次的《冰雪奇缘》也只是效仿2年前
《复仇者联盟》的宣传手法,迪士尼日本并没有选择让《冰雪奇缘》和全球同步公映。一来是日本观众对海外作品“冷漠”的现状,二来就是延长宣传时间,让观众更好的认识到这部作品。
这个手法曾经成功地让《复仇者联盟》拿到了意想不到的出色数据。当然,所谓的出色也只是相比其他好莱坞作品在日本的“窘境”,《冰雪奇缘》的成功除了正确的宣传手法之外,其很大的功劳当属《Let It Go》。迪士尼日本通过这几年对市场的观察似乎也意识到了日本观众对于“音乐电影”的喜爱。于是,他们加大力度宣传电影歌曲《Let It Go》。日本电影院内出现了罕见的4分钟《Let It Go》全长PV。无论你看什么作品,你都会被至少一次“Let it go”。时间长了,《Let It Go》的认知度也开始提升,经历了奥斯卡获奖之后,《Let It Go》的点播率一下子被点爆。而更令日本观众亲切的是,《Let It Go》的日语版诞生了,那说到日本女孩心里的歌词内容很快的传遍了全日本,再加上日本媒体宣传的“松隆子版《Let it go》全球获赞”等口号。在3月14日电影公映前,《Let It Go》和《冰雪奇缘》已经广为人知。
松隆子演唱日语版《Let it Go》
此时,迪士尼的档期选择体现了其优质的市场策划能力。每年3月的日本春假,日本孩子观影的第一选择都是国民动画《哆啦A梦》,毕竟哆啦A梦是日本的“名牌”,相比美国那些非系列作品。选择“哆啦A梦”绝对没有看烂片的风险。但《冰雪奇缘》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孩子们因为《Let It Go》会主动提出“我想看'Let It Go'"的要求,孩子有自主的意愿,一般情况下父母自然会满足其要求,于是《冰雪奇缘》除了固定的迪士尼粉丝+音乐电影粉丝之外,又增加了普通的孩童观众,在春假一口气拿下了70亿日元左右的票房。
春假过后,很多媒体都已经预测票房基本接近尾声的时候,《冰雪奇缘》却依旧坚挺地收获票房。主力观众群也从孩子换成了“成年女性观众”,这点上和日本女性对“公主物语”格外亲切的属性有关,况且这次是双公主的登场更是引发了许多“新话题”。
此外,日版《Let It Go》和美版《Let It Go》的比较也被迪士尼越炒越火。到4月下旬,《冰雪奇缘》和《剧场版名侦探柯南:异次元的狙击手》更是上演了精彩的“票房决战”,这场被日本媒体誉为“顶上决战”的票房战役,最终以“观影人数:柯南>冰雪奇缘;票房数字:冰雪奇缘>柯南”的结果完美收场。如此激烈的票房对决确实是日本国内多年不遇的。今年5-6月的日本电影市场几乎没有一部像样的大片开映的局面也留给了《冰雪奇缘》继续创造奇迹的可能。若不是迪士尼考虑到之后“蓝光&DVD”的销量问题,《冰雪奇缘》很有可能超越
《泰坦尼克号》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海外作品。不过,254亿日元的数字足以震撼所有人,2014年的日本电影界注定属于《冰雪奇缘》,属于迪士尼。
7月公映的《沉睡魔咒》按之前的市场规律来看,票房估值预计只有20亿日元左右。但迪士尼在《冰雪奇缘》火爆的同时,借势把《沉睡魔咒》好好的宣传了一番,于是就有了其65亿日元的惊人数据。2014年,迪士尼正是凭借着这两部作品席卷了整个日本电影界,也让日本观众认识到了除“皮克斯”之外,好莱坞依旧有着很多出色的动画作品。当下,迪士尼新作
《超能陆战队》正在日本火爆上映,在吉卜力退去的年代,迪士尼或能趁势占领这个属于动画的国度。
2.洋画依旧低迷诺兰《星际穿越》未破10亿
《冰雪奇缘》和《沉睡魔咒》分别位列2014年日本票房榜的第一和第四位,两部作品也拿下了近320亿日元的票房数字。但这也正是2014年洋画作品唯一可以称道的成绩。2014年年度票房榜Top 10中,有且只有这两部好莱坞作品。看似《冰雪奇缘》疯狂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洋画深不见底的危机。按年末的估值来看,今年的洋画市场占有率依旧完败于日本本土电影,42:58的差距如果去除《冰雪奇缘》这部特殊作品,或许已经不敢想象洋画在日本国有多么的悲惨。2014年的日本市场仅有17部洋画作品突破10亿日元,而且超过20亿日元的作品只有6部。
回到故乡的《哥斯拉》,享受到了连日本本土电影都无法享受到的优等待遇,东宝花了半年时间疯狂宣传他们创造出的属于世界的“哥斯拉”,但是日本国人并不领情。32亿的票房数字或许只能填补日本国内的宣传费用。更换主角并质量奇差的
《变形金刚4》不出意外地出现票房下滑,28.9亿的数字应该可以令派拉蒙接受了。相比之下,
《地心引力》凭借着出色的3D特效拿下了32亿日元的票房数字,这个成绩倒算是一个合格的数字。此外,
《超凡蜘蛛侠2》的表现同样值得肯定。在黄金周票房激战中,《超凡蜘蛛侠2》能够维持前作的票房数字已经超出了很多媒体的想象,“蜘蛛侠”也再度证明了自身在日本的价值(蜘蛛侠是为数不多在日本获得肯定的美国超级英雄)。
2014年度洋画排行榜但除了上述作品之外,其余洋画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延续了前作的不振,看来大帅哥奥兰多布罗姆依旧改变不了“指环王系列”在日本人气凋零的窘境,正在公映的系列作品完结篇或许将继续刷低票房纪录。北美年度票房冠军《银河护卫队》同样在日本境遇窘迫,尽管口碑不错,尽管档期也选在竞争力并不强的9月中后段的闲散期,但是“美式英雄”依旧很难改变在日本不受待见的局面。其实,《银河护卫队》的票房数字已经不算过于糟糕,北美年度第三,同样是“漫威英雄”的《美国队长2》在黄金周的票房激斗中成为了“炮灰”。这或许是因为迪士尼考虑到日本市场对“美国英雄”较为冷漠的现状,在日本4月底5月初的黄金周选择了进一步加强《冰雪奇缘》的宣传所造成的局面,但依旧无法改变“数据”的低迷。而前作在日本颇受好评的《猩球崛起2》同样未能达到预期目标,14亿的数据相比前作差距不小。诺兰,这个享誉世界的映像天才依旧未能彻底征服最难的“日本关卡”,新作《星际穿越》虽然在全球颇受好评,在日本也受到了圈内圈外人士的高度评价,但是票房到截稿为止依旧没能突破10亿日元(约5200万人民币),岂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日本年轻人远离海外电影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很多年,除了动画作品,现在的海外真人作品已经很难让日本年轻人去影院观赏了。曾经好莱坞最大的海外票仓逐渐离开了“主人”。
3.山崎贵迈向国民导演一年三部话题大作奉上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名导”之类的宣传语。但是,2014年之后,相信已经有越来越的人都知道,并了解到了这位新一代日本国民导演。
玩特效出身的山崎贵至今保持着一个惊人的纪录,即所有导演作品都突破10亿日元。
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非常困难。1986年,抱着学习特摄制作的梦想,山崎贵进入了日本著名特效公司---白组。在伊丹十三作品中担任了几次SFX制作之后,山崎贵正式以导演身份进入电影圈内,或许是之前打下的坚实人脉基础。山崎贵的首部作品就得到了东宝的亲睐,《打机王》凭借其出色的设定拿下了10亿的票房数字。至此,东宝开始了和山崎贵长期的合作。在经历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的成功之后,山崎贵正式成为了东宝大作的第一候选导演。
从《怪人二十面相》到《宇宙战舰大和号》,尽管作品自身的品质受到不少的非议,但山崎贵作品的票房数字一直非常稳定。于是,2014年的正月大作《永远的0》也不出意外的花落山崎贵手中。《永远的0》作为年度大作,东宝用了近半年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加之原作小说在日本国内大卖近400万册,《永远的0》可谓是众望所归。特别是在2013年日本真人电影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日本电影业界对于《永远的0》的期待值超过了以往任何新年档大作。
不过,由于题材的严肃性,即使山崎贵拥有着出色的票房历史,媒体也没有对其的票房数字抱有太大的期望。但正是在这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山崎贵创造了历史,刷新了日本本土电影的新年档票房纪录(之前是由《ONE PIECE Z》保持的68亿)。一年之内接连推出以上三部作品的山崎贵,朝国民导演的名号迈出一大步山崎贵确实是当今日本大制作电影导演的强手,除了很好的还原了原作的精华之外,映画中的感人元素更是让众多老年观众和女性观众潸然泪下。特别是对如今热爱和平的日本百姓而言,《永远的0》无疑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当然,影片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元素当属男主角冈田准一,故事主人公宫部武藏复杂的人物心理被其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87亿日元的票房数字是继1990年《天与地》的92亿日元之后,“非系列化”的邦画真人电影中的最高票房纪录。同时,本片也超越了《ROOKIES-毕业》,成为了日本真人电影历史票房第六位。《永远的0》所创造的一系列票房数字不仅让自己在日本影史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扫去了2013年日本真人电影表现低迷的阴霾。而没过多久,山崎贵带着他和白组制作的“3D哆啦A梦”再度席卷日本。借着《冰雪奇缘》创造的3D热潮,《STAND BY ME哆啦A梦》顺势公映,日本观众对3D冷淡的局面至少在2014年得到了不小的改观,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山崎贵的表演舞台了。
经历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的出世之后,山崎贵愈加懂得日本观众的观影心理,到2013年年末的《永远的0》公映后,山崎贵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此次,《STAND BY ME哆啦A梦》之所以也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除了山崎贵和其“白组”出色的CG技术之外,故事内容也是成功的关键。即将今年4月上映的《寄生兽:完结篇》依旧值得期待《STAND BY ME哆啦A梦》作为第一部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果的日本本土3D动画,它给整个日本电影市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样本”。或许,在动画界中“动画阿宅”还依旧秉持着“二次元的理想世界”,但“电影界”中这种思想终究取代不了大众思想,只要观众满意,3D动画在日本的“底力”依旧非常可怕。《STAND BY ME哆啦A梦》对于日本电影界而言,可以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能改变之后整个日本电影市场在走势。2014年年末,忙碌一年的山崎贵马不停蹄地再度推出新作,作为旷世神作《寄生兽》的忠实粉丝,山崎贵从小就有着把其拍成真人电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也终于在2014年年底实现了,虽然《寄生兽》的票房成绩不及其前两部作品来的出色,但是作品品质受到了来自圈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很多观众现在都非常期待今年4月公映的《寄生兽:完结篇》,期待其再创辉煌。
4.少女漫电影勃发类似题材依然很有市场
熟悉日本电影市场的应该都知道,漫改作品的票房数字一向飘忽不定。有可能诸如今年般那样全面飘红,也可能像2013年那样惨不忍睹。但有一类漫改作品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战斗力,那就是“少女漫”改编作品。这类作品制造宣传得当,选择当下的人气年轻演员,基本都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数字。
这两年诸如《我们的存在》、《今天开始恋爱吧》、《迷雾中的蝴蝶》等作品都按照这个模式拿下了的出色的票房数据。于是到了2014年,“少女漫映画”大量井喷。而且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类似的作品依然非常有市场,我们先来看看今年公映的“少女漫电影”:算上前年年末公映的《迷雾中的蝴蝶》,2014年在大院线中即有七部“少女漫映画”。而除了刚力彩芽主演的《邻居同居LDK》之外,其余作品都拿到了不错的票房数字。这些作品中虽然最高票房不过是《热路》的24.5亿,但是几乎都能保持在10亿日元以上的票房收入。对于一部投资较少的作品而言,这样的模板无疑是各大公司最喜欢的。之前只有东宝参与的“少女漫映画”,2014年中松竹和东映也加入战线,松竹更是收获了两部10亿+作品。由此可见“少女漫映画”的能量值有多大。如今,像福士诚治,松坂桃李等非杰尼斯男艺人的崛起,留给各大电影公司“挑选的余地”越来越大。在这个依旧饥渴的“少女市场”,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少女漫映画”登场。虽然它们所占的份额并不大,但至少是现在日本市场中最成功的电影模式之一。5.漫改电影的复苏两部《浪客剑心》卷走100亿华纳日本在暑期推出的两部《浪客剑心》一共获得了近100亿日元在经历了2013年的整体低迷之后,进入2014年,日本的漫画真人版作品再度爆发。除了上述提到的“少女漫映画”之外,大众漫画的真人版在2014年收获颇丰。在与定番动画剧场版的对决中,《罗马浴场2》和两部《浪客剑心》取得了完胜,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场景。而这两套系列作品,依旧存在着继续推出续集的可能性,这无疑对低迷的日本真人电影市场带去了不小的正能量。2年前,当《罗马浴场》席卷日本电影市场时,或许很多人都被影片中日本语古罗马的“浴场文化”所折服。但故事内容的单薄让很多媒体都不看好其“续集”的表现。毕竟新鲜感已过,加之漫画的完结,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编一个新故事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罗马浴场2》却做到了。特别是在当时《冰雪奇缘》一枝独秀,加上“柯南”“蜘蛛侠”“杉下右京”等“名人们”的包夹下,《罗马浴场2》能够突出重围拿下45亿日元的票房数字,确实能让媒体们惊讶。要说《罗马浴场2》有什么特别之处倒也没有,电影的整体风格几乎和前作差不多,故事内容也没有太大的亮点。但是简单易懂的“笑料”,轻松的故事内容,加之外景地“草津温泉”的魅力,让其成为了黄金周中成人观众的观影首选。阿部宽继续卖力出演“罗马人”,其丰富的脸部表情已经让“鲁修斯”成为了10年代日本电影中的代表性角色。此次续集的再度成功也让富士电视台和东宝更加坚定了“系列化”的决心。鉴于日本国内拥有着大量“温泉乡”的优势,《罗马浴场》之后的新作依旧令人期待,这个企画不仅能够带动电影业界的发展,同时也给各大“温泉乡”提供了很好的宣传手段。例如,关西著名的“有马温泉”完全可以和《罗马浴场》连动推出“鲁修斯和太阁丰臣秀吉”的故事,如此有趣的组合相信观众们到时定会去影院捧场。同样是2年前,在几乎不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真人版《浪客剑心》不可思议地拿下了30亿日元的票房数字。这个数字放在整个日本电影历史票房中当然不显眼,但对于一部长篇人气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而言,这个成绩确实很难得,而且当时《浪客剑心》还收获了不错的口碑。2014年,雄心勃勃的华纳日本在暑期档连续推出了《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和《浪客剑心传说的最期篇》。并且在票房上拿下了近100亿的票房数字,在经历了第一部《浪客剑心》的“试探”后,整个《浪客剑心》摄制组已经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而《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即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商业漫改作品模板之一。《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影片制作方面,关于演员上的选择,虽然也是大牌阵容,但并没有刻意突出哪位演员,而工作人员方面更是请到了电影各界的精英们。除了动作戏方面请教了在这方面更加领先了香港团队之外,美术、场景、服装等设计除了尽可能的还原漫画之外,也最大限度的符合了当代电影的需求,从而大大削弱了“二次元作品”所产生的违和感。于是,一部合格的暑假商业大作诞生。但是,华纳日本依旧延续着《死亡笔记》时期的老毛病,即“后篇”再度掌控失败。原本《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打下的良好氛围,在后篇荡然无存,无法处理好福山雅治和佐藤健戏份的分配致使《浪客剑心传说的最终篇》全片支离破碎,除了打斗场景之外,没有太多亮点,若不是前作积攒下来的人气,或许《浪客剑心传说的最终篇》很难拿下如此出色的票房数字。反之,如果华纳日本能够创作出精彩的“后篇”作品,其票房或能进一步提高。
6.动画王国的稳定
“柯南君”的野望和国内不同,这几年日本观众对于“柯南”的热情可谓愈发高涨。前年年末,日本电视台的两大王牌动画《鲁邦三世》和《名侦探柯南》首度“合作”的作品《剧场版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大获成功。这也让日本电影界看到了一个新的制作模式。同时两部作品《鲁邦三世》和《名侦探柯南》也启到了进一步的宣传效果。
《鲁邦三世》虽然已经完结多年,但是每年制作的特别篇依旧让其当年的“国民动画属性”得到延续,去年下半年的真人电影也是业界和媒体观众的焦点;而《名侦探柯南》近年来的“XX侠属性”已经得到了日本观众广泛的认可,此次和“鲁邦三世”的合作进一步扩张了其观众群体。
原本媒体担心《剧场版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和《剧场版名侦探柯南:异次元的狙击手》两部作品相隔太近会产生副作用,但这种假设被《异次元的狙击手》出色的票房数字所击破。《异次元的狙击手》不仅没有票房下滑,更是连续两年更新了“柯南剧场版”的历史票房纪录,并成为了首部突破40亿日元的“柯南剧场版”。这一系列的纪录也预示着“柯南君”在日本国内的人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若不是8月份《STAND BY ME哆啦A梦》的横空出世,柯南将首度登顶动画三巨头榜首。由于近两年“皮卡丘”的弱势,“柯南君”已经逐渐朝着“第一国民动画”的目标迈进了。且看2015年会是怎样的结果。《妖怪手表剧场版》成功逆袭“皮卡丘”下,“姬霸猫”上这两年无论任天堂和东宝怎么玩,都无法阻止《剧场版口袋妖怪》的票房下滑。2014年,作为《口袋妖怪XY系列》的首部剧场版《口袋妖怪XY:破坏之茧与蒂安希》只拿下了不到30亿日元的票房数字。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进入日本本土电影的票房年度前十,但相比从前呼风唤雨时代的“皮卡丘”,如今的“口袋妖怪”确实没落了。
《妖怪手表》继续着自己前进的步伐,虽然在游戏界的销量尚未超越《口袋妖怪》,但其话题性已经蔓延至整个日本社会,在《日经娱乐》宣传的2014年话题榜中,《妖怪手表》和《冰雪奇缘》并列年度第一,可见现在的《妖怪手表》是何等的火爆。而年末首部大电影更是在短短16天内拿下了54亿日元的票房数字,其惊人表现或已暗示了“世代更替”即将到来。当然,作为风靡全世界的“皮卡丘”不可能怎么轻易放弃,奇迹是否能够再度降临,让静观其变。进击的“小新”和东映动画的低落“蜡笔小新”在2014年迎来了其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佳票房纪录,名编剧中岛一树的加盟让本片依稀看到了名作《蜡笔小新之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的影子。18亿日元的票房加上2014年最高口碑电影(Yahoo映画)的殊荣,“小新”将继续着自己愉快的冒险。
东映动画在2014年继续低迷,虽然春季的《剧场版光之美少女》没有收到《冰雪奇缘》太大的冲击,但是全年东映动画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光之美少女》系列逐步下滑的局面,以及大作《圣斗士星矢》,《手冢治虫的佛陀2》的纷纷惨败让原本就在特摄上愈发低迷的电影雪上加霜。2015年,东映若在没有改变,恐遭遇更大的打击。
7.邦画隐藏的危机新企画市场风险大
作为日本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东宝拥有者雄厚的实力。但由于超人气系列《踊动大搜查线》和《海猿》系列的双双完结,在00年代席卷日本的“电视剧剧场版”浪潮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于是,新企画不得不被搬上课程。虽然日本这个“保守”的市场可以爆发出惊人的票房潜力,不过要打开这个“保守”的铁锁是何等的困难。为了不看烂片,观影的第一选择大多都是已成系列的作品,所以《罗马浴场2》可以票房高收。
2014年除了《罗马浴场2》之外,东宝成功的作品屈指可数。《鲁邦三世》虽然也算是新企画作品,但更多的是得益于其动画作品的国民性,东宝2014年真正企画成功的作品或许只有《鼹鼠之歌》,“三池崇史+生田斗真”的组合精彩的还原了漫画的精髓。而剩下的作品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可见如今的电影新企画是多么艰难。2014东宝新企画票房失败案例分析上述作品是去年东宝新企画的票房失败品,其中最灾难的当属《万能鉴定师Q:蒙娜丽莎之瞳》。这部首次在卢浮宫内取景拍摄的日本作品居然最终票房仅仅停留在6亿日元, TBS和东宝肯定没有想到。《万能鉴定师Q》是现在日本国内的人气轻小说,但其所谓的人气却无法和一般小说相提并论。而影片中对《达芬奇密码》的劣质模仿或许也是被观众们抛弃的主要原因。本片其实完全可以先制作一部电视剧,让观众增加对主角的“认知度”,这样即使没有那么故事撑腰,其公映时的话题性也远比现在来的高。 即将到来的2015年,东宝将再度迎来大量新企画作品。敢于挑战对于现在的日本电影界而言无疑是好事,变化中的松竹在2014年就出色地超额完成指标。往年只有1-2部作品突破10亿日元的松竹,在2014年先后7次突破10亿日元,在这些作品中你可以发现如松竹的王牌作品山田洋次电影等保障,但2014年松竹的成功更多的是来自其出色的企画能力。
悬疑片《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以及女性犯罪题材的《纸之月》都在收获好评的同时拿下了10亿以上的票房数字,而《超高速!参勤交代》,这个连日本人都读上去拗口的作品却成为了松竹上半年的票房最佳。原本“一群万年配角+无法理解的片名”的配置被众多媒体提前锁定了票房炮灰的属性。但令人意外的是,本片在公映前夕却“意外”的开始受到关注,“原来古装还能这么拍”的评价传遍全日本。《超高速!参勤交代》也给拍摄“古装片”的电影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此外,两部“少女漫映画”的成功也让松竹尝到了甜头。相比之下,2014年对于东映无疑是史上最悲催的年份之一,除了上述提到的东映动画以及东映特摄的惨败之外,东映真人电影也继续着自己的低迷。除了品牌《相棒》和“吉永小百合”顺利完成“10亿大关”之外,其余新企画作品再度全军覆没。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东映两大王牌演员高仓健和菅原文太都在2014年离开了电影界。2015年,对于东映而言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附表1 2014年日本市场票房十佳(文化通信)附表2 2014年日本本土电影票房榜(10亿以上)(文化通信)附表3 2014年海外作品票房榜(10亿以上)(文化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