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女导演能顶半边天?
2017-12-31 09:12:29 来源:时光网
2017年是对于西方女性导演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神奇女侠》成为12年来首部女性执导的超级英雄大片,派蒂·杰金斯也凭借《神奇女侠》的票房成功一跃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女性导演。
派蒂·杰金斯在《神奇女侠》片场在凯瑟琳·毕格罗(《拆弹部队》)、索菲亚·科波拉(《迷失东京》)、简·坎皮恩(《钢琴课》)、萨姆·泰勒-约翰逊(《五十度灰》)等女性导演之外(她们所执导的影片大多为中小型成本),又添一名能驾驭高预算、大场面超英大片,并让男女老少都掏腰包买账的女性导演。
事实上,女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比如第四代的张暖忻、黄蜀芹,第五代的李少红、胡玫、宁瀛,第六代的马俪文、李玉等。在新世纪,更是有几位女导演跻身亿元俱乐部,成为市场票房的保证,比如徐静蕾、金依萌、赵薇等。
(从左至右:张暖忻、黄蜀芹、李少红、李玉)
在最近的2016和2017年,依然出现了不少女导演的的作品,要么拥抱商业,走类型叙事和大场面风格,要么朴实动人,以温情打动观众,要么执著于艺术创新,都是华语电影创作成就的重要力量。这些作品往往从女人的情感和命运切入,来关照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的面相。出于女性天生的敏感和细腻特质,电影也就更为温婉动人。
成熟女导演出新作电影市场是非常残酷的,电影观众也是非常现实的,不会因为一个导演的资历深浅和名气大小去褒贬一部影片,一切都要以呈现在银幕上的作品本身来说话。成熟女导演的优势在于获得资源和人脉,但是她们的作品要经受更严格的考验。
许鞍华《明月几时有》:文艺范儿十足的抗战片
毫无疑问,许鞍华是华语电影界最好的女导演,一直未婚的她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电影,换来的成果是五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这个成就前面自无古人,后面可能也难有超越者。许鞍华电影的特点是细腻而不柔弱、平凡而不平庸,虽然多关注女人的生活,但又不是彰显女权,而是在一种中性的风格中去观察更为广泛的众生的命运。
许鞍华《明月几时有》片场许鞍华并不是只拍艺术片的导演,她的创作轨迹总是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徘徊和波动。但是他对于商业片的把控力明显不如艺术片那么娴熟,往往是拍了一部反响不佳的片子后,紧跟着又拍一部小成本的艺术片来挽回口碑。这与她身处电影产业中,不得不考虑市场有关,总是在不自由中去寻找自由。
2017年正逢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她拍摄了反映香港东江纵队抗日故事的献礼片《明月几时有》。影片云集了周迅、彭于晏、霍建华等走红明星,但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横店打鬼子”的商业类型片,而是用了两小时片长,从小人物的视角去还原历史和战争的真实面貌,营造出舒朗冷峻的意境。尽管在艺术上很有创意,打破了传统抗日片的套路,但显然没有投合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最终仅收获6294万元票房。
张艾嘉《相爱相亲》:不同时代的爱情观
张艾嘉是华语电影界少有的全才女性,她从唱歌出道,凭借一首《爱的代价》走红。之后,她转战影视界,又以精湛的演技获得认可,凭借《最爱》、《地久天长》两次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同时她还是电影制作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了新艺城公司在台湾的艺术总监,发掘了杨德昌这样的大师级导演。
早年张艾嘉此外,她自己还担任编剧和导演。1995年,他编导的《少女小渔》获得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9年,她导演的《心动》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剧本奖。另外还有《念念》、《20 30 40》等讲述女性故事的作品,其中后者还入围了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她的电影细腻温婉,在柔弱中展现坚强,善于表现不同时代中女人的命运。如果她专注于做一位导演,估计成就不会再许鞍华之下。
2017年,张艾嘉执导的《相爱相亲》是年度的催泪大作,也是一部治愈系电影。故事由一场迁坟事件引出,勾勒出三代女人的爱情命运和爱情态度,叙事精彩但不张扬,流畅而不流俗,尤其很多来自生活的细节直抵人心,让人动容。
但影片叫好不叫座,在上的评分高达8.2,而票房仅1824万元。在金马奖评选中,《相爱相亲》获得七项提名,最后却颗粒无收,不过这也与张艾嘉担任电影节主席、有所避嫌有一定关系。
徐静蕾《绑架者》:混搭失措的悬疑叙事
徐静蕾是才女,也是独立女性的代表人物,不断在挑战自己的人生。出生于1974年的她,二十岁的时候因主演《同桌的你》进入影视圈,4年后凭借《将爱情进行到底》走红,成为内地“四小花旦”之一(另外三位是赵薇、周迅、章子怡)。
徐静蕾在《绑架者》片场但她并不满足于只当一位演员,29岁的时候就自编自导自演了处女作《我和爸爸》,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紧跟着第二年,她又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当年娱乐圈的一件盛事。
早期的徐静蕾导演的作品主要是文艺片,追求创新、叛逆和实验,尤其是《梦想照进现实》采用了极端的拍摄手法,记录一个女演员和一个导演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的谈话,剖析人性的虚伪和丑恶。中国电影产业化起步之后,徐静蕾也开始转向商业片拍摄,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的《杜拉拉升职记》开拓了职场片这一类型,之后又趁热打铁拍了《亲密敌人》。
2017年,徐静蕾再次挑战自我,拍摄了犯罪悬疑片《绑架者》,这种类型的作品向来以男性导演为主。徐静蕾在片中设置了一个女性核心角色,白百何扮演一位警探,在追查女儿失踪案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大的机密。而男演员继续由台湾的黄立行担任,这也是两人的第四次合作。
不过,影片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电影情节都显得太混搭,着力点不够,虽取得9572万元票房,但比起上一部《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2.8亿,可谓遭遇了滑铁卢。
黄真真《消失爱人》:让人惊悚的爱念
黄真真是香港著名的独立导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前往美国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也接受了开放独立的西方思想。回到香港后,她于1999年拍摄了纪录片《女人那活儿》,挖掘出六十多位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女性对于爱情和性的真实看法,惊世骇俗,轰动一时。片中,许鞍华也应邀出镜,表达了“我歧视男人,或者我太upbringing”的内心。
黄真真之后,黄真真转战商业片,于2003年拍摄了青春片《六楼后座》,讲述六个年轻人的故事,展现出自己驾驭群戏和多线叙事的能力,获得了金像奖新晋导演提名。接着,她又执导了《女人本色》《完美嫁衣》《分手说爱你》等片,主打爱情主题,叙说都市女性在工作和情感上的喜忧,描写他们的私语和心声,但已经失去了之前拍纪录片时的锋芒。
北上内地后,黄真真又拍摄了《被偷走的那五年》、《闺蜜》等爱情片,都是中规中矩之作,未能有大的反响。
2016年,她执导了爱情悬疑片《消失爱人》,由黎明和王珞丹主演,故事走虐心路线,讲述痛失妻子的丈夫企图通过灵媒师让妻子死而复生的故事,很是催泪。不过,影片铺的摊子太大,涉及到灵异、悬疑、爱情等诸多元素,又没有进行很好地组合,有些顾此失彼,上映后反响一般,仅获得6419万票房。
新晋女导演处女作在这两年间,又有几位新的女导演进入电影圈,他们的作品要么遵从主流商业片潮流,迎合市场;要么改编自文学名著,记录民族历史;要么剑走偏锋,犀利十足。虽然都些青涩,但是对于创新的追求可以看出她们有着不俗的潜力。
张末《28岁未成年》:在穿越中寻找自我
出生于1983年的张末是张艺谋的女儿,但她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走电影道路。16岁的时候,她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后来在李安的推荐下,去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才开始学习电影制作,算是黄真真的师妹。
张末和父亲张艺谋毕业后,张末回国加入了父亲的团队,在《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片中担任副导演、剪辑师和字幕师等工作,学到了拍电影的实战经验。
虽说有张艺谋这座大靠山,想获得资源很容易,但张末没有急功近利,在锻炼了六七年之后,才在2016年献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28岁未成年》,这时她已经33岁。而片名中的“28岁”,正好是张艺谋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年龄,当时还差一点因为超龄被淘汰了。张末用这个数字对父亲人生中的关键一步进行了致敬。
不过,张艺谋是拍反叛传统的文艺片出道的,而张末并没有走这条路,一开始就选择了商业片。《28岁未成年》以新颖的“心智穿越”为叙事关键点,讲述被爱伤害的女主角在重返年轻时光的过程中找回了初心,奇幻感十足。影片云集了倪妮、马苏、霍建华等一线明星,这是一般导演的处女作难有的待遇,最终也获得1.2亿元票房,算是初战小捷。
王一淳《黑处有什么》:成长在阴冷的青春里
《黑处有什么》海报王一淳是“野路子”出身的女导演,但是颇具天分,一出场就技惊四座。她1977年出生于河南,本科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2002年,他的父亲去世。在回忆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时,她开始写剧本,描述自己青春的成长历程。没想到这一写就是12年,中间她结婚、生小孩,剧本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最终成了一个犯罪片。
剧本完成之后,王一淳拿给别人看,喜欢的人挺多,但是没人掏钱拍。最后,她狠下心来自掏腰包,花了300万拍完这部电影。2015年,她带着片子参加了西宁的FIRST青年影展,一举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当时担任评委会主席的姜文称赞这部片:“是我见到的少有的那么沉着、又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之后,该片又入围了柏林“新生代”竞赛单元等多个国际电影节。
《黑处有什么》将发生在中原飞机场家属区内的连环强奸杀人案与一个少女的成长交织在一起,一反我们常见的青春片的唯美和浪漫,代之以冰冷、黑暗、荒诞的气息。这种沉重又冷峻的作品,能出自于一位女导演之手,并且还是非科班出身的导演的处女作,实属不易。除了获得高口碑外,影片于2016年上映后还获得761万票房,成功收回成本。
刘雨霖《一句顶一万句》:匠气重灵气少
刘雨霖也是一位“艺二代”,她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女儿。由于长期和冯小刚合作的缘故,刘震云也算是半个电影圈的人,这自然影响到刘雨霖以当导演为梦想。与张末一样,刘雨霖也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这所学校曾培养出马丁•斯科塞斯、李安等大师。
研二的时候,正逢冯小刚拍摄《一九四二》,刘雨霖专门休学一年,回国到剧组当场记,近距离接触了电影拍摄。回学校后,她用八天时间拍摄了短片《门神》,获得了美国奥斯卡奖(学生单元)最佳叙事片奖,她一时成了纽约华人艺术圈的红人。这次获奖彰显了她的创作实力,也让她更有自信去拍摄长片。
刘雨霖和父亲刘震云毕业之后,她选择把自己父亲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作《一句顶一万句》改编成电影。故事讲述男人牛爱国怀疑老婆劈腿,开始跟踪求证,以至于被化不开的心魔缠绕。创作团队大都是电影界的资深老手,比如摄影指导邬迪得过金马奖,灯光指导孙洪臣拍过《秋菊打官司》,主演刘蓓、范伟也是观众熟悉的实力派演员,一起来为刘雨霖保驾护航。
《一句顶一万句》风格比较冷峻,展现出了刘雨霖的对场面调度和指导演员的把控力,但是缺少年轻人应有的灵气和锋芒,显得太过老成。影片虽然入围了釜山电影节、金马奖等奖项,但并没有获得过高评价,最终票房收入2090万元。
姚婷婷《谁的青春不迷茫》:唯美遮挡下的故旧青春
姚婷婷是新时代的才女,她1986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毕业后又读了电影创作专业的硕士。在学习期间,她就担任了电影《辛亥革命》的纪录片导演,同时还编剧了电影作品《我的单身时代》。
她电影导演之路从微电影起步,其毕业短片《顶缸》获得土豆映像节“金土豆”奖。之后,她又拍摄了《特殊交易》、《这些年,一路有你》等微电影,以及根据作家九夜茴小说改编的网剧《匆匆那年》。
姚婷婷有了充足的实战经验后,姚婷婷开始进军大银幕,于2016年执导了校园青春片《谁的青春不迷茫》。影片根据刘同小说改编,原作本是一本随笔集,改编难度较大,但最后成形的电影有着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了“女学霸”林天娇与“男学渣”高翔之间从偏见到和解再到相爱的故事。
这种人物搭配和叙事套路是青春片的标配,所以影片并没有多少创新独特的地方。但好在镜头唯美,画面精致,营造出了青春的梦幻色彩,尤其是空中飞翔、火车过洞等镜头渲染了浓烈的情感,超出了人们的期望。影片最终收获1.7亿元票房,这对于一部没有明星出演的青春片来说,是难得的成绩,也足见姚婷婷的潜力。
女电影人转型做导演
文晏《嘉年华》:欧洲气质的中国故事
文晏并非科班出身,她的专业是美术设计,但因为酷爱电影,年少时就看了大量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经典的欧洲电影,尤其喜欢伯格曼、布列松等大师的作品。后来因为偶然原因,她参与制作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此走上了电影制片之路。
文晏在柏林文晏的兴趣一直在艺术片领域,多年来,她制作了《夜车》、《牛郎织女》、《春梦》等作品,其中和刁亦男合作的《白日焰火》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也得益于她对欧洲电影的深刻了解,与导演的艺术追求刚好契合。在这个过程中,文晏也开始学习做导演。2013年,她的处女作《水印街》就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新锐导演提名。
2017年的《嘉年华》是文晏的成名之作,她用冷峻而克制的目光关注了一件女童性侵案,展现了卷入这场事件中的不同人的内心和面目,窥探女性在这个时代中的地位。
这是一部在华语电影界少有的讲述中国社会故事,但是具有欧洲电影气质的作品。影片采用了现代化的电影语言和处理方法,里面浓烈但外面克制,核心模糊但边缘清晰,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这种暧昧的状态恰恰就是生活的常态。
在不久前结束的台湾金马奖评选中,文晏获得最佳导演奖。除了高口碑外,影片上映后也获得了2219万元票房,可谓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女导演作品。
薛晓璐《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一边生活一边爱
从编剧转型做导演有先天优势,毕竟剧本是一剧之本,一个好的故事是影片成功的一半。薛晓璐本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硕士,后来又留校任教,做到副教授。她曾和陈凯歌合作编剧了《和你在一起》,以及独立编剧的《夺子》《秋雨》等片。同时,她也写电视剧本,最有名的就是反映家暴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薛晓璐与汤唯在片场2010年,薛晓璐根据她十几年来做自闭症群体志愿者的经历写了剧本《海洋天堂》,并亲自执导。影片温情动人,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展现了她执导影片的功力。之后,薛晓璐转战商业片,于2013年自编自导了跨国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以丰富新颖的剧情和真实细腻的爱情打动无数人,获得5.2亿票房。
薛晓璐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平衡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她的作品既朴实接地气又带有文艺浪漫的气息,既拥抱商业叙事元素又不落窠臼,所以能带给观众新鲜的熟悉感。2016年,她又编导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虽然采用了旧片名,但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吴秀波和汤唯再演荧幕情侣,以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串联起两个陌生男女的情感故事,既是在讲爱情,也是在诉说人生。
因为有了前作积累的观众好感,再加上影片保持了薛氏作品的水准,票房再进一步,达到7.8亿。薛晓璐成功从一名“金牌编剧”转型为“金牌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