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老搭档张炭解构“编剧的江湖”

2019-03-04 14:20:45 来源:时光网

吴天明“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日前迎来第四期。在3月2日晚举行的“撼动世界影史的中国‘江湖’”沙龙活动中,来自香港的知名编剧张炭,不仅解析了“武侠背后的故事”,更在现场为青年编剧频频送上“干货”,编剧的好的灵感如何诞生?编剧和导演的关系是什么?眼下的影视圈最缺乏的题材和类型是什么?

作为香港影视界的知名编剧,张炭的作品包括港片辉煌时代的《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黄飞鸿》系列,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吕布与貂蝉》《新龙门客栈》等等。其中,他与徐克导演合作的多部武侠片,构筑起光影中肆意纵横的侠义世界。

现场有青年编剧感慨当年的武侠片在讲“侠”,而现在很多所谓的武侠作品只是在打。张炭说:“其实我们当初做电影《新龙门客栈》,初衷并不伟大,大家仅仅是按照一部商业电影去操作的。我们想通过人来人往的客栈来表现各种各样的人,只不过我们套用了武侠的精神在里面。”

但如今各种各样的电影类型都有市场,张炭表示作为编剧,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创作最简单,但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初心。这一瞬间你有什么想法?可能是对自己或者对某一事件的直观感觉,把这个感觉放到一个好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就是电影。可以是武侠片,可以是爱情片,也可以是惊悚片。但容器不同,里面对内容的要求是一样——它是不是瓶健康的水。对于电影来讲,它需要是有意思、有情感、有情怀的。”

写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张炭说,你15岁时看了一幅画,22岁时听的一首歌,33岁看了一幅漫画,这些经历可能在某个时刻共同产生化学作用,没有灵感是凭空跑出来的。他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所以千万别在动笔之前就想,我要写一部经典,那样你肯定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因为你不真诚、不坦白,你不是真的有话要说。”

多看书、看电影还是看电视剧?对于编剧平时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问题,张炭没有常规性地推荐几本书和几部电影,而是“好的不好的都要涉猎”。

但他还是传授给了编剧们让自己受益无穷的“私货”——莎士比亚的剧本、金庸的小说。“这两个人把人物关系写到了极致,两个人的作品应该作为编剧的工具书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电视剧来讲,好的作品一定要有不停变化的人物关系,从《上海滩》到《甄嬛传》都是这样。此外,还要有极端的情节设计,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厉害的地方就是,每一部都有极端的情节。”

对于什么样的题材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爆款的问题,张炭说:“如果现在还有人不断翻拍港片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电影“吃老本”,那就很难成功。我个人觉得动画电影是大有可为的,但不要做低龄动画,像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已经有成人的情感观和世界观。大家有兴趣可以往这个层面去发展。”

相关文章